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拏溫良清謹,有識學,少歷職為司農卿。 入周,謀反伏誅。 天保時,顯祖嘗問樂安公主:「達拏于汝何似?」答曰:「甚相敬重,唯阿家憎兒。 」 顯祖召達拏母入內,殺之,投屍漳水。 齊滅,達拏殺主以復仇。 高德政,字士貞,渤海蓚人。 父顥,魏滄州刺史。 德政幼而敏慧,有風神儀表。 顯祖引為開府參軍,知管記事,甚相親狎。 高祖又擢為相府掾,委以腹心。 遷黃門侍郎。 世宗嗣業,如晉陽,顯祖在京居守,令德政參掌機密,彌見親重。 世宗暴崩,事出倉卒,群情草草。 勛將等以纘戎事重,勸帝早赴晉陽。 帝亦回遑不能自決,夜中召楊愔、杜弼、崔季舒及德政等,始定策焉。 以楊愔居守。 德政與帝舊相昵愛,言無不盡。 散騎常侍徐之才、館客宋景業先為天文圖讖之學,又陳山提家客楊子術有所援引,並因德政勸顯祖行禪代之事。 德政又披心固請。 帝乃手書與楊愔,具論諸人勸進意。 德政恐愔猶豫不決,自請馳驛赴京,托以餘事,唯與楊愔言,愔方相應和。 德政還未至,帝便發晉陽,至平城都,召諸勛將入,告以禪讓之事。 諸將等忽聞,皆愕然,莫敢答者。 時杜弼為長史,密啟顯祖云:「關西是國家勁敵,若今受魏禪,恐其稱義兵挾天子而東向,王將何以待之?」顯祖入,召弼入與徐之才相告。 之才云:“今與王爭天下者,彼意亦欲為帝,譬如逐兔滿市,一人得之,眾心皆定。 今若先受魏禪,關西自應息心。 縱慾屈強,止當逐我稱帝。 必宜知機先覺,無容後以學人。 ” 弼無以答。 帝已遣馳驛向鄴,書與太尉高岳、尚書令高隆之、領軍婁睿、侍中張亮、黃門趙彥深、楊愔等。 岳等馳傳至高陽驛,帝使約曰:「知諸貴等意,不須來。 」 唯楊愔見,高岳等並還。 帝以眾人意未協,又先得太后旨云:「汝父如龍,汝兄如虎,尚以人臣終,汝何容欲行舜、禹事?此亦非汝意,正是高德政教汝。 」 又說者以為昔周武王再駕盟津,然始革命,於是乃旋晉陽。 自是居常不悅。 徐之才、宋景業等每言卜筮雜占陰陽緯侯,必宜五月應天順人,德政亦勸不已。 仍白帝追魏收。 收至,令撰禪讓詔冊、九錫建台及勸進文表。 至五月初,帝發晉陽。 德政又錄在鄴諸事條進于帝,帝令陳山提馳驛賫事條並密書與楊愔。 大略令撰儀注,防察魏室諸王。 山提以五月至鄴,楊愔即召太常卿邢邵、七兵尚書崔、度支尚書陸操、詹事王昕、黃門侍郎陽休之、中書侍郎裴讓之等議撰儀注。 六日,要魏太傅咸陽王坦等總集,引人北宮,留于東齋,受禪後,乃放還宅。 帝初發至亭前,所乘馬忽倒,意甚惡之,大以沉吟。 至平城都,便不復肯進。 德政、徐之才苦請帝曰:「山提先去,若為形容,恐其漏泄不果。 」 即命司馬子如、杜弼馳驛續入,觀察物情。 七日,子如等至鄴,眾人以事勢已決,無敢異言。 八日,楊愔書中旨,以魏襄城王旭並司空公潘相樂、侍中張亮、黃門趙彥深入通奏事。 魏孝靜在昭陽殿引見。 旭云:「五行遞運,有始有終,齊王聖德欽明,萬方歸仰,臣等昧死聞奏,願陛下則堯禪舜。 」 魏帝便斂容曰:「此事推挹已久,謹當遜避。 」 又道:「若爾,須作詔。 」 中書侍郎崔劼奏云:「詔已作訖。 」 即付楊愔進于魏靜帝。 凡有十餘條,悉書。 魏靜云:「安置朕何所,復若為去?」楊愔對:「在北城別有館宇,還備法駕,依常仗衛而去。 」 魏靜帝於是下禦坐,就東廊,口詠范蔚宗《後漢書贊》云:「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 所司尋奏請發。 魏靜帝曰:「人念遺簪弊屨,欲與六宮別,可乎?」乃入與夫人嬪禦以下訣別,莫不歔欷掩涕。 嬪趙國李氏口誦陳思王詩云:「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 」 魏靜帝登車出萬春門,直長趙道德在車中陪侍,百官在門外拜辭。 遂入北城下司馬子如南宅。 帝至城南頓所。 受禪之日,除德政為侍中,尋封藍田公。 七年,遷尚書右仆射,兼侍中,食渤海郡干。 德政與尚書令楊愔綱紀政事,多有弘益。 顯祖末年,縱酒酣醉,所為不法,德政屢進忠言。 後召德政飲,不從,又進言于前,諫曰:「陛下道我尋休,今乃甚于既往,其若社稷何,其若太后何!」帝不悅。 又謂左右云:「高德政恆以精神凌逼人。 」 德政甚懼,乃稱疾屏居佛寺,兼學坐禪,為退身之計。 帝謂楊愔曰:「我大憂德政,其病何似?」愔以禪代之際,因德政言情切至,方致誠款,常內忌之。 由是答云:「陛下若用作冀州刺史,病即自差。 」 帝從之,德政見除書而起。 帝大怒,召德政謂之曰:「聞爾病,我為爾針。 」 親以刀子刺之,血流沾地。 又使曳下,斬去其趾。 劉桃枝捉刀不敢下。 帝起臨階砌,切責桃枝曰:「爾頭即墮地!」因索大刀自帶,欲下階。 桃枝乃斬足之三指。 帝怒不解,禁德政于門下,其夜開城門,以氈輿送還家。 旦日,德政妻出寶物滿四床,欲以寄人。 帝奄至其宅,見而怒曰:“我府藏猶無此物!“詰其所從得,皆諸元賂之也。 遂曳出斬之。 時妻出拜,又斬之,並其子祭酒伯堅。 德政死後,顯祖謂群臣曰:“高德政常言宜用漢人,除鮮卑,此即合死。 又教我誅諸元,我今殺之,為諸元報仇也。 ”帝后悔,贈太保,嫡孫王臣襲焉。 崔昂,字懷遠,博陵安平人也。 祖挺,魏州刺史。 昂年七歲而孤,伯父吏部尚書孝芬嘗謂所親曰:“此兒終當遠至,是吾家千里駒也。 第7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齊書》
第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