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南立處就在正面宮殿不遠的白玉平台之下,占地甚廣。 珠樓翠瓦,玉柱金庭,偉大壯麗,平生僅見。 只是靜蕩蕩的,遙望遠方花林中,時有二三宮裝少女遊行出入,此外並無人影。 因見對方這等氣象,所居高出雲漢,宮殿園林雖極華麗,並無邪氣,許多瑤草琪花,也均仙種,不是常見之物,斷定主人必非庸流。 只是讓自己來此不知是何用意?偏又無人接待,不敢胡亂走動。 正在暗中留神查看,忽聽身後男女笑語之聲遠遠傳來。 孫南回頭一看,左側花林中立着兩男一女。 男的便是前遇兩童。 女的年約十六七歲,美艷如仙,正對二童說道:「二位師兄,此人的師兄阮征,和我情厚,你所深知。 父親此舉實是尚氣,務望遇事相助,暗中關照,感謝不盡。 」一童反問道:「師妹可知阮妹夫還有一個師兄叫申屠宏,一個師弟名叫李洪的麼?」少女笑答:「這二人均和他好幾生骨肉之交,二位師兄何處相見?」另一童介面道:「師父少時便回,無暇詳談,師妹既然關照,我必盡心。 」少女答道:"其實無妨,我已將禁法發動,爹爹如不回山行法查看,決不知道我們言動。 但也快回,正在氣頭上,莫要被他看破,我回去了。 "說罷,人影一閃不見。 二童卻到了孫南身前,行動神速已極,未容開口,便先說道:"孫道友,我兄弟二人,一名田琪,一名田瑤,乃火雲嶺神劍峰阿修羅宮主屍毗老人弟子。 我們雙方本無仇怨,只為我師妹與令兄阮征夙孽糾纏,已歷多世。 前年才經家師將阮道友尋來,本意令其與師妹成婚,完此一段因果,消除前孽,彼此都好。 不料阮道友道心堅定,執意不從,連受兩年磨折苦難,終未動搖。 師妹又復情痴太甚,平日百計救護,自將前孽解去。 本來家師已被他們至誠感動,不再固執成見,只令在宮中再留九年,便放回山。 剛滿兩年,忽有三個少年男女來此救他。 為友義氣,救人無妨,來人偏是年幼無知,自恃佛門法寶威力,詞色諸多不遜。 為此激怒家師,本意將其擒往魔宮治罪處罰。 無奈師妹夫妻情重,拚死犯禁,衝入法壇,豁出身受金刀解體,魔火焚身之厄,欲以身殉。 家師為保全愛女,未下絶情,便用一陣巽地罡風將他們四人送出五千里以外。 當時放過,嗣後想起此事,分明有人暗中佈置,乘着家師日久疏忽,出其不意,冷不防將人救走。 對方暗用大清仙法,顛倒陰陽,使家師算他不出。 但是別人無此法力,定是令師妙一真人所為。 他的門人被困在此,命人來救,理所當然。 家師並非不通情理的人,何況近百年既習佛法,已非昔比。 我師妹一念情痴,已歷多世,儘管仇深孽重,始終不忍報復,傷害阮道友分毫,甘心解消前孽,化此夙冤。 只要托出一位稍有情面的道友來此相求,立可無事,雙方還可化敵為友。 令師始而愛徒被陷,置之不理。 等家師費了不少心力,阮道友前孽消盡,道力反更增進,難期已滿,卻隨便遣上三個無知童稚,將人救走。 家師幾生鍾愛的女兒,几乎為此形消神滅。 越想越覺欺人太甚,為此運用大修羅法設壇推算,得知他門下弟子情侶頗多,都因得他玄門真傳,各運慧劍斬斷情絲,欲證上乘仙業,未成連理。 為此,命我兄弟將內中諸人相繼請來,也不怎麼為難,只請在我魔宮住上些時。 如和阮道友一樣,能以道力戰勝情魔,立即放走,從此甘拜下風;否則,來人自然不能回去,只好同在家師門下,同參我阿修羅魔法。 此次請來男女共是四人,內中兩人均是令師前生子女。 愚弟兄奉命行事,實出無奈,還望道友見諒,好自應付。 家師少時即回,事前未必會與道友相見,在道友脫困以前,也難私自接談。 請隨愚弟兄同行吧。 " 孫南在這番言語中,聽出乃師雖存敵視,田氏弟兄頗有維護之意。 暗忖:"以阮征的法力,尚且被困在此兩年,並有魔女捨命相助,才得脫身,我如與動強,豈是敵手? 偏生見聞太少,竟不知這師徒來歷。 所用魔法雖必厲害,但是自己近來道力堅定,料是無妨。 與其逃走不得,徒自取辱,轉不如放大方些,聽其自然,藉此試驗自己道力。 所說師父子女,必是靈雲、金蟬二人。 二人俱是本門之秀,仙福最厚,無論如何不會遭人毒手,也許連人都擒不來。 「念頭一轉,猛又想起:」自己和靈雲同在師門兩世,不特情分甚深,前生更是患難知己之交。 當初有兩位前輩女仙,曾向師母妙一夫人提說: 「你和齊道友也是夫妻成道,合籍雙修。 他們金童玉女,一雙兩好,反正還要轉世,何不使他們也結為連理,為貴派添一佳話?」師母含笑未答。 彼時自己初入師門,和靈雲年紀都輕,兩小無猜,常共遊玩,正在後山一同練劍,並未在側。 金蟬年紀更小,因和靈雲性情相投,跑來告知,意欲取笑,被靈雲怒斥了幾句,負氣走去。 由此起,雙方行跡雖漸疏遠,暗中卻是互相關切,情苗日漸滋生。 中經不少患難,雖然相敬相愛,直到兵解轉世,滿腹情愫始終未吐。 今生偶然想念,去往九華山訪看,聚了數日。 正不捨走,便遇五台妖僧法元鬥劍,跟着與她姊弟合力,誅殺妖蟒。 第18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三下》
第1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