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保存現存事物,而是保存現存力量。 不要拋棄任何已經使得英國偉大起來的那些力量——因為它們是這個國家未來的特徵和保障。 當制度包含了那些長久起作用的力量時,也要保存這些制度。 因為放棄長久的東西就是屈從于隨意可變化的東西。 不要在古老事物的位置上添加新的力量,因為這些力量不會對它們起保障作用。 修正錯誤,不要摧毀力量。 時刻準備改革結果——永遠不要摧毀它們的產物。 繼承和創新兩者都不能被犧牲掉,但它們構成了兩種偉大的歷史性力量。 憲政慣例——制約皇室行為的各種間接性影響力的集合體。 不要確信繼承者會比他的先輩更加明智,而要相信下一代會更加明智。 進步的中心存在於國家,而不是存在於君王身上。 因此,是君主制調整自己適應人民,而不是人民調整自己適應君主制。 英國:在對我們民族的優點作出判斷的同時,我們必須極大地考慮到我們民族的虛偽性。 無論我們走到哪裡,我們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殖民主義者——但是我們無論走到哪裡,就消滅哪裡的土著人。 我們鄙視征服,但卻具有俄國式的貪婪,例如我們在愛爾蘭、印度的政府——在中國的鴉片。 下議院失去了美利堅殖民地——但它沒有征服印度,它建立了各殖民地,打敗了拿破崙,拯救了西班牙。 上述事情中的許多內容都是它那導致失去美利堅殖民地的辯論藝術,而不是導致征服了拿破崙的辯論藝術。 我們立法上的邪惡發源於議會——變革發源於外界。 貴族統治是不平等的產物,正如不平等是自由的產物一樣。 保障法律的連續性和政治制度的穩定性,有賴于有影響力的家族的長久存在。 財產使影響力長久存在,世襲使財產長久存在。 不平等的貢獻在於創造了能抵制暫時的衝動、保護制度免于任意變革並持久地作出反應的一種唯一的力量。 那些反映人民暫時意願的法律是寫在水面上的法律。 人民和國王都需要對主權的行使施加制約,以免造成暴虐統治。 對君主制的制約就是代議制,對民主制的制約就是世襲制。 它是無須支付代價的自治的條件。 高貴是導致進步的一個正當因素,因為它只存在於導致力爭上游的狀態中。 在它感到無法保持領先地位的地方,它就會以阻礙普遍的進步來維繫它自己的存在。 貴族統治有三個緊密相連的時代:領先的時代、特權的時代、虛榮的時代,它發端於第一個時代,墮落于第二個時代,毀滅于第三個時代。 世襲制包含着存在於權威和財富之間的模糊性,這種模糊性形成了合法性。 在本世紀,合法性對自由制度起着一種障礙的作用。 在早期國家中最自由的民族是日爾曼人:沒有專制君主,沒有特權貴族統治,自由而又平等。 我們的繁榮昌盛靠的是環境條件而不是種族條件。 英國已不是自由主義的了,只有蘇格蘭和愛爾蘭還存在自由主義的影響。 在愛爾蘭問題上,我相信,一個由歷史上形成的民族雖然已被征服並常常受壓迫,但它應享有真實的自治權力,特別是當它願意通過法律的和憲政的途徑去獲得這種自治時。 因此,’愛爾蘭尋求自治的要求在我看來在道德上、歷史上、政治上都是普遍有道理的。 我們英國人從愛爾蘭人手中拿走了他們的財產、他們的土地,英國對愛爾蘭的統治建立在掠奪的基礎上,愛爾蘭民族僅僅是要求拿回屬於自己的財產。 在這個輿論興盛的今天,在這個凡是涉及財產的關係都受到重新評估的時代,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在產生攻擊合法財產權利的時候,為什麼這麼一個明白清晰的正當要求沉默不語了‧ 美國 (一)革命 整個美國的經歷表明:逃避歷史。 他們在嶄新的地方起步,不受過去的政治和宗教的阻礙。 1776年:英國歷史上最悲傷的日子。 在北美抽象的權利是義務,權利不再依附於實體法。 美利堅:一開始他們是為保持作為英國人所享有的權利而奮鬥,這一努力失敗了,接着他們宣佈了他們作為人所應享有的權利。 這種事情從未像這樣大規模地發生過,英國是千方百計地阻止這種事情在本國發生。 美利堅肇始於一種抽象理念的習慣,如在羅德島、賓夕法尼亞,這些理念來自宗教和清教徒的鬥爭。 因此,他們已經不僅僅是要保存自然權利。 人權產生於英國的寬容傳統,它是傳統和抽象之間的聯繫。 美利堅殖民地的人民是自由的、繁榮的、安全的,賦稅很輕微。 從實際生活上講,他們比任何其他人民都要富足。 然而他們造反了。 他們準備犧牲生命和財富。 他們事業的正當性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們訴諸普遍的原則,並把它們應用到所有人身上。 如果他們是正確的,那就該輪到其他國家整理本國秩序的時候了。 美國革命:根本之點在於法律條文是反對他們的。 同樣,當時也不存在現實的壓迫,它明確地訴諸于不成文法、非憲章性權利。 這場革命也沒有宗教上的動機,並且不存在為製造犧牲而具有的狂熱和準備。 革命的領導人以巨大努力使國家度過難關,要不是與法國的聯盟,他們本來會失敗的。 美國革命的目的是那麼微小,但美國人比任何國家的人民都更自由,雖然他們也拿起武器,為了理念而犧牲任何東西。 美國革命:它是人類首次政治革命。 只要自由運動是被一種宗教所引發,當宗教獲救時,自由就遭忽視。 只有當自由是行為的直接目標時,自由才是安全的。 第1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自由與權力 》
第1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