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聲歌盛旦,多黍樂豐年。 近見藏高廩,遙知熟大田。 在疇紛已獲,如阜隱相連。 魯史詳而記,神倉賦且全。 舂人洪蓄積,祖廟享恭虔。 聖後憂農切,宜哉報自天。 【萬菊軒】 一軒高為黃花設,富擬人間萬石君。 佳本盡從方外得,異香多在月中聞。 引泉北澗分清露,開逕南山破白雲。 此意欲為知者道,陶翁猶自未離群。 【韓干馬】 少陵翰墨無形畫,韓干丹青不語詩。 此畫此詩真已矣,人間駑驥漫爭馳。 【夢中賦裙帶】 百疊漪漪風皺,六銖糹徒々雲輕。 獨立含風廣殿,微聞環珮搖聲。 【王定國自彭城往南都時子由在宋幕求家書仆醉不能作獨以一絶句與之】 王郎西去路漫漫,野店無人霜月寒。 淚盡粉箋書不得,憑君送與卯君看。 【贈黃州官妓】 東坡五載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宜。 卻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吟詩。 【六言樂語】 桃園未必無杏,銀礦終須有鉛。 荇帶豈能攔浪,藕花卻解留蓮。 【題領巾絶句】 臨池妙墨出元常,弄玉嬌姿笑柳娘。 吟雪屢曾驚太傅,斷弦何必試中郎。 【書裙帶絶句】 任從酒滿翻香縷,不顧書來系彩箋。 半接西湖橫綠草,雙垂南浦拂紅蓮。 【虎跑泉】 金沙泉湧雪濤香,灑作醍醐大地涼。 倒浸九天河影白,遙通百谷海聲長。 僧來汲月歸靈石,人到尋源宿上方。 更續茶經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嘗。 【端硯詩】 披雲離北岩,度嶺入中夏。 重藉剪楚茅,方函斫英賈。 騷壇意莫逆,匠石語侈。 匪堊勞運斤,如帶防毀釒誇。 礪□□□□,觀隅整同廈。 津津剖馬肝,索索模羊。 氣逼松滋豪,煙聯雪濤奼。 登堂卻蹣跚,飲水何。 守墨面宜黔,含貞口終啞。 靜惟有壽焉,玷尚可磨也。 魯史記獲麟,晉帖題裹。 供給到唐文,護持等商。 眉形空愛纖,風字仍嫌哆。 載觀七八評,咸本六一寫。 退然敢摩肩,信矣俱出跨。 始知尹公他,不媚王孫賈。 銘詩與器傳,篆刻當碑打。 嚴韻拾孑遺,微才任聊且。 (《端硯聯句》既成,暮歸,復拾餘韻別賦一首,附錄卷後。 ) 【張無盡過黃州徐君猷為守有四侍人姓為孫姜閻齊適張夫人攜其一往婿家既暮復】還乃閻姬也最為徐所寵因書絶句雲 玉筍纖纖揭綉簾,一心偷看綠蘿尖。 使君三尺毯頭帽,須信從來只有檐。 【題銅陵陳公園雙池詩】 南北山光照綠蘿,濯纓洗耳不須多。 天空月滿宜登眺,看取青銅兩處磨。 落帆重到古銅官,長是江風阻往還。 要以謫仙回舞袖,千年醉拂五松山。 【詠檳榔】 異味誰栽向海濱,亭亭直幹亂枝分。 開花樹杪翻青籜,結子苞中皺錦紋。 可療饑懷香自吐,能消瘴癘暖如薰。 堆盤何物堪為偶,蔞葉清新卷翠雲。 【醉中題鮫綃詩】 天地雖虛廓,惟海為最大。 聖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 祝融為異號,恍惚聚百怪。 二氣變流光,萬里風雲快。 靈旗搖紅纛,赤虯噴滂湃。 家近玉皇樓,彤光照世界。 若得明月珠,可償逐客債。 【無題】 簾卷窗穿戶不扃,隙塵風葉任縱橫。 幽人睡足誰呼覺,欹枕床前有月明。 【雅安人日次舊韻二首】 人日滯留江上村,定知芳草怨王孫。 題詩寄遠方揮翰,扶杖登高獨出門。 柳色忍看成感嘆,花前歸思自飛翻。 浮陽披凍雖才弄,已覺春工漏一元。 似聞高隱在前村,坐膝扶床戲子孫。 自賞春光攜桂酒,喜逢晴色款柴門。 屏間帶日金人活,頭上迎風彩勝翻。 蓬鬢扶疏吾老矣,豈能舊貌改新元。 【和代器之】 雨過郊原一番新,尋芳車馬踏無塵。 普天冷食聞前古,蕭寺清游屬兩人。 不作期問新曆,頗同之問感余春。 明年歸藉梨花上,應會群賢及四鄰。 【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次韻借觀睢陽五老圖】 國老安榮心自閒,紫袍金帶舊簪冠。 星騎箕簸揚糠秕,鬥掌權衡表漢桓。 冬有愆陽嫌薄熱,夏多氣畏輕寒。 賴得五賢清雅出,俾人敬慕肅容看。 【題金山寺回文體】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 【水月寺】 千尺長松掛薜蘿,梯雲嶺上一聲歌。 湖山深秀有何處,水月池中桂影多。 【半月泉(附題名:蘇軾、曹輔、劉季孫、鮑朝懋、鄭嘉會、蘇堅同遊,元六】年三月十一日。 ) 請得一日假,來游半月泉。 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 【游何山】 今日何山是勝游,亂峰縈轉繞滄洲。 雲含老樹明還滅,石礙飛泉咽複流。 遍嶺煙霞迷俗客,一溪風雨送歸舟。 自嗟塵土先衰老,底事孤僧亦白頭。 【自題臨文與可畫竹】 石室先生清興動,落筆縱橫飛小鳳。 借君妙意寫,留與詩人發吟諷。 【雙井白龍】 岩泉未入井,蒙然冒沙石。 泉嫩石為厭,石老生罅隙。 異哉寸波中,露此橫海脊。 先生酌泉笑,泉秀神龍蟄。 舉手玉箸插,忽去銀釘擲。 大身何時布,大翮翔霹靂。 誰言鵬背大,更覺宇宙窄。 【瑞金東明觀】 浮金最好溪南景,古木樓台畫不成。 天籟遠兼流水韻,雲敖常聽步虛聲。 青鸞白鶴蟠空下,翠草玄芝匝地生。 咫尺仙都隔塵世,門前車馬任縱橫。 【題清淮樓】 觀魚惠子台蕪沒,夢蝶莊生塚木秋。 惟有清淮供四望,年年依舊背城流。 【戲答佛印】 遠公沽酒飲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 【失題三首(或謂為蘇過作)】 第35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蘇東坡集 下》
第3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