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公平齊,仍有定關、洛之意,值盧循侵逼,故其事不諧。 荊、雍既平,方謀外略。 會羌主姚興死,子泓立,兄弟相殺,關中擾亂,公乃戒嚴北討。 加領征西將軍、司豫二州刺史。 以世子為徐、兗二州刺史。 下書曰:「吾倡大義,首自本州,克複皇祚,遂建勛烈。 外夷勍敵,內清奸宄,皆邦人州黨竭誠儘力之效也。 情若風霜,義貫金石。 今當奉辭西旆,有事關、河,弱嗣叨蒙,復忝今授,情事纏綿,可謂深矣。 頃軍國務殷,刑闢未息。 眷言懷之,能不多嘆。 其犯罪五歲以還,可一原遣。 文武勞滿未蒙榮轉者,便隨班序報。 」 公受中外都督及司州,並辭大司馬琅邪王禮敬,朝議從之。 公欲以義聲懷遠,奉琅邪王北伐。 五月,羌偽黃門侍郎尹沖率兄弟歸順。 又加公北雍州刺史,前部羽葆、鼓吹,增班劍為四十人,解中書監。 八月丁巳,率大眾發京師。 以世子為中軍將軍,監太尉留府事。 尚書右仆射劉穆之為左仆射,領監軍、中軍二府軍司,入居東府,總攝內外。 九月,公次於彭城,加領徐州刺史。 先是,遣冠軍將軍檀道濟、龍驤將軍王鎮惡步向許、洛,羌緣道屯守,皆望風降服。 偽兗州刺史韋華先據倉垣,亦率眾歸順。 公又遣北兗刺史王仲德先以水軍入河。 仲德破索虜于東郡涼城,進平滑台。 十月,眾軍至洛陽,圍金墉。 泓弟偽平南將軍洸請降,送於京師,修復晉五陵,置守衛。 天子詔曰: 夫嵩、岱配極,則乾道增輝;籓岳作屏,則帝王成務。 是以夏、殷資昆、彭之伯,有周倚齊、晉之輔。 鑒諸前典,儀刑萬代,翼治扶危,靡不由此。 太尉公命世天縱,齊聖廣淵,明燭四方,道光宇宙。 爰自囗囗初迪,則投勤王國,妖蝥孔熾,則功存社稷。 固以四維是荷,萬邦攸賴者矣。 暨桓玄僭逆,傾蕩四海。 公深秉大節,靈武霆震,弘濟朕躬,再造王室。 每惟勛德,銘于厥心,遂北清海、岱,南夷百越,荊、雍稽服,庸、氓順軌,克黜方難,式遏寇虐。 及阿衡王猷,班序內外,仰興絶風,傍嗣逸業。 秉禮以整俗,遵王以垂訓,聲教遠被,無思不洽。 爰暨木居海處之酋,被髮雕題之長,莫不忘其陋險,九譯來庭,此蓋播諸徽策,靡究其詳者也。 曩者永嘉不綱,諸夏幅裂,終古帝居,淪胥戎虜,永言園陵,率土同慕。 公明發遐慨,撫機電征,親董侯伯,棱威致討。 旗旝首涂,則八表響震;偏師先路,則多壘雲徹。 舊都載清,五陵復禮,百城屈膝,千落影從。 自篇籍所載,生民以來,勛德懋功,未有若此之盛者也。 昔周、呂佐睿聖之主,因三分之形,把旄仗鉞,一時指麾,皆大啟疆宇,跨州兼國。 其在桓、文,方茲尤儉,然亦顯被寵章,光錫殊品。 況乃獨絶百代,顧邈前烈者哉!朕每弘鑒古訓,思遵令圖。 以公深秉沖挹,用闕大禮,天人引領,于茲歷載。 況今禹跡齊軌,九隩同文,司勛抗策,普天增佇。 遂公高挹,大愆國章。 三靈眷屬,朕實祗懼。 便宜顯答群望,允崇盛典。 其進位相國,總百揆,揚州牧,封十郡為宋公,備九錫之禮,加璽綬、遠遊冠,位在諸侯王上,加相國綠綟綬。 策曰: 朕以寡昧,仰贊洪基,夷羿乘釁,蕩覆王室,越在南鄙,遷于九江。 宗祀絶饗,人神無位,提挈群凶,寄命江滸。 則我祖宗之業,奄墜於地,七百之祚,翦焉既傾,若涉淵海,罔知攸濟。 天未絶晉,誕育英輔,振厥弛維,再造區宇,興亡繼絶,俾昏作明。 元勛至德,朕實賴焉。 今將授公典策,其敬聽朕命: 第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