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人最愛群,尤其金蟬至交密友,情分深厚,聞言自是驚喜。 又聽說眾同門多半收了徒弟,心想:「自己與吳文琪,一個謹慎,惟恐多事;一個眼界太高,無暇及此,至今連個守山門人都沒有,以致二人難得同出。 近年洞中設下丹爐,更須有人坐鎮,更番行道,都是孤身。 」因吳文琪語焉不詳,意欲尋人打聽金蟬,到底何時才得成功?所受四十九日險難,此時是否渡過?就便物色一兩個門人:真要美質難得,便和英瓊、寒萼二人一樣,收個把奇禽猛獸,或是猩猿之類,用來守洞也好。 心念一動,便和文琪說好,獨自出山。 本意玉清大師與鄭八姑見多識廣,所知最多,交情又厚,一個並是同門師姊,當可問知底細,便往成都闢邪村飛去。 朱文行至中途,遙望前面飛來一道遁光,看出是本門中人。 迎上前去一看,正是黑鳳凰申若蘭。 二人也是久別,見面喜慰,一同覓地降下,互詢來意。 若蘭說是近年遇一惹厭之事。 先是對方兩人到處追蹤,糾纏不捨。 中有一人,並還約有同黨將自己困住。 又不願用法牌求助,正在為難,忽被另一個趕來解圍,由此居功,越發討厭。 因他曾有解圍之德,不願傷他,偏是糾纏不捨。 又說: "起初和靈雲大姊與姊姊定交時,本欲追隨,永不離開,便為了這兩個冤孽。 偏生師父另有使命,不令與齊大姊一起,有心請求,又不敢冒昧請求。 如與齊大姊一起,同住紫雲宮,哪有此事?昨日去尋玉清大師求教,人已他出,連門人都不在。 轉往峨眉解脫坡,訪看寶相夫人,請她代我占算未來之事。 她也沒有深說,只令我照她所說途向飛行,不久便有遇合。 剛飛出不遠,便遇姊姊,不知能助我一臂麼?"雙方本來交厚,朱文知她性情溫柔,所結同伴吳玫、崔綺,都是性剛喜事的人,法力還不如她。 雖然同門情分,都是一樣,終不如自己和靈雲姊弟屢共患難的交情,遇事也無力相助。 看她獨自出來求人和所說口氣,必有難言之隱,便問何事。 若蘭頰暈紅潮,只不肯說。 朱文再三盤問,才吞吞吐吐說了個大概。 原來那兩人一名李厚,一名丁汝林,與若蘭是師兄妹,前生同在一散仙門下,二人均對若蘭苦戀。 若蘭雖然志大心高,不願嫁人,無奈生性柔和,不肯與人難堪,只是設法躲避。 丁、李二人見對方從未以疾聲厲色堅拒,俱認為事情有望,互相用盡心機追逐不捨,結局誰也不曾如願。 若蘭在師父坐化以後,為了躲避二人,遠走滇、緬交界深山之中。 本欲覓地清修,不料又遇魔教門人屠沙,一見傾心,和丁、李二人一樣情痴,逼得若蘭逃回舊居。 屠沙自是不捨,跟蹤追來。 丁、李二人一同合力,將屠沙用計殺死。 本身也為魔法所傷,一同喪命。 事前各對若蘭哭訴相思,說是來生無論如何,也要結為夫妻,為此形神消滅,也非所計。 不久屠沙同門得信尋來,若蘭為魔火環攻之下,自行兵解,轉世投到紅花姥姥門下。 師父兵解前,曾示仙機,說這三人均是夙孽,糾纏已好幾世。 屠沙應為若蘭而死,丁汝林也還無妨,李厚卻是她命中魔障,必須善處。 如非累世修積,兩在旁門,均以心性仁厚,不曾為惡,反多善行,因此仙緣遇合,藉著齊、朱三人來取烏風草的機緣,投到峨眉門下,得有玄門上乘心法,簡直不能倖免。 若蘭每一想起,便自發愁,幾次想和眾人提說,羞於出口。 不料剛下山不久,便與丁、李二人先後相遇,已經糾纏了兩年多。 若蘭既恐誤己修為,又以李厚熱戀已歷四世,雖是左道中人,不忍加以殺害。 而丁汝林邪法甚高,又非其敵,新近約了好些妖黨圍困自己,意欲行強。 又是李厚由旁處得信,約人趕往解圍,並用邪法異寶,甘犯眾怒,冷不防將丁汝林殺死,代自己除了一個大害,本身也為此受傷,斷去一手。 由此起,一味軟磨,也不動手,只是到處追尋,一見面便跪哭求告。 近因自己堅決拒絶,忽變初衷,去向前師紅花姥姥的老友、左道中妖人司空湛求助。 妖道因知峨眉。 勢盛,表面不應,卻將寵姬愛徒忉利仙子方玉柔所煉諸天攝形鏡轉借與李,說是若被此鏡一照,人便昏迷,聽其擺佈。 若蘭並不知道,所幸下山時節,妙一夫人賜了三件法寶,內中一件便是幻波池聖姑留賜的天寧珠,此寶專破這類邪法,立將妖鏡震破。 當時因見李厚取出妖鏡一照,心神便自搖動,不由膽小情急,把所有法寶、飛劍全施出來,威力太大,李厚竟遭波及,身受重傷。 他非但毫無怨恨,反說自己實是該死。 此時失卻妖婦至寶,必不肯容。 念在幾世相思,身已殘廢,不再求愛,只求稍加詞色,將他殺死,以免妖婦師徒尋來翻臉,受那煉魂之慘。 並且死在心上人手上,也所甘心。 若蘭想起對方除痴心熱愛之外,從未使自己難堪,這次雖用邪法暗算,也是有激而發。 及見自己發現中邪,向其怒罵,立即賠罪。 正想收去妖鏡,自己身藏法寶已隨心運用,發出威力。 他當時逃避並非不能,因見自己生氣,心中惶恐,只顧賠話,忘了逃退,始受重傷。 似此情形,如何還忍親手殺他?勸又不聽,一味求死,詞意淒苦,說什麼也不肯離去。 傷也真重,難於飛行。 跟着,吳、崔二女回山,問知前事,也覺對方可憐。 第1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三下》
第1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