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浮洲寺有吳武義二年銅鐘,安國寺有順義三年鐘,皆刺史呂師造。 題官稱曰:「光祿大卿、檢校太保。 兼御史大卿。 」然則亦非大憲也。 王得臣《麈史》嘗辨此事,而云:「行密遣劉存破鄂州,知新、琮不預。 志傳皆略而不書。 」予又按楊溥時,劉存以鄂岳觀察使為都招討使,知新以岳州刺史為團練使,同將兵擊楚,為所執殺,則知新乃存偏裨,非不預也。 禰衡輕曹操孔融薦禰衡,以為「淑質貞亮,英才卓躒,志懷霜雪,疾惡若讎,任座、史魚,殆無以過,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數稱述于曹操。 操欲見之,衡素相輕疾,不肯往,而數有恣言,操懷忿,因召之擊鼓,裸身辱之。 融為見操, 說其狂疾,求得自謝。 操喜,敕門者有客便通,待之極宴,衡乃坐于營門, 言語悖逆,操怒,送與劉表。 衡為融所薦,東坡謂融視操,特鬼蜮之雄,其勢決不兩立,非融誅操,則操害融。 而衡平生唯善融及楊修,常稱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 」融、修皆死於操手,衡無由得全。 漢史言其尚氣剛傲,矯時慢物,此蓋不知其鄙賤曹操,故陷身危機,所謂語言狂悖者,必誦斥其有僭篡之志耳。 劉表復不能容,以與黃祖。 觀其所著《鸚鵡賦》,專以自況,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如云:「嬉遊高峻,棲峙幽深。 飛不妄集, 翔必擇林。 雖周旋于羽毛,固殊智而異心。 配鸞皇而等美,焉比翼于眾禽?」 又云:「彼賢哲之逢患,猶棲遲以羇旅。 矧禽鳥之微物,能馴擾以安處。 」 又云:「嗟祿命之衰薄,奚遭時以嶮巇。 豈言語以階亂,將不密以致危。 」 又云:「顧六翮之殘毀,雖奮迅其焉如。 心懷歸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 」 卒章云:「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以忘初。 期守死以報德,甘盡辭以效愚。 」 予每三複其文,而悲傷之。 李太白詩云:“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 黃祖鬥筲人,殺之受惡名。 吳江賦鸚鵡,落筆超群英。 鏘鏘振金石,句句欲飛鳴。 摯鶚啄孤鳳,千春傷我情!”此論最為精當也。 禁中文書韓魏公為相,密與仁宗議定立嗣,公曰:「事若行,不可中止,陛下斷自不疑。 乞內中批出。 」帝意不欲宮人知,曰:「只中書行足矣。 」淳熙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壽皇聖帝自德壽持喪還宮,二十五日有旨召對,與吏部尚書蕭燧同引。 中使先諭旨曰:「教內翰留身。 」既對,乃旋于東華門內行廊下夾一素幄禦榻後出一紙,錄唐貞觀中太子承乾監國事以相示。 蕭先退, 上與邁言,欲令皇太子參決萬幾,使條具合行事宜。 仍戒云:「進入文字須是密。 」邁奏言:「當親自書寫實封,詣通進司。 」上曰:「也只剪開,不如分付近上一個內臣。 」邁又言:「臣無由可與內臣相聞知,惟禦藥是學士院承受文字,尋常只是公家文書傳達,今則不可,欲俟檢索典故了日,卻再乞對面納。 」上曰:「極好。 」於是七日間三得從容。 乃知禁廷機事,深畏漏泄如此。 其詳見于所記見聞事實。 老子之言老子之言,大抵以無為、無名為本,至于絶聖棄智。 然所云:「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乃似於用機械而有心者。 微言淵奧,固莫探其旨也。 孔叢子前漢枚乘與吳王濞書曰:「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 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絶也。 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絶, 又重鎮之。 系絶于天,不可復結。 墜入深淵,難以復出。 」《孔叢子嘉言》篇,載子貢之言曰:「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縣之於無極之高,下垂之於不測之深,旁人皆哀其絶,而造之者不知其危。 馬方駭,鼓而驚之, 系方絶,重而鎮之。 系絶于高,墜入于深,其危必矣。 」枚叔全用此語。 《漢書》注諸家皆不引證,唯李善注《文選》有之。 予按《孔叢子》一書,《漢·藝文志》不載,蓋劉向父子所未見。 但于儒家有《太常蓼侯孔臧》十篇,今此書之末,有《連叢子》上下二卷,雲孔臧著書十篇,疑即是已。 然所謂《叢子》者,本陳涉博士孔鮒子魚所論集,凡二十一篇,為六卷。 唐以前不為人所稱,至嘉祐四年,宋咸始為註釋以迸,遂傳于世。 今讀其文,略無楚、漢間氣骨,豈非齊、梁以來好事者所作乎?《孔子家語》著錄于《漢志》,二十七卷,顏師古云:「非今所有《家語》也。 」 小星詩《詩序》不知何人所作,或是或非,前人論之多矣。 唯《小星》一篇, 顯為可議。 《大序》云:「惠及下也。 」而繼之曰:「夫人惠及賤妾,進禦于君。 」故毛、鄭從而為之辭,而鄭箋為甚,其釋「肅肅宵征,抱衾與調」兩句,謂「諸妾肅肅然而行,或早或夜,在於君所,以次序進禦。 」又云: 「裯者床帳也,謂諸妾夜行,抱被與床帳待進禦。 」且諸侯有一國,其宮中嬪妾雖雲至下,固非閭閻賤微之比,何至于抱衾而行?況于床帳,勢非一己之力所能致者,其說可謂陋矣。 此詩本是詠使者遠適,夙夜征行,不敢慢君命之意,與《殷其雷》之指同。 桃源行陶淵明作《桃源記》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絶境,不復出焉,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系之以詩曰:「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 」 第12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容齋隨筆》
第1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