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與快樂普通總認為是截然兩事,但我們的生活裡,也常有以痛苦為快樂的經驗。 這一層對於我們目前的問題,也增加了很多的困難。 不過在虐戀現象裡,我們所認為有快感的,倒並不是苦痛的經驗本身,而是這種經驗所喚起的情緒。 有虐戀傾向的人,就大多數說,在性能上是比較薄弱的,他的情形和性能旺盛的人恰好相反。 所以,一樣需要刺激來激發性的活動,他的刺激一定要比尋常的來得強烈才有效力。 強烈的知覺、強烈的情緒在常人看來是和性生活絶不相于而出乎意料之外的,例如憂慮、悲痛之類,在他卻可以成為性刺激,明知這些刺激的本身是痛苦的,但憑藉它們,他卻可以取得性快感。 居萊爾(Cullerre)在這方面曾經收集到不少的例子,男女都有,大多數都表示着神經衰竭的癥候,其中大部分也是很守道德的人,他們全都經不起嚴重的憂慮事件或強烈的可怖情景,有時並且是屬於宗教性質的事件或情景。 比如一度遇到,結果不是色情自動興奮,便需手淫一次,以促成興奮。 居氏的例子原和虐戀無關,但我們看了這些例子,可以知道因痛苦而覓取快感是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可以有很遠大的含義的。 不過在有虐戀傾向的人,卻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把這些含義抓住了,利用了,來補充他的性能不足。 我們千萬不要忘記,輕微一些的痛苦的經驗(和有相連關係的驚駭、憂慮、憎惡、賤視等等情緒可以並論),無論在別人身上見到,或在自己身上覺到,對於許多人,尤其是神經脆弱的人,雖不足以激發真正的性感覺,至少是可以引起一些快感的。 對痛苦的自然反應是一種情緒上的悲感(比如發生在本人),或同情的悲感(比如在別人身上發生)。 痛苦若在自己身上,一個人自然覺得難過,倘若在別人身上,他也覺得難過,不過難過得輕一些,至于輕到什麼程度,便要看他和這人感情關係的深淺了。 但同時一些快感與滿意的成分也是可以有的。 羅馬的詩人與作家盧克萊修(Lucretius)有過一 段話(參見其詩文集中第二篇) 最足以表示這一番心理:安安穩穩站在岸上的人,對於在水中掙扎而行將滅頂的人,是有一種特別的感覺的。 盧氏說:「從岸上目擊一個不幸的水手在波濤中同死神搏鬥,是有甜蜜的趣味的。 這倒不是我們對別人幸災樂禍,而是因為自己超脫于災禍之外,不免覺得慶幸。 」近代報紙在報攤前面總擺一張招貼,上面用大字寫着本日要聞的題目,這些題目裡最普通的形容詞是「驚、奇、駭、怪」等字,大都含有痛苦的成分在內,但宣傳的力量,不但不因此種成分而減少,反因而增加,可見正自有其引人入勝的力量在了。 有一派的戲曲是專以恐怖的情景擅場的,而許多上流作家所寫的傳誦一時的小說裡,喜歡把悲痛的場合弄成發噱,可憐的人物弄成可笑。 由此可見少許可以說不關性現象的施虐戀與受虐戀(德國人也把它稱做「幸災樂禍」Schadtenfreude)的成分是在一般的人口中散佈得相當廣的。 依據上文的種種考慮,我們可以瞭解為什麼施虐戀者的行為動機不一定是在虐待別人了。 他所要求的,與其說是別人的痛楚,不如說是這種痛楚在自己前身上所激發的情緒。 前文所已引證過的一個主動的虐戀的例子所說的另一番話很可證明這一點。 這人智能相當高,很有讀書人的氣息,他的施虐戀也不算人厲害。 他說:「最引人入勝的,不是別的,是鞭打的動作本身。 我絶對不願意使人家受罪。 她一定很感覺到痛,那是不錯的,不過這無非是要表示我執鞭時富有強勁的力量罷了。 只是讓人家發生痛苦,在我是不感覺快樂的。 實際上我很討厭此種幸災樂禍的行為。 除了我這部分的性變態而外,我對於一切虐待別人的行為是深惡痛絶的。 對於動物,我平生只開過一次殺戒,並且至今引以為憾。 」 在討論虐戀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很容易集中到痛苦上去,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把一切牽連到的心理現象考慮充分。 一個比喻也許可以幫我們的忙。 我們不如假定一件樂器是有知覺的,而樂人在吹彈撥弄時是可以讓樂器感到痛苦的。 我們希望富有科學精神而喜歡分析的人終於會瞭解:音樂的快感就是以痛苦加于樂器的快感,而音樂對於情緒所產生的影響即從所加于樂器的痛苦中來。 這比喻我想是合理的。 樂人原不想教樂器感受痛苦,但為獲取音樂的快感計,他不能不吹彈撥弄,並且很使勁地吹彈撥弄。 施虐戀者的情形也正復如此。 在虐戀的範圍以內,我們可以發現性變態的一部分最狂妄的表現。 施虐戀的傾向,充其極,可以做出多種對於人性最悻謬的行為來;而受虐戀的傾向,充其極,可以教人性感受到種種最意想不到的屈辱。 因為有這種種極端的表現,我們就更需記住施虐戀和受虐戀本來都是建築在正常的人類衝動上面的。 千里之謬的極端當然不是憑空而來,至于毫釐之失的輕微的虐戀,那還是嚴格的在生物變異範圍以內,也不足為怪。 虐戀的基礎裡自有其一部分正常的心理事實,不過這事實也是多方面而相當複雜的。 有兩個成分我們應該特別注意。 ①痛苦的經驗,無論是加於人的或身受的,原是求愛過程的一個副產品,在人類以下的動物如此,在人類也還是如此。 第7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性心理學》
第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