(20)天官:明清吏部尚書的別稱。 詳《狐嫁女》注。 (21)託故之都:假託事由赴京。 都,京城。 (22)鞠躬屏(b ǐng丙)氣:恭敬而小心。 屏氣,猶屏息,抑制呼吸,不敢出聲,極言恭謹畏懼之狀。 (23)直:當值。 (24)意氣:猶怒氣,發怒時所表現出的情緒。 (25)無論:不要說。 襁褓物,嬰幼兒。 (26)世子:封建時代稱諸王嫡子為世子。 (27)斜行入村:猶言由叉道走進村子。 (28)趣(c ù促)裝:疾速治辦行裝。 趣,通「促」,急,從速。 (29)星馳而歸:連夜奔馳回家。 (30)反唇相稽,與之言語往還相頂撞。 反唇,翻唇,謂頂嘴。 稽,計較。 語出《漢書。 賈誼傳》。 (31)出:休棄。 (32)捍衛:此指讓家仆執器械護衛着。 (33)自詣質審:親自到官府請求審判是非。 質,訴訟雙方對質。 (34)廣文:明清泛指儒學教官。 (35)廉得情:查考得知實情。 廉,查訪,考察。 (36)吮入癰痔:謂為奉迎上官而做卑鄙下流之事。 詳《勞山道士》「舐癰吮痔」注。 (37)上台:猶言上官。 (38)大歸:此指已嫁婦女被休棄而歸母家。 (39)娣姒(d ìs ì弟似):兄妻為姒,弟妻為娣。 (40)間言:猶言閒話,非議之言。 語本《論語。 先進》:「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 (41)離■(t ì惕):亦作「離逖」,遠離。 此謂離婚,兩不相關。 (42)香火之誓:指結婚時相約永好的誓言。 詳《馬介甫》「香火情」注。 (43)熒眥欲淚:言眼中閃着淚花。 眥,眼眶。 (44)詐諼(xiān 宣):欺詐。 (45)黃粱之夢已醒:謂已覺悟人生道理,不再有違理非分的想法。 黃粱之夢,喻指對富貴榮華的追求如同夢幻。 詳《續黃粱》注。 (46)及: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作「乃」。 (47)良藥: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無「藥」字。 (48)餓莩(piǎo 漂):餓死。 語出《孟子。 梁惠王》上。 (49)腆顏:猶言厚顏。 勉強從事的謙詞。 經紀:管理,經營。 (50)既: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及」。 (51)垂簾課主計仆:親自考察主管財務的僕人。 垂簾,謂女主人在簾內主持家政。 課,考核。 主計,主管財務,計算出入。 (52)妍■:美醜。 (53)「毛嬙」二句:謂即使今古艷稱的美人毛嬙、西施,怎知不是來自愛她們的人的稱美呢。 毛嬙、西施,皆古代美女名。 毛嬙,《莊子。 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者。 」《釋文》「司馬彪云:毛嬙,古美人,一雲越王美姬。 」西施,春秋時越國美女。 (54)「然不」三句:謂呂無病如不因王氏悍妒而顯揚其賢德,則熱愛她的孫生將被認為有喜好醜女的怪癖而受人嘲笑了。 嗜痂者,謂有怪癖的人。 《宋書。 劉穆之傳》:劉邕「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 瘡痂,瘡■上結的殻甲。 (55)錦屏之人:泛指深閨女子。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此指王氏。 (56)夙根:佛教謂前生所種善根。 根,根業,根性、業力。 眾生因根業不同,所得果報亦不同。 (57)立證菩提:即刻證得佛果。 菩提,梵語音譯。 意譯正覺,即明辨善惡、覺悟真理之意。 (58)地獄道:佛教所謂生死輪迴,「六道」之一。 詳《聊齋自志》注。 錢卜巫 夏商,河間人(1).其父東陵,豪富侈汰(2) ,每食包子,輒棄其角,狼藉滿地。 人以其肥重,呼之「丟角太尉」。 暮年,家綦貧(3) ,日不給餐;兩肱瘦,垂革如囊(4) ,人又呼「募莊僧」——謂其掛袋也(5).臨終,謂商曰:“餘生平暴殄天物(6) ,上干天怒(7) ,遂至饑凍以死。 汝當惜福力行,以蓋父愆(8).商恪遵治命(9) ,誠樸無二,躬耕自給。 鄉人咸愛敬之。 富人某翁哀其貧,假以資,使學負販,輒虧其母(10). 愧無以償,請為傭。 翁不肯。 商瞿然不自安(11),盡貨其田宅,往酬翁。 翁詰得情,益憐之,強為贖還舊業;又益貸以重金,俾作賈。 商辭曰:「十數金尚不能償,奈何結來世驢馬債也(12)?」翁乃招他賈與偕。 數月而返,僅能不虧;翁不收其息,使復之。 年餘,貨資盈輦(13),歸至江,遭颶(14),舟幾覆,物半喪失。 歸計所有,略可償主,遂語賈曰:「天之所貧,誰能救之?此皆我累君也!」乃稽簿付賈,奉身而退(15). 翁再強之,必不可,躬耕如故。 每自嘆曰:「人生世上,皆有數年之享(16),何遂落拓如此?」 會有外來巫,以錢卜,悉知人運數(17). 敬詣之。 巫,老嫗也。 寓室精潔,中設神座,香氣常熏。 商人朝拜訖,巫便索資。 商授百錢,巫盡內木筒中,執跪座下,搖響如祈禱狀。 已而起,傾錢入手,而後於案上次第擺之。 其法以字為否,幕為亨(18);數至五十八皆字,以後則盡幕矣。 遂問:「庚甲幾何(19)?」答:「二十八歲。 」巫搖首曰:「早矣!早矣!官人現行者先人運,非本身運。 五十八歲,方交本身運,始無盤錯也(20). 」問:「何謂先人運?」曰:「先人有善,其福未盡,則後人享之;先人有不善,其禍未盡,則後人亦受之。 」商屈指曰:「再三十年(21),齒已老耄,行就木矣。 」 巫曰:「五十八以前,便有五年回閏(22),略可營謀;然僅免饑寒耳。 五十八之年,當有巨金自來,不須力求。 官人生無過行,再世享之不盡也。 」 別巫而返,疑信半焉。 然安貧自守,不敢妄求。 後至五十三歲,留意驗之。 第9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中》
第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