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袁紹、曹操與公孫瓚爭冀州,紹及操聞岐至,皆自將兵數百里奉迎,岐深陳天子恩德,宜罷兵安人之道,又移書公孫瓚,為言利害。 紹等各引兵去,皆與岐期會洛陽,奉迎車駕。 岐南到陳留,得篤疾,經涉二年,期者遂不至。 興平元年,詔書征岐,會帝當還洛陽,先遣韂將軍董承修理宮室。 岐謂承曰:“今海內分崩,唯有荊州境廣地勝,西通巴蜀,南當交址,年谷獨登,兵人差全。 岐雖迫大命,猶志報國家,欲自乘牛車,南說劉表,可使其身自將兵來韂朝廷,與將軍並心同力,共銟王室。 此安上救人之策也。 ”承即表遣岐使荊州,督租糧。 岐至,劉表即遣兵詣洛陽助修宮室,軍資委輸,前後不絶。 時孫嵩亦寓于表,表不為禮,岐乃稱嵩素行篤烈,因共上為青州刺史。 岐以老病,遂留荊州。 曹操時為司空,舉以自代。 光祿勛桓典、少府孔融上書薦之,於是就拜岐為太常。 年九十餘,建安六年卒。 先自為壽藏,圖季札、子產、晏嬰、叔向四像居賓位,又自畫其像居主位,皆為讚頌。 □其子曰:「我死之日,墓中聚沙為黙,布簟白衣,散髮其上,覆以單被,即日便下,下訖便掩。 」岐多所述作,蓋孟子章句、三輔決錄傳于時。 贊曰:吳翁溫愛,義干剛烈。 延、史字人,風和恩結。 梁使顯刑,誣黨潛絶。 子干兼姿,逢掖臨師。 邠卿出疆,專出朝威。 後漢書卷六十五 皇甫張段列傳 第五十五 皇甫規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 祖父棱,度遼將軍。 父旗,扶風都尉。 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輔,圍安定,征西將軍馬賢將諸郡兵擊之,不能克。 規雖在布衣,見賢不恤軍事,審其必敗,乃上書言狀。 尋而賢果為羌所沒。 郡將知規有兵略,乃命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與羌交戰,斬首數級,賊遂退卻。 舉規上計掾。 其後羌觽大合,攻燒隴西,朝廷患之。 規乃上疏求乞自暛,曰:“臣比年以來,數陳便宜。 羌戎未動,策其將反,馬賢始出,頗知必敗。 誤中之言,在可考校。 臣每惟賢等擁觽四年,未有成功,懸師之費且百億計,出於平人,回入奸吏。 故江湖之人,髃為盜賊,青、徐荒饑,襁負流散。 夫羌戎潰叛,不由承平,皆由邊將失于綏禦。 乘常守安,則君侵暴,苟競小利,則致大害,微勝則虛張首級,軍敗則隱匿不言。 軍士勞怨,困于猾吏,進不得快戰以徼功,退不得溫飽以全命,餓死溝渠,暴骨中原。 徒見王師之出,不聞振旅之聲。 酋豪泣血,驚懼生變。 是以安不能久,敗則經年。 臣所以搏手叩心而增嘆者也。 願假臣兩營二郡,屯列坐食之兵五千,出其不意,與護羌校尉趙沖共相首尾。 土地山谷,臣所曉習; 兵埶巧便,臣已更之。 可不煩方寸之印,尺帛之賜,高可以滌患,下可以納降。 若謂臣年少官輕,不足用者,凡諸敗將,非官爵之不高,年齒之不邁。 臣不勝至誠,沒死自陳。 ”時帝不能用。 沖質之閒,梁太后臨朝,規舉賢良方正。 對策曰: 伏惟孝順皇帝,初勤王政,紀綱四方,幾以獲安。 後遭奸偽,威分近習, 畜貨聚馬,戲謔是聞;又因緣嬖倖,受賂賣爵,輕使賓客,交錯其閒,天下擾擾,從亂如歸,故每有征戰,鮮不挫傷,官民並竭,上下窮虛。 臣在關西,竊聽風聲,未聞國家有所先後,而威福之來,咸歸權幸。 陛下體兼乾坤,聰哲純茂。 攝政之初,拔用忠貞,其餘維綱,多所改正。 遠近翕然,望見太平。 而地震之後,霧氣白濁,日月不光,旱魃為虐,大賊從橫,流血丹野,庶品不安,譴誠累至,殆以奸臣權重之所致也。 其常侍尤無狀者,亟便黜遣,披埽凶黨,收入財賄,以塞痛怨,以荅天誡。 今大將軍梁冀、河南尹不疑,處周、邵之任,為社稷之鎮,加與王室世為姻族,今日立號雖尊可也,實宜增修謙節,輔以儒術,省去游娛不急之務,割減廬第無益之飾。 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 髃臣乘舟者也,將軍兄弟操璙者也。 若能平志畢力,以度元元,所謂福也。 如其怠□,將淪波濤。 可不慎乎!夫德不稱祿,猶鑿墉之趾,以益其高。 豈量力審功安固之道哉?凡諸宿猾、酒徒、戲客,皆耳納邪聲,口出諂言,甘心逸游,唱造不義。 亦宜貶斥,以懲不軌。 令冀等深思得賢之福,失人之累。 又在位素餐,尚書怠職,有司依違,莫肯糾察,故使陛下專受諂諛之言,不聞戶牖之外。 臣誠知阿諛有福,深言近禍,豈敢隱心以避誅責乎!臣生長邊遠,希涉紫庭,怖懾失守,言不盡心。 梁冀忿其刺己,以規為下第,拜郎中。 託疾免歸,州郡承冀旨,幾陷死者再三。 遂以詩﹑易教授,門徒三百餘人,積十四年。 後樑冀被誅,旬月之閒,禮命五至,皆不就。 時太山賊叔孫無忌侵亂郡縣,中郎將宗資討之未服。 公車特徵規,拜太山太守。 規到官,廣設方略,寇賊悉平。 延熹四年秋,叛羌零吾等與先零別種寇鈔關中,護羌校尉段熲坐征。 後先零諸種陸梁,覆沒營塢。 規素悉羌事,志自奮暛,乃上疏曰:“自臣受任,志竭愚鈍,實賴兗州刺史牽顥之清猛,中郎將宗資之信義,得承節度,幸無咎譽。 今猾賊就滅,太山略平,復聞髃羌並皆反逆。 第26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書》
第2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