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姓張,名亞子或惡子,晉人。 宋、元道士稱玉皇大帝命他掌文昌府和人間祿籍,是主宰天下文教之神。 司文郎:官名,唐置,司文局之佐郎。 此指主管文運之神。 (76)聾憧:《蠡海錄》謂梓潼文昌帝君有二從者,一名天聾,一名地啞。 這裡的「聾僮」,兼有昏噴不明的寓意。 署篆,代掌官印。 (77)「性道論」:這是虛擬的題目。 性道,指儒家講的人性與天道。 (78)稽簿,稽查簿籍。 簿,指記錄功過的冊子。 道教曾制定「功格」和「過律」,據以記錄人們日常行為的善惡,作為權衡降與禍福的標準。 11061106(79)口孽,佛教用語,也稱「口業」。 此指言語的惡業,即言論過失。 (80)又,據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及」。 (81)三盛(Chéng成):猶言三碗或三盤。 盛,杯盤之類的盛器。 (82)紫菌(j ùn 郡):即紫芝,菌類植物。 古人以「芝」為瑞草,服食可益壽卻病。 (83)彌自刻厲:更加刻苦自勵。 彌,更,甚。 (84)今篤行已折除矣:意謂如今你誠篤修行已經抵消先前的罪過。 (85)道契闊:久別重逢,互訴離情。 契闊,久別的情懷。 (86)降抑:卑恭;謙虛。 (87)簾內之「刺鼻棘心」者:指只會作臭文章的考官。 刺鼻棘心,這裡是借瞽僧之言,諷刺考官之文,臭不可聞。 言外之意,只有不通的考官才能錄取不通的考生。 醜狐 穆生,長沙人(1).家清貧,冬無絮農。 一夕枯坐(2) ,人有女子入,衣服炫麗而顏色黑醜(3) ,笑曰:「得毋寒乎?」生驚問之,曰:“我狐仙也。 憐君枯寂,聊與共溫冷榻耳。 「生懼其狐,而厭其醜,大號。 女以元寶置幾上[4 ),曰:」若相諧好,以此相贈。 “生悅而從之。 床無■褥,女代以袍。 將曉,起而囑曰:「所贈,可急市軟帛作臥具;餘者絮衣作撰,足矣。 倘得永好,勿憂貧也。 」遂去。 生告妻,妻亦喜,即市帛為之縫紉。 女夜至,見臥具一新,喜曰:「君家娘子劬勞哉!」留金以酬之。 從此至無虛夕。 每去,必有所遺。 年餘,屋廬修潔,內外皆衣丈錦繡,居然素封(5).女賂貽漸少,生由此心厭之,聘術士至,畫符于門。 女嚙折而棄之,入指生曰:「背德負心,至君已極!然此奈何我!若相厭薄(6) ,我自去耳。 但情義既絶,受於我者,須要償也!」忿然而去。 生懼,告術士。 術士作壇,陳設未已,忽顛地下,血流滿頰;視之,割去一耳。 眾大懼,奔散;術士亦掩耳竄去。 室中擲石如盆,門窗釜甑,無復全者。 生伏床下,搐縮汗聳(7).俄見女抱一物入,貓首■尾(8) ,置床前,嗾之曰(9) :「嘻嘻,可嚼奸人足。 」物即■履,齒利於刃。 生大懼,將屈藏之,四肢不能動。 物嚼指,爽脆有聲。 生痛極,哀祝。 女曰:「所有金珠,盡出勿隱。 」生應之。 女曰:「呵呵!」物乃止。 生不能起,但告以處。 女自往搜括,珠鈾衣服之外,止得二百餘金。 女少之,又曰:「嘻嘻!」物復嚼。 生哀鳴求1108恕。 女限十日,償金六百。 生諾之,女乃抱物去;久之,家人漸聚,從床下曳生出,足血淋漓,喪其二指。 視室中,財物盡空,惟當年破被存焉。 遂以覆生,今臥。 又懼十日復來,乃貨婢鬻衣,以足其數。 至期,女果至;急付之,無言而去。 自此遂絶。 生足創,醫藥半年始愈,而家清貧如初矣。 狐適近村子氏。 于業農,家不中資(10);三年間,援例納粟(11),夏屋連蔓(12),所衣華服,半生家物。 生見之,亦不敢問。 偶適野,遇女于途,長跪道左。 女無言,但以素巾裹五六金,遙擲之,反身徑去。 後於氏早卒,女猶時至其家,家中金帛輒亡去。 于子睹其來,拜參之,遙祝:「父即去世,兒輩皆若子,縱不撫卹,何忍坐令貧也?」女去,遂不復至。 異史氏曰:“邪物之來,殺之亦壯;而既受其德,即鬼物不可負也。 既貴而殺趙孟(13),則賢豪非之矣。 夫人非其心之所好,即萬鍾何動焉(14).觀其見金色喜,其亦利之所在,喪身辱行而不惜者歟?傷哉貪人,卒取殘敗!“ 據《聊齋誌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 長沙:府名,治所在今湖南長沙市。 (2) 枯坐:寂寞地坐著。 (3) 炫麗:猶鮮麗。 炫,光彩閃耀。 (4) 元寶;古貨幣名。 因形似馬蹄,又稱馬蹄銀。 (5) 素封:無宮爵封邑而富有資財的人。 語出《史記。 貨殖列傳》。 (6) 厭薄:厭棄,鄙薄。 (7) 搐(chù畜)縮汗聳,身體抽縮,汗水直冒。 搐縮,謂身體顫抖着縮作一團。 搐,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作「蓄」。 (8) 貓首■(w ō蝸)尾:疑指貓狸,也稱狸貓、豹貓。 《正字通》謂圓頭大尾者為貓狸。 ■,小狗。 (9) 嗾(s ǒu 叟):使狗聲,此謂唆使貓狸咬人。 (10)家不中資:家裡沒有中等人家的資財。 (11)援例納粟:引用成例捐作監生。 詳《某乙》「納粟」注。 (12)夏屋連蔓:高大的房屋接連不斷。 夏屋,大屋。 (13)既貴而殺趙孟:趙孟,指春秋晉國大夫趙盾。 盾,字孟,襄公時執國政。 襄公卒,盾擬赴秦國迎立公子雍。 秦以兵送雍;未至,穆姬抱太子逼盾立之,盾即出兵拒秦而立太子,是為靈公。 靈公既立,無道,因盾多次進諫而恨之,並派刺客■■去暗殺盾。 ■■見趙盾忠於公事,不忍行刺而自殺。 事詳《左傳。 宜公二年》。 (14)萬鍾:本指大量的糧食,見《管子。 國蓄》,此指優厚的俸祿,或大量的財富。 鍾,古量度單位。 《左傳。 昭公三年》:「釜十則鍾。 」杜預註:「(鍾)六斛四斗。 」 呂無病 第9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中》
第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