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上國和通,南北好合,唯邊境民庶,要約不明。 自古列國,封疆有畔,各自禁斷,無復相侵,如是可以保之長久,垂之永世。 故上表台閣,馳書明曉,自今以後,魏、宋二境,宜使人跡不過。 自非聘使行人,無得南北。 邊境之民,煙火相望,鷄狗之聲相聞,至老死不相往來,不亦善乎!又能此亡彼歸,彼亡此致,則自我國家所望于仁者之邦也。 右將軍、豫州刺史南平王鑠答移曰: 知以邊氓擾動,多有叛逆,欲杜絶奸宄,兩息民患;又欲迭送奔亡,禁其來往。 申告嘉貺,實獲厥心。 但彼和好以來,矢言每缺,侵軼之弊,屢違義舉,任情背畔,專肆暴略,豈唯竊犯王黎,乃害及行使。 頃誅討蠻髦,事止畿服,或有狐奔鼠竄,逃首北境,而輒便苞納,待之若舊,資其糧仗,縱為寇賊。 往歲擅興戎旅,禍加孩耄,罔顧善鄰之約,不惟疆域之限。 來示所云,彼並行之,雖豐辭盈觀,即事違實,興嫌長亂,實彼之由,反以為言,將違躬厚之義。 疆場之民,有自來矣,且相期有素,本不介懷。 若于本欲消奸弭暴,永存匪石,宜先謹封守,斥遣諸亡,驚蹄逸鏃,不妄入境,則邊城之下,外戶不閉。 王制嚴明,豈當獨負來信。 若亡命奔越,侵盜彼民,期固刑之所取,無勞遠及。 自荷閫外,思闡皇猷,每申敕守宰,務敦義讓。 往誠未布,能不愧怍,當重約示,以副至懷。 二十七年,燾自率步騎十萬寇汝南。 初,燾欲為邊寇,聲雲獵于梁川。 太祖慮其侵犯淮、泗,乃敕邊戍:「小寇至,則堅守拒之;大眾來,則拔民戶歸壽陽。 」諸戍偵候不明,虜奄來入境,宣威將軍陳南頓二郡太守鄭緄、綏遠將軍汝南潁川二郡太守郭道隱並棄城奔走。 虜掠抄淮西六郡,殺戮甚多。 攻圍懸瓠城,城內戰士不滿千人。 先是,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徐遵之去郡,南平王鑠時鎮壽陽,遣左軍行參軍陳憲行郡事。 憲嬰城固守,燾盡鋭以攻之,憲自登郭城督戰。 起樓臨城,飛矢雨集,衝車攻破南城,憲于內更築捍城,立柵以補之。 虜肉薄攻城,死者甚眾,憲將士死傷亦過半。 燾唯恐壽陽有救兵,不以彭城為慮。 燾遣從弟永昌王庫仁真步騎萬餘,將所略六郡口,北屯汝陽。 時世祖鎮彭城,太祖遣隊主吳香爐乘驛敕世祖,遣千騎,賫三日糧襲之。 世祖發百里內馬,得千五百匹。 眾議舉別駕劉延孫為元帥,延孫辭不肯行,舉參軍劉泰之自代。 世祖以問司馬王玄謨、長史張暢,暢等並贊成之。 乃分為五軍,以泰之為元帥,與安北騎兵行參軍垣謙之、田曹行參軍臧肇之、集曹行參軍尹定、武陵國左常侍杜幼文五人,各領其一。 謙之領泰之軍嗣殿中將軍程天祚督戰,至譙城,更簡閲人馬,得精騎千一百匹,直向汝陽。 虜不意奇兵從北來,大營在汝陽北,去城三里許。 泰之等至,虜都不覺,馳入襲之,殺三千餘人,燒其輜重。 營內有數區氈屋,屋中皆有帳,器仗甚精,食具皆是金銀,帳內諸大主帥,悉殺之。 諸亡口悉得東走,大呼云:「官軍痛與手。 」虜眾一時奔散,因追之,行已經日,人馬疲倦,引還汝南。 城內有虜一幢,馬步可五百,登城望知泰之無後繼,又有別帥鉅鹿公餘嵩自虎牢至,因引出擊泰之。 泰之軍未食,旦戰已疲勞,結陣未及定,垣謙之先退,因是驚亂,棄仗奔走。 行迷道趨溵水,水深岸高,人馬悉走水爭渡,泰之獨不去,曰:「喪敗如此,何面復還。 」下馬坐地,為虜所殺。 肇之溺水死,天祚為虜所執,謙之、定、幼文及將士免者九百餘人,馬至者四百匹。 世祖降安北之號為鎮軍將軍,玄謨、延孫免官,暢免所領沛郡,謙之伏誅,定、幼文付尚方。 燾初聞汝陽敗,又傳彭城有系軍,大懼,謂其眾曰:「但聞淮南遣軍,乃復有奇兵出。 今年將墮人計中。 」即燒攻具,欲走。 會泰之死問續至,乃停壽陽。 遣劉康祖救懸瓠,燾亦遣任城公拒康祖,與戰破之,斬任城。 燾攻城四十二日不拔,死者甚多,任城又死,康祖救軍漸進,乃委罪大將,多所斬戮,倍道奔走。 太祖嘉憲固守,詔曰:「右軍行參軍、行汝南新蔡二郡軍事陳憲,儘力捍禦,全城摧寇,忠敢之效,宜加顯擢,可龍驤將軍、汝南新蔡二郡太守。 」又以布萬匹委憲分賜汝南城內文武吏民戰守勤勞者。 燾雖不克懸瓠,而虜掠甚多,南師屢無功,為燾所輕侮。 與太祖書曰: 彼前使間諜,詃略奸人,竊聞硃修之、申謨,近復得胡崇之,敗軍之將,國有常刑,乃皆用為方州,虞我之隙,以自慰慶。 得我普鐘蔡一豎子,何所損益,無異得我舉國之民,厚加奉養。 禽我卑將衛拔,非其身,各便鎖腰苦役以辱之。 觀此所行,足知彼之大趣,辨校以來,非一朝一夕也。 頃關中蓋吳反逆,搧動隴右氐、羌,彼復使人就而誘勸之。 丈夫遺以弓矢,婦人遺以環釧,是曹正欲譎誑取賂,豈有遠相順從。 為大丈夫之法,何不自來取之,而以貨詃引誘我邊民,募往者復除七年,是賞奸人也。 我今來至此土,所得多少,孰與彼前後得我民戶邪。 彼今若欲保全社稷,存劉氏血食者,當割江以北輸之,攝守南度,如此釋江南使彼居之。 不然,可善敕方鎮、刺史、守宰,嚴供張之具,來秋當往取揚州,大勢已至,終不相縱。 頃者往索真珠璫,略不相與,今所馘截髑髏,可當幾詐珠璫也。 第4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4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