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賓,字孝若,平原鬲人也。 父僧紹,隱居不仕,宋末國子博士征,不就。 山賓七歲能言名理,十三博通經傳,居喪盡禮。 服闋,州闢從事史。 起家奉朝請。 兄仲璋嬰痼疾,家道屢空,山賓乃行干祿。 齊始安王蕭遙光引為撫軍行參軍,後為廣陽令,頃之去官。 義師至,高祖引為相府田曹參軍。 梁台建,為尚書駕部郎,遷治書侍御史,右軍記室參軍,掌治吉禮。 時初置《五經》博士,山賓首膺其選。 遷北中郎諮議參軍,侍皇太子讀。 累遷中書侍郎、國子博士、太子率更令、中庶子,博士如故。 天監十五年,出為持節、督緣淮諸軍事、征遠將軍、北兗州刺史。 普通二年,征為太子右衛率,加給事中,遷御史中丞。 以公事左遷黃門侍郎、司農卿。 四年,遷散騎常侍,領青、冀二州大中正。 東宮新置學士,又以山賓居之,俄以本官兼國子祭酒。 初,山賓在州,所部平陸縣不稔,啟出倉米以贍人。 後刺史檢州曹,失簿書,以山賓為耗闕,有司追責,籍其宅入官,山賓默不自理,更市地造宅。 昭明太子聞築室不就,有令曰:「明祭酒雖出撫大籓,擁旄推轂,珥金拖紫,而恆事屢空。 聞構宇未成,今送薄助。 」並貽詩曰:「平仲古稱奇,夷吾昔檀美。 令則挺伊賢,東秦固多士。 築室非道傍,置宅歸仁裡。 庚桑方有系,原生今易擬。 必來三徑人,將招《五經》士。 」 山賓性篤實,家中嘗乏用,貨所乘牛。 既售受錢,乃謂買主曰:「此牛經患漏蹄,治差已久,恐後脫髮,無容不相語。 」買主遽追取錢。 處士阮孝緒聞之,嘆曰:「此言足使還淳反樸,激薄停澆矣。 」 五年,又為國子博士,常侍、中正如故。 其年以本官假節,權攝北兗州事。 大通元年,卒,時年八十五。 詔贈侍中、信威將軍。 謚曰質子。 昭明太子為舉哀,賻錢十萬,布百匹,並使舍人王顒監護喪事。 又與前司徒左長史殷蕓令曰:「北兗信至,明常侍遂至殞逝,聞之傷怛。 此賢儒術該通,志用稽古,溫厚淳和,倫雅弘篤。 授經以來,迄今二紀。 若其上交不諂,造膝忠規,非顯外跡,得之胸懷者,蓋亦積矣。 攝官連率,行當言歸,不謂長往,眇成疇日。 追憶談緒,皆為悲端,往矣如何!昔經聯事,理當酸愴也。 」 山賓累居學官,甚有訓導之益,然性頗疏通,接于諸生,多所狎比,人皆愛之。 所著《吉禮儀注》二百二十四卷,《禮儀》二十捲,《孝經喪禮服義》十五卷。 子震,字興道,亦傳父業。 歷官太學博士,太子舍人,尚書祠部郎,餘姚令。 殷鈞,字季和,陳郡長平人也。 晉太常融八世孫。 父睿,有才辯,知名齊世,歷官司徒從事中郎。 睿妻王奐女。 奐為雍州刺史、鎮北將軍,乃言于朝,以睿為鎮北長史、河南太守。 奐誅,睿並見害。 鈞時年九歲,以孝聞。 及長,恬靜簡交遊,好學有思理。 善隷書,為當時楷法,南鄉范雲、樂安任昉,並稱賞之。 高祖與睿少舊故,以女妻鈞,即永興公主也。 天監初,拜駙馬都尉,起家秘書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書丞。 鈞在職,啟校定秘閣四部書,更為目錄。 又受詔料檢西省法書古蹟,別為品目。 遷驃騎從事中郎,中書郎、太子家令、掌東宮書記。 頃之,遷給事黃門侍郎、中庶子、尚書吏部郎、司徒左長史,侍中。 東宮置學士,復以鈞為之。 公事免。 復為中庶子,領國子博士、左驍騎將軍,博士如故。 出為明威將軍、臨川內史。 鈞體羸多疾,閉閣臥治,而百姓化其德,劫盜皆奔出境。 嘗禽劫帥,不加考掠,但和言誚責。 劫帥稽顙乞改過,鈞便命遣之,後遂為善人。 郡舊多山瘧,更暑必動,自鈞在任,郡境無復瘧疾。 母憂去職,居喪過禮,昭明太子憂之,手書誡喻曰:「知比諸德,哀頓為過,又所進殆無一溢,甚以酸耿。 迥然一身,宗奠是寄,毀而滅性,聖教所不許。 宜微自遣割,俯存禮制,穀粥果蔬,少加勉強。 憂懷既深,指故有及,並令繆道臻口具。 」鈞答曰:「奉賜手令,並繆道臻宣旨,伏讀感咽,肝心塗地。 小人無情,動不及禮,但稟生霢劣,假推年歲,罪戾所鍾,復加橫疾。 頃者綿微,守盡晷漏,目亂玄黃,心迷哀樂,惟救危苦,未能以遠理自製。 姜桂之滋,實聞前典,不避粱肉,復忝今慈,臣亦何人,降此憂愍。 謹當循復聖言,思自補續,如脫申延,實由亭造。 」服闋,遷五兵尚書,猶以頓瘵經時,不堪拜受,乃更授散騎常侍、領步兵校尉,侍東宮。 尋改領中庶子。 昭明太子薨,官屬罷,又領右游擊,除國子祭酒,常侍如故。 中大通四年,卒,時年四十九。 謚曰貞子。 二子:構,渥。 陸襄,字師卿,吳郡吳人也。 父閒,齊始安王遙光揚州治中。 永元末,遙光據東府作亂,或勸閒去之。 閒曰:「吾為人吏,何所逃死。 」台軍攻陷城,閒見執,將刑,第二子絳求代死,不獲,遂以身蔽刃,刑者俱害之。 襄痛父兄之酷,喪過于禮,服釋後猶若居憂。 第8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梁書》
第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