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曰:「經禮大備,政典載弘,今詔有司,案以行事也。 」又詔曰:「勉表如此。 因革允厘,憲章孔備,功成業定,於是乎在。 可以光被八表,施諸百代,俾萬世之下,知斯文在斯。 主者其按以遵行,勿有失墜。 」尋加中書令,給親信二十人。 勉以疾自陳,求解內任。 詔不許,乃令停下省,三日一朝,有事遣主書論決。 腳疾轉劇,久闕朝覲,固陳求解,詔乃賚假,須疾差還省。 勉雖居顯位,不營產業,家無蓄積,俸祿分贍親族之窮乏者。 門人故舊或從容致言。 勉乃答曰:「人遺子孫以財,我遺之以清白。 子孫才也,則自致輜軿;如其不才,終為他有。 」嘗為書誡其子崧曰: 吾家世清廉,故常居貧素,至于產業之事,所未嘗言,非直不經營而已。 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祿,可謂備之。 每念叨竊若斯,豈由才致,仰藉先代風範及以福慶,故臻此耳。 古人所謂「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又云:「遺子黃金滿惣,不如一經。 」詳求此言,信非徒語。 吾雖不敏,實有本志,庶得遵奉斯義,不敢墜失。 所以顯貴以來,將三十載,門人故舊,亟薦便宜,或使創闢田園,或勸興立邸店,又欲舳艫運致,亦令貨殖聚斂。 若此眾事,皆距而不納。 非謂拔葵去織,且欲省息紛紜。 中年聊于東田間營小園者,非在播藝,以要利入,正欲穿池種樹,少寄情賞。 又以郊際閒曠,終可為宅,儻獲懸車致事,實欲歌哭于斯。 慧日、十住等,既應營婚,又須住止,吾清明門宅,無相容處。 所以爾者,亦復有以;前割西邊施宣武寺,既失西廂,不複方幅,意亦謂此逆旅舍耳,何事須華?常恨時人謂是我宅。 古往今來,豪富繼踵,高門甲第,連闥洞房,宛其死矣,定是誰室?但不能不為培塿之山,聚石移果,雜以花卉,以娛休沐,用托性靈。 隨便架立,不在廣大,惟功德處,小以為好。 所以內中逼促,無復房宇。 近營東邊兒孫二宅,乃藉十住南還之資,其中所須,猶為不少,既牽輓不至,又不可中涂而輟,郊間之園,遂不辦保,貨與韋黯,乃獲百金,成就兩宅,已消其半。 尋園價所得,何以至此?由吾經始歷年,粗已成立,桃李茂密,桐竹成陰,塍陌交通,渠畎相屬,華樓迥榭,頗有臨眺之美;孤峰叢薄,不無糾紛之興。 瀆中並饒菰蔣,湖裡殊富芰蓮。 雖雲人外,城闕密邇,韋生欲之,亦雅有情趣。 追述此事,非有吝心,蓋是筆勢所至耳。 憶謝靈運《山家詩》云:「中為天地物,今成鄙夫有。 」吾此園有之二十載矣,今為天地物,物之與我,相校幾何哉!此吾所餘,今以分汝,營小田舍,親累既多,理亦須此。 且釋氏之教,以財物謂之外命;儒典亦稱「何以聚人曰財」。 況汝曹常情,安得忘此。 聞汝所買姑孰田地,甚為舄鹵,彌復何安。 所以如此,非物競故也。 雖事異寢丘,聊可彷彿。 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 」既已營之,宜使成立。 進退兩亡,更貽恥笑。 若有所收穫,汝可自分贍內外大小,宜令得所,非吾所知,又復應沾之諸女耳。 汝既居長,故有此及。 凡為人長,殊復不易,當使中外諧緝,人無間言,先物後己,然後可貴。 老生云:「後其身而身先。 」若能爾者,更招巨利。 汝當自勖,見賢思齊,不宜忽略以棄日也。 非徒棄日,乃是棄身,身名美惡,豈不大哉!可不慎歟?今之所敕,略言此意。 正謂為家已來,不事資產,既立墅舍,以乖舊業,陳其始末,無愧懷抱。 兼吾年時朽暮,心力稍殫,牽課奉公,略不克舉,其中餘暇,裁可自休。 或復冬日之陽,夏日之陰,良辰美景,文案間隙,負杖躡履,逍遙陋館,臨池觀魚,披林聽鳥,濁酒一杯,彈琴一曲,求數刻之暫樂,庶居常以待終,不宜復勞家間細務。 汝交關既定,此書又行,凡所資須,付給如別。 自茲以後,吾不復言及田事,汝亦勿復與吾言之。 假使堯水湯旱,吾豈知如何;若其滿庾盈箱,爾之幸遇。 如斯之事,並無俟令吾知也。 《記》云:「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今且望汝全吾此志,則無所恨矣。 勉第二子悱卒,痛悼甚至,不欲久廢王務,乃為《答客喻》。 其辭曰: 普通五年春二月丁丑,余第二息晉安內史悱喪之問至焉,舉家傷悼,心情若隕。 二宮並降中使,以相慰勖,親游賓客,畢來弔問,輒慟哭失聲,悲不自已,所謂父子天性,不知涕之所從來也。 於是門人慮其肆情所鍾,容致委頓,乃斂衽而進曰:「仆聞古往今來,理運之常數;春榮秋落,氣象之定期。 人居其間,譬諸逆旅,生寄死歸,著于通論,是以深識之士,悠爾忘懷。 東門歸無之旨,見稱往哲;西河喪明之過,取誚友朋。 足下受遇于朝,任居端右,憂深責重,休戚是均,宜其遺情下流,止哀加飯,上存奉國,俯示隆家。 豈可縱此無益,同之兒女,傷神損識,或虧生務。 門下竊議,咸為君侯不取也。 」 第8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梁書》
第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