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已說過,同我交流的微軟高官仍相信這種軟件模式有局限性,不會,也不應該取代傳統的商業軟件行業,其理由如下:首先,微軟認為如果創新者不能得到經濟上的獎勵,突破性創新的激勵就會最終枯竭,在這一日益複雜的領域推動進步的深入研發也將缺乏資金支持。 微軟成功地創建了標準個人電腦操作系統,這一成功讓微軟可以將數億美元的資金用於研發,最終開發出能賣到好幾百美元的Office應用軟件。 誠如微軟首席技術官克瑞格。 芒迪所說:創新、回報、再投資、更多創新的良性循環已經促進軟件企業全面重大突破。 我們知道軟件也是個規模經濟行業。 開始需要投入巨額資金來開發軟件產品,而後生產每件產品的邊際產品就變得很小,但大量出售時,你就會收回投資,然後將利潤投入開發下一代產品。 但是,如果你堅持不能對軟件產品收費時,你就將大量利潤拱手讓出,軟件行業也就不再是規模經濟行業。 他繼續說:科學研究將越來越多地需要社區付出更多努力,這是確實存在的,但我認為這更多的是因為問題的複雜性要求跨學科合作,而不是因為帶來真正創新的基本遠見都來自集團而非個人。 我相信開放源將繼續作為強大的發展潮流,但它將主要轉向學術界長期存在的知識平民化模式,而不是取消對軟件的經濟激勵。 比爾。 蓋茨補充說:「你需要資本主義來推動創新。 如果說創新根本不值得經濟激勵,那是違反世界發展方向的。 我跟一些中國人交談,他們的夢想往往是開設一家公司。 他們想得並不是,『我要白天做理髮師,晚上開發免費軟件』。 。 如果你的軟件系統出現了安全危機,你不會說,『那個理髮店裡的傢伙在哪兒? 第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世界是平的》
第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