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句言時光易逝,盛衰無常,連煙都要變老,何況石榴花呢?因此,從景物的衰敗中以見人事的變遷,但上片結句占明的「漸老汀洲煙」卻是當令景象,風景不殊,更使人感慨人事全非。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這句自然聯想到了和端午節有關的典故。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後逢此節日便唱為他招魂的歌曲。 上片作者已沉浸在青春易逝的哀傷中,所以不忍再聽招魂之曲。 「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 」前兩句以景物烘托時令。 燕子春末夏初生雛,五月梅子黃,梅熟時雨曰黃梅雨。 此非必當時實見。 「午鏡」也是當令物品。 在端午日按習俗要高懸石煉鏡。 說是有驅鬼避邪的作用。 「澡蘭」,古代風俗,端午節人們要用蘭湯洗浴。 作者看到家家簾幕低垂而引起午鏡澡蘭的聯想,他想自己所思念的人這時也正在洗浴吧。 此句又轉回到端午,引出下兩句:「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 」這二句寫思念之深,不禁設想姬人也在思念自己,她一邊獨酌,一邊盤算着我,何時才能歸來,這真是一幅逼真的思婦圖。 「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 」「新蟾」指新月,照應端午,「天角」,天涯海角,指淮安,當時已是南宋北部邊界。 這二句說她的等待也是徒然。 她只能同我一樣望着天邊的新月,苦苦相思吧!結句用共望新月表達了詞人無窮無盡的思念之情。 這首詞在鋪寫展開過程中打亂了時間、空間的順序,正是因為這種時空交錯,使人眼花繚亂,張炎評吳詞「碎拆下來,不成片斷」,有一定道理。 但細細吟思,就會發現這些片斷仍然有跡可尋。 畫面圍繞着端午節的風物、景色、風俗組合在一起,似斷實續。 在風格上也體現了吳詞綿密縝麗的特點,詞中多意象而少動作,好象它們中間缺少必要的鈎連。 並愛用麗字和典故,顯得意深而詞奧。 但當讀者抓住了詞人感情的脈絡和吳詞在結構上的特點的話,還是可以讀懂的。 ●風入松 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 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生。 吳文英詞作鑒賞 這是西園懷人之作。 西園在吳地,是夢窗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園誠是悲歡交織之地。 夢窗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見此地實乃夢縈魂繞之地。 這是一首傷春之作。 詞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獨到之處。 前二句是傷春,三、四兩句寫傷別,五、六兩句則是傷春與傷別的交融,形象豐滿,意藴深邃。 「聽風聽雨過清明」,起句貌似簡單,不象夢窗綿麗的風格,但用意頗深。 不僅點出時間,而且勾勒出內心細膩的情愫。 寒食、清明淒冷的禁菸時節,連續颳風下雨,意境淒涼。 風雨不寫「見」而寫「聽」,意思是白天對風雨中落花,不忍見,但不能不聽到;晚上則為花無眠、以聽風聽雨為常。 首句四個字就寫出了詞人在清明節前後,聽風聽雨,愁風愁雨的惜花傷春情緒,不由讓讀者生淒神憾魄之感。 「愁草瘞花銘」一句緊承首句而來,意密而情濃。 落花滿地,將它打掃成堆,予以埋葬,這是一層意思;葬花後而仍不安心,心想應該為它擬就一個瘞花銘,瘐信有《瘞花銘》,此借用之,這是二層意思;草萌時為花傷心,為花墮淚,愁緒橫生,故曰「愁草」,這是三層意思。 詞人為花而悲,為春而傷,情波千疊,都凝煉在此五字中了。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是寫分別時的情景。 夢窗和情人在柳絲飄蕩的路上分手,自此柳成為其詞中常出現的意象。 古代有送別時折柳相送的風俗,是希望柳絲能夠繫住將要遠行的人,所以說「一絲柳,一寸柔情」,可謂語淺意深。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傷春又傷別,無以排遣,只得藉酒澆愁,希望醉後夢中能與情人相見。 無奈春夢卻被鶯啼聲驚醒。 這是化用唐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之意。 上闕是愁風雨,惜年華,傷離別,意象集中精煉,而又感人至深,顯出密中有疏的特色。 下闕寫清明已過,風雨已止,天氣放晴了。 闊別已久的情人,怎麼能忘懷!按正常邏輯,因深念情人,故不忍再去平時二人一同遊賞之處了,以免觸景生悲,睹物思人。 但夢窗卻用進一層的寫法,那就是照樣(依舊)去游賞林亭。 於是看到「黃蜂頻撲鞦韆索”,彷彿佳人仍在。 「黃蜂」二句是窗夢詞中的名句,妙在不從正面寫,而是側面烘托,佳人的美好形象凸現出來。 懷人之情至深,故即不能來,還是痴心望着她來。 「日日掃林亭」,就是雖毫無希望而仍望着她來。 離別已久,鞦韆索上的香氣未必能留,但仍寫黃蜂的頻撲,這不是在實寫。 陳洵說:“見鞦韆而思纖手,因蜂撲而念香凝,純是痴望神理。 」 結句「雙鴛不到」(雙鴛是一雙鄉綉有鴛鴦的鞋子),明寫其不再惆悵。 「幽階一夜苔生」,語意誇張。 不怨伊人不來,而只說「苔生」,可見當時伊人常來此處時,階上是不會生出青苔來的,現在人去已久,所以青苔滋生,但不說經時而說「一夜,」由此可見二人雙棲之時,歡愛異常,彷彿如在昨日。 這樣的誇張,在事實上並非如此,而在情理上卻是真實的。 ●鶯啼序 吳文英 殘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繡戶。 第3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詞鑑賞》
第3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