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怠慢,連忙回身飛到原來岩石上面,將鼎抱在懷裡,盤膝打坐,默用玄功。 鼎後面千百大小妖物,也都紛紛趕到,圍在光層外面,不住張牙舞爪,怪嘯狂吼。 若蘭仗有光霞護身,也不去理它,只管默念冥思,隨機應變。 那妖鯀冷不防寶鼎被人收去,又怒又急,連忙幻化原形,隨後追來,被霞兒迎面一截,忽然回身隱入湖內。 霞兒料知它還要拚死衝出,暫時退逃,必有作用。 仗着四外封鎖,又有九口天龍伏魔飛劍結成的光幕,也不窮追。 回望若蘭存身之處,一片烏煙瘴氣中,現出霞光萬道,怪聲大作,怪影飛翔,如同狂潮驚飛,甚是騷亂,料無妨害。 一心注視湖底,駕起劍光,憑空下視,靜候最後時機,招呼英瓊下手,同建奇功。 約有兩個時辰,若蘭盤坐岩間,見千百妖物全被光層所阻,不能近前,以為妖物伎倆止此。 心一放定,精神未免少懈。 因這些妖物多是生平罕見,一時好奇,定睛往外一看,那日所見為首妖物奇形,這時才得看清。 變化到極大時,從頭至尾,約有百十丈長短,身子和一座小山相似,越到下面,越顯粗大。 股際還生着四條長爪。 自股以下,突然收小,露出長約數丈,由租而細,形如穿山甲的一條扁尾。 拚命想往手上寶鼎撲來。 其餘妖物,也都是能大能小,隨時變形,猛惡非凡。 正在觀看,遠遠聞得湖底怪嘯一陣,鼎上樂聲忽止。 那些妖物也都比較寧靜了些,只是盤繞不退。 忽覺懷中一股奇冷,其寒徹骨,直冷得渾身抖戰,兩手几乎把握不住。 知道不妙,忙運玄功,從丹田吸起一股陽和之氣,充沛全身。 剛得抵住一些,忽然鼎上生火,其熱炙膚,又不敢鬆手。 眼看兩手、前胸就要燒焦,想起餐霞大師柬上之言,把心一寧,連生死置之度外,一任它無窮變化。 一會熱退,又忽寒生。 身體並未受傷,愈發覺出那是幻象。 雙手緊握鼎足,靜等收功。 猛一眼看到那鼎紐上盤着一條怪物,也是狼首雙翼,似龍非龍,獰惡非凡,與光層外面那條為首怪物的形象一般無二。 再一細看鼎的全身,其質非金非玉,色如紫霞,光華閃閃。 鼎上鑄着許多魑魅魍魎,魚龍蛇鬼,山精水怪之類。 外面那些妖物,俱與鼎上所鑄形象一絲不差。 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鼎便是那些妖物的原體和附生之所,無怪乎它們要追圍不退。 只是這種數千年前大禹遺留的至寶,少時除了妖鯀之後,怎樣收法,倒是難題。 正在尋思不決,忽見光幢外面紅光千丈,沖霄而上,耳聽波濤之聲,如同山崩海嘯,石破天驚,起自湖底。 同時一道紫虹,自天飛射,數十道細長金光閃處,怪聲頓止。 又待不多一會,忽見光幢外面,大小妖物紛紛亂閃亂竄,離而復合。 一道匹練般的金光直射進來,定睛一看,正是霞兒。 一照面便喊:"妖鯀已斬,快將禹鼎與我,去收妖物,壓平湖中洪水。 "說罷,不俟答言,一手將若蘭手中禹鼎接過;另一手持着一粒五色變幻、光華射目的珠子,塞入鼎蓋上盤螭的口內。 然後揭起鼎蓋一看,忽然大悟,口誦真言,首先收了靈符光芒,與若蘭一同現身出來。 妖鯀一死,那些妖物失了指揮,雖然仍是圍繞不退,已減卻不少威勢,好似虛有其表,無甚知覺一般。 二人才一現身,紛紛昂頭揚爪,往霞兒手上寶鼎撲來。 霞兒雖得餐霞大師預示機宜,一見妖物這般多法,形象又是這般凶惡,也不能不預為防備。 早把天龍飛劍放起,護住全身,照着連日從妖鯀口中呼嘯同適纔禹鼎內所見古篆參悟出來的妙用,口誦真言,朝着那為首的妖物大喝一聲。 那狼首雙翼的妖物,飛近鼎紐,忽然身體驟小,轉眼細才數寸,直往鼎上飛去,頃刻與身相合,立時鼎上便有一道光華升起。 首妖歸鼎,其餘妖物也都隨後紛紛飛到,俱都由大變小,飛至鼎上不見。 這時湖底洪流,業已升過湖面十丈以上,雖未繼續增高,也不減退。 幸有優曇大師預先封鎖,沒有往山下面橫溢氾濫,看上去彷彿周圍數裡方圓的一塊大水晶似的。 英瓊正用紫郢劍化成一道長約百丈的紫虹,在壓那水勢,回望二人飛來,心中大喜。 霞兒口中念動真言,將鼎一拍,從鼎上鑄就千百妖物的口鼻中,飛出千百縷光華,射向水面。 初發出時,細如游絲,越長光華越大,那水立刻減低了數尺。 霞兒圍着那鼎遊行了一轉,才飛到雁湖上空,由鼎上千光萬彩壓着那水緩緩降落。 約有半個時辰,水已完全歸入湖底紅壑之中。 霞兒隨着水勢降了下去,岸上的水業已涓滴無存。 一會,霞兒持鼎上來,對英瓊、若蘭道:"全仗二位師妹相助,才得大功告成。 目前洪水雖然退入地心,不會再起,但這紅壑之內,還有一面地網,也是禹王至寶。 一則未奉師命,二則也不知取用之法。 還有這座禹鼎,雖然收了,僅從連日妖鯀嘯聲悟出鼎內真訣,勉強試用,僥倖成功。 一切俱以意會,並不能運用隨心。 此寶又大有數尺,攜帶不便。 家師現時約在邛崍,意欲前往獻寶請示,同時將妖鯀首級帶去。 二位師妹回山,可代愚姊向眾同門問候。 開府之日,定隨家師前往峨眉參謁。 秦家姊妹與天靈子對敵,那面紫雲仙障必被損壞,見面之時,請代致意。 仙障靈效雖失,務必代我好好保存,交與秦姊,等開府相見時,取回祭煉,仍可應用。 "說罷,收了四圍封鎖,將手一舉,一道金霞破空飛去,轉眼不知去向。 第17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二上》
第1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