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欲得山中住,天與通州繞郡山。 睡到日西無一事,月儲三萬買教閒。 卷415_41 【酬樂天書後三韻】 元稹 今日廬峰霞繞寺,昔時鸞殿鳳回書。 兩封相去八年後, 一種俱雲五夜初。 漸覺此生都是夢,不能將淚滴雙魚。 卷415_42 【相憶淚】 元稹 西江流水到江州,聞道分成九道流。 我滴兩行相憶淚, 遣君何處遣人求。 除非入海無由住,縱使逢灘未擬休。 會向伍員潮上見,氣充頑石報心仇。 卷415_43 【喜李十一景信到】 元稹 何事相逢翻有淚,念君緣我到通州。 留君剩住君須住,我不自由君自由。 卷415_44 【與李十一夜飲】 元稹 寒夜燈前賴酒壺,與君相對興猶孤。 忠州刺史應閒臥,江水猿聲睡得無。 卷415_45 【贈李十一】 元稹 淮水連年起戰塵,油旌三換一何頻。 共君前後俱從事,羞見功名與別人。 卷415_46 【寒食日】 元稹 今年寒食好風流,此日一家同出遊。 碧水青山無限思,莫將心道是涪州。 卷415_47 【三兄以白角巾寄遺,發不勝冠,因有感嘆】 元稹 病瘴年深渾禿盡,那能勝置角頭巾。 暗梳蓬髮羞臨鏡, 私戴蓮花恥見人。 白髮過于冠色白,銀釘少校頷中銀。 我身四十猶如此,何況吾兄六十身。 卷415_48 【別李十一五絶】 元稹 巴南分與親情別,不料與君床並頭。 為我遠來休悵望,折君災難是通州。 京城每與閒人別,猶自傷心與白頭。 今日別君心更苦,別君緣是在通州。 萬里尚能來遠道,一程那忍便分頭。 鳥籠猿檻君應會,十步向前非我州。 來時見我江南岸,今日送君江上頭。 別後料添新夢寐,虎驚蛇伏是通州。 聞君欲去潛銷骨,一夜暗添新白頭。 明朝別後應腸斷,獨棹破船歸到州。 卷415_49 【酬樂天醉別】 元稹 前回一去五年別,此別又知何日回。 好住樂天休悵望,匹如元不到京來。 卷415_50 【酬樂天雨後見憶】 元稹 雨滑危梁性命愁,差池一步一生休。 黃泉便是通州郡,漸入深泥漸到州。 卷415_51 【和樂天過秘閣書省舊廳】 元稹 聞君西省重徘徊,秘閣書房次第開。 壁記欲題三漏合, 吏人驚問十年來。 經排蠹簡憐初校,蕓長陳根識舊栽。 司馬見詩心最苦,滿身蚊蚋哭煙埃。 卷415_52 【和樂天贈楊秘書】 元稹 舊與楊郎在帝城,搜天斡地覓詩情。 曾因並句甘稱小, 不為論年便喚兄。 刮骨直穿由苦鬥,夢腸翻出暫閒行。 因君投贈還相和,老去那能競底名。 卷415_53 【和樂天題王家亭子】 元稹 風吹筍籜飄紅砌,雨打桐花盡綠莎。 都大資人無暇日,泛池全少買池多。 卷415_54 【酬樂天頻夢微之】 元稹 山水萬重書斷絶,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閒人不夢君。 卷415_55 【琵琶】 元稹 學語胡兒撼玉玲,甘州破裡最星星。 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聽。 卷415_56 【春詞】 元稹 山翠湖光似欲流,蜂聲鳥思卻堪愁。 西施顏色今何在,但看春風百草頭。 卷四百一十六 卷416_1 【酬樂天春寄微之】 元稹 鸚心明黠雀幽蒙,何事相將盡入籠。 君避海鯨驚浪裡, 我隨巴蟒瘴煙中。 千山塞路音書絶,兩地知春曆日同。 一樹梅花數升酒,醉尋江岸哭東風。 卷416_2 【酬樂天舟泊夜讀微之詩】 元稹 知君暗泊西江岸,讀我閒詩欲到明。 今夜通州還不睡,滿山風雨杜鵑聲。 卷416_3 【酬樂天武關南見微之題山石榴花詩】 元稹 比因酬贈為花時,不為君行不復知。 又更幾年還共到,滿牆塵土兩篇詩。 卷416_4 【酬樂天見寄】 元稹 三千里外巴蛇穴,四十年來司馬官。 瘴色滿身治不盡, 瘡痕刮骨洗應難。 常甘人向衰容薄,獨訝君將舊眼看。 前日詩中高蓋字,至今唇舌遍長安。 卷416_5 【酬樂天得稹所寄紵絲布白輕庸製成衣服以詩報之】 元稹 湓城萬里隔巴庸,紵薄綈輕共一封。 腰帶定知今瘦小, 衣衫難作遠裁縫。 唯愁書到炎涼變,忽見詩來意緒濃。 春草綠茸雲色白,想君騎馬好儀容。 卷416_6 【和樂天尋郭道士不遇(昔嘗為僧,于荊州相別)】 元稹 昔年我見杯中渡,今日人言鶴上逢。 兩虎定隨千歲鹿, 雙林添作幾株松。 方瞳應是新燒藥,短腳知緣舊施舂。 為僧時先有腳疾。 欲請僧繇遠相畫,苦愁頻變本形容。 卷416_7 【酬樂天寄生衣】 元稹 秋茅處處流痎瘧,夜鳥聲聲哭瘴雲。 羸骨不勝纖細物,欲將文服卻還君。 卷416_8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四首】 元稹 茅檐屋舍竹籬州,虎怕偏蹄蛇兩頭。 暗蠱有時迷酒影, 浮塵嚮日似波流。 沙含水弩多傷骨,田仰畬刀少用牛。 知得共君相見否,近來魂夢轉悠悠。 平地才應一頃餘,閣欄都大似巢居。 入衙官吏聲疑鳥, 下峽舟船腹似魚。 市井無錢論尺丈,田疇付火罷耘鋤。 此中愁殺須甘分,惟惜平生舊著書。 哭鳥晝飛人少見,倀魂夜嘯虎行多。 滿身沙虱無防處, 獨腳山魈不奈何。 甘受鬼神侵骨髓,常憂岐路處風波。 南歌未有東西分,敢唱淪浪一字歌。 荒蕪滿院不能鋤,甑有塵埃圃乏蔬。 定覺身將囚一種, 未知生共死何如。 饑搖困尾喪家狗,熱暴枯鱗失水魚。 苦境萬般君莫問,自憐方寸本來虛。 卷416_9 【酬樂天聞李尚書拜相以詩見賀】 元稹 初因彈劾死東川,又為親情弄化權。 百口共經三峽水, 一時重上兩漫天。 尚書入用雖旬月,司馬銜冤已十年。 若待更遭秋瘴後,便愁平地有重泉。 第34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唐詩 四》
第3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