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曰: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 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壽得長焉。 長也者,非短而續之也,畢其數也。 畢數之務,在乎去害。 何謂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則生害矣。 大喜、大怒、大憂、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則生害矣。 大寒、大熱、大燥、大濕、大風、大霖、大霧,七者動精則生害矣。 故凡養生,莫若知本,知本則疾無由至矣。 精氣之集也,必有入也。 集於羽鳥,與為飛揚;集於走獸,與為流行;集於珠玉,與為精朗;集於樹木,與為茂長;集於聖人,與為夐明。 精氣之來也,因輕而揚之,因走而行之,因美而良之,因長而養之,因智而明之。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 形氣亦然。 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 鬱處頭則為腫、為風,處耳則為挶、為聾,處目則為蔑、為盲,處鼻則為鼽、為窒,處腹則為張、為疛,處足則為痿、為蹶。 輕水所,多禿與癭人;重水所,多尰與躄人;甘水所,多好與美人;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尪與傴人。 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是以謂之疾首。 食能以時,身必無災。 凡食之道,無饑無飽,是之謂五藏之葆。 口必甘味,和精端容,將之以神氣,百節虞歡,咸進受氣。 飲必小咽,端直無戾。 今世上卜筮禱祠,故疾病癒來。 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於招,何益於中?夫以湯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 故巫醫毒藥,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賤之也,為其末也。 先己 三曰:湯問於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對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可取,身將先取。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嗇其大寶。 用其新,棄其陳,腠理遂通。 精氣日新,邪氣盡去,及其天年。 此之謂真人。 昔者,先聖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故善響者不於響於聲,善影者不於影於形,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 《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其儀不忒,正是四國。 」 言正諸身也。 故反其道而身善矣;行義則人善矣;樂備君道而百官已治矣,萬民已利矣。 三者之成也,在於無為。 無為之道曰勝天,義曰利身,君曰勿身。 勿身督聽,利身平靜,勝天順性。 順性則聰明壽長,平靜則業進樂鄉,督聽則奸塞不皇。 故上失其道,則邊侵於敵;內失其行,名聲墮於外。 是故百仞之松,本傷於下而末槁於上;商、周之國,謀失於胸,令困於彼。 故心得而聽得,聽得而事得,事得而功名得。 五帝先道而後德,故德莫盛焉;三王先教而後殺,故事莫功焉;五伯先事而後兵,故兵莫強焉。 當今之世,巧謀並行,詐術遞用,攻戰不休,亡國辱主愈眾,所事者末也。 夏後相啟與有扈戰於甘澤而不勝。 六卿請復之,夏後相啟曰:「不可。 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於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鍾鼓不修,子女不飭,親親長長,尊賢使能。 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詩》曰:「執轡如組。 」孔子曰:「審此言也,可以為天下。 」子貢曰:「何其躁也!」孔子曰:「非謂其躁也,謂其為之於此,而成文於彼也。 」 聖人組修其身而成文於天下矣。 故子華子曰:「丘陵成而穴者安矣,大水深淵成而魚鱉安矣,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蔭矣。 」孔子見魯哀公,哀公曰:“有語寡人曰: 『為國家者,為之堂上而已矣。 』寡人以為迂言也。 ”孔子曰:「此非迂言也。 丘聞之,得之於身者得之人,失之於身者失之人。 不出於門戶而天下治者,其惟知反於已身者乎!」 論人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呂氏春秋》
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