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年四十九。 自成都、唐安至漢嘉,四十日復還成都。 尋攝蜀州,有《初到蜀州寄成都諸友》詩。 入夏,又攝嘉州。 先生《跋岑嘉州集》云:「乾道癸巳,予自唐安別駕來攝嘉州。 」八月,作《漢嘉郡藏丹洞記》。 官舍多奇石,取作假山,名西齋曰小山堂。 見詩集。 淳熙元年甲午 先生年五十。 秋間攝蜀州事,有《蜀州大閲》詩。 按是年《秋夜讀書》詩云:「別駕生涯似蠹魚。 」又《與呂周輔教授游大邑諸山》云:「廣文別乘官俱冷。 」蓋皆以通判攝州事也。 冬又往榮州攝事。 蓋幕僚系闢用,而本品仍是通判。 二年乙水 先生年五十一,在榮州。 得制置司檄,催赴參議官任。 正月十日離榮州,有詩。 范成大來帥蜀,又闢為參議官。 以文字交,不拘禮法,人譏其頽放,因自號放翁。 本傳。 三年丙申 先生年五十二。 作《范待制集》序及《籌邊樓記》,系銜書「朝奉郎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參議官」。 是年,有《飯保福院》詩云:「飽飯即知吾事了,免官初覺此身。 」又《中偶題》詩:「七千里外新客,十五年前舊史官。 」《病中戲書》云:「免從官乞假,且喜是身。 」又有《蒙恩奉祠桐柏》詩云:「罪大初聞收郡印,恩寬俄許領家山。 」蓋緣事不復攝州,別領桐柏祠祿。 四年丁酉 先生年五十三。 由桐柏祠祿換授主管台州崇道觀。 見銅壺閣記及彭州貢院記。 是歲,范成大還朝,先生有詩送行。 秋間得都下八月報書,牧敘州,有詩。 然以後無敘州詩,但有《東歸有日書懷》詩及《遣興》詩,自註:「予將赴道,被命東歸。 」蓋吏部選敘州,而朝旨令赴行在也。 後有《上書乞祠》詩,述此云:「聖君終省記,萬里忽乘驛。 」 五年戊戌 先生年五十四。 離蜀東歸。 有《賞海棠》詩云:「吉日不留春已老,歸舟已具客將行。 」又明年《憶蜀中》詩云:「去年忝號召,五月觸瞿塘。 」蓋以春暮出蜀,仲夏過峽也。 子ね跋語,謂「戊戌春,孝宗念其久外,趣召東下。 」蓋是去年選敘州之後。 又先生《乞祠》詩:「遠客遊窮塞,亭障秋蕭瑟。 聖君終省記,萬里忽乘驛。 」是東歸實出於內召。 先生有《謝王樞密啟》云:「斐然妄作,本以自娛;流傳偶至於中都,鑒賞遂塵於乙覽。 」蓋先生在蜀,有詩傳入都,孝宗聞之,故特召還也。 《謝錢參政啟》云:「一麾在巴、蜀之間,萬里促宣、溫之對。 清光咫尺,睿賞再三。 略有司資格之常,備奉使詢謀之選。 方憂官謗,又辱詔追。 半道遣行,雖嘆棲遲之薄命;頻年省記,要為比數於諸公。 」據此,則召還後曾賜對便殿,即膺出使之命。 未幾有詔別用,尋遣往閩中。 按先生此次入閩,官階無考。 子ね跋語云:「先君凡五佐郡。 」則此乃通判建安也。 以詩集考之,秋間便道歸里,作一月留。 見明年己亥在建安《憶家》詩。 《歸門》詩云:徵官行矣閩山去,又寄千岩夢想中。 "此行從衢州入閩,有《仙霞嶺》、《漁梁驛》諸詩。 其官舍在建安。 見詩集。 六年己亥 先生年五十五。 春夏在建安,多不得意,屢見於詩。 仲夏,先發書畫還故山,有詩。 尋去官,有《初發建安詩》云:「吾行迨及晚秋時。 」歸途由武夷山過信州鉛山縣,至衢州,奏乞祠,留衢待命,除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賜緋魚袋。 即在衢起行,十二月,至江西,有《弋陽縣》、《饒撫道中》等詩。 治在撫州。 見《撫州廣壽禪院記》。 是冬,奏《筠州反坐百姓陳彥通訴人吏冒役狀》。 見文集。 七年庚子 先生年五十六。 秋冬自臨川至高安,十一月被命詣行在。 見《廣壽禪院記》。 按本傳:「以發粟賑民,為給事中趙汝愚所駁,遂與祠。 」過嚴州得請,免入奏,仍除外官。 遂便道歸山陰。 俱見詩集。 是年,在臨川時自作《放翁贊》。 見文集。 以後皆家居。 八年辛丑 先生年五十七。 自庚寅至辛丑,始見九日於故山。 見詩集。 是年,有《寄朱元晦提舉》詩,以年荒,望其來賑糶也。 九年壬寅 先生年五十八。 築堂曰書巢,自作記。 又追作《成都古楠記》,自註:「時已去蜀。 」其系銜書「朝奉大夫主管成都府玉局觀」。 有詩云:「放翁白髮已蕭然,黃紙新除玉局仙。 」 十年癸卯 先生年五十九。 有《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詩。 十一年甲辰 先生年六十。 有《聞虜酋遁歸漠北》詩。 按是歲金世宗如會寧,命太子守國;明年,始回燕京。 曰「遁歸」者,傳聞之訛也。 十二年乙巳 先生年六十一。 是歲有《秋懷》詩,自註:「聞虜酋行帳為壯士所致,幾不免。 」又《感秋》詩自註:「聞虜酋自香草澱入秋山,蓋遠遁矣。 」按金世宗最為賢君,國中稱「小堯舜」;而傳聞於宋如此,可見鄰國訛傳之不可信。 此開禧輕率用兵所以致敗也。 十三年丙午 先生年六十二。 差知嚴州府,赴行在入見。 《天封寺記》云:「予以新定牧入奏行在。 」是因除授後始入都。 有《延和殿退朝口號》。 自註:「庭奏姓名,上自東廂出禦坐。 」七月三日,到嚴州任。 十四年丁未 高宗崩 先生年六十三,在嚴州。 是歲始刻詩。 見子ね跋語。 十五年戊申 先生年六十四,在嚴州。 四月,以任將滿,奏乞仍就玉局祠祿,未報。 七月十日歸家。 見詩集。 尋除軍器少監,入都。 本傳。 有《宿監中作》及《致齋監中》詩。 十六年己酉 孝宗傳位於光宗。 金世宗崩,章宗即位。 第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甌北詩話》
第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