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動也天,其靜也地,巍巍事表,無得而言。 顧茲寡昧,屬膺大寶,懼忝傳歸之業,莫申繼述之志;夙夜兢畏,惟懷永圖。 今天下幸安,皆睿訓所被,而未極徽號,孰報君親?是以台臣庶官文武之列,抗疏於內;方伯藩守億兆之眾,同詞于外。 請因壽歷,以播鴻名。 臣不勝大願,謹上尊號曰:應乾聖壽太上皇,當三朝獻壽之辰,應五紀啟元之始,光膺徽稱,允協神休,斯天下之慶也。 元和元年正月甲申,太上皇崩于興慶宮咸寧殿,年四十六。 遺誥曰:「朕聞:死生者,物之大歸;修短者,人之常分。 古先哲王,明於至道,莫不知其終以存義,順其變以節哀。 故存者不至于傷生,逝者不至于甚痛。 謂之達理,以貫通喪。 朕自弱齡,即敦清靜;逮乎近歲,又嬰沉痼。 嘗亦親政,益倦于勤。 以皇帝天資仁孝,日躋聖敬,爰釋重負,委之康濟。 而能內睦于九族,外勤於萬機,問寢益嚴,侍膳無曠。 推此至德,以安庶邦,朕之知子,無愧天下。 今厥疾大漸,不寤不興,付託得人,顧復何恨?四海兆庶,亦奚所哀。 但聖人大孝,在乎慈繼;樞務之重,軍國之殷,纘而承之,不可暫闕。 以日易月,抑惟舊章。 皇帝宜三日而聽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釋服;方鎮岳牧,不用離任赴哀;天下吏人,誥至後,出臨三日,皆釋服;無禁婚嫁祠祀,飲酒食肉;宮中當臨者,朝晡各十五舉音,非朝晡臨時禁無得哭,釋服之後,勿禁樂。 他不在誥中者,皆以類從事。 伏以崇陵仙寢,復土才終,甸邑疲人,休功未幾。 今又重勞營奉,朕所哀矜。 況漢、魏二文,皆著遺令,永言景行,常志夙心。 其山陵制度,務從儉約,並不用以金銀錦彩為飾。 百闢卿士,同力盡忠,克申送往之哀,宜展事居之禮。 佈告天下,明知朕懷。 」 七月壬申,葬豐陵,謚曰: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 廟曰:順宗。 ●遺文 ◎聯句 有所思聯句 相思繞我心,日夕千萬重。 年光坐宛晚,春淚銷顏容。 台鏡晦舊暉,庭草滋新茸。 望天山上石,別劍水中龍。 遣興聯句 我心隨月光,寫君庭中央。 月光有時晦,我心安所忘。 常恐金石契,斷為相思腸。 平生無百歲,歧路有四方。 四方各異俗,適異非所將。 駑蹄顧挫秣,逸翮遺稻粱。 時危抱獨沉,道泰懷同翔。 獨居久寂默,相顧聊慨慷。 慨慷丈夫志,可以耀鋒芒。 蘧寧知卷舒,孔顏識行藏。 朗鑒諒不遠,佩蘭永芬芳。 苟無夫子聽,誰使知音揚。 贈劍客李園聯句 天地有靈術,得之者唯君。 築爐地區外,積火燒氛氳。 照海鑠幽怪,滿空異氛。 山磨電奕奕,水淬龍рр。 太一裝以寶,列仙篆其文。 可用懾百神,豈唯壯三軍。 有時幽匣吟,忽似深潭聞。 風胡久已死,此劍將誰分?行當獻天子,然後致殊勛。 豈如豐城下,空有鬥閒雲。 ◎遺詩 同竇 韋%%尋劉尊師不遇%% 秦客何年駐,仙源此田深。 還隨躡鳧騎,來訪馭風襟。 院閉青霞入,松高老鶴尋。 猶疑隱形坐,敢起竊桃心。 春雪 片片驅鴻急,紛紛逐吹斜。 到江還作水,著樹漸成花。 越喜飛排瘴,胡悉厚蓋砂。 兼雲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見迷巢鳥,朝逢失轍車。 呈豐盡相賀,寧止力耕家。 贈族侄 我年十八九,壯氣起胸中。 作書獻雲闕,辭家逐秋蓬。 歲時易遷次,身命多厄窮。 一名雖雲就,片祿不足充。 今者復何事,卑棲寄徐戎。 蕭條資用盡,落門巷空。 朝眠未能起,遠懷方鬱。 擊門者誰子?問言乃吾宗。 自雲有奇術,探妙知天工。 既往悵何及,將來喜還通。 期吾語非佞,當為佐時雍。 嘲鼾睡 澹師晝睡時,聲氣一何猥。 頑飆吹肥脂,坑谷相嵬磊。 雄哮乍咽絶,每發壯益倍。 有如阿鼻屍,長喚忍眾罪。 馬牛驚不食,百鬼聚相待。 木枕十字裂,鏡面生痱。 鐵佛聞皺眉,石人戰搖腿。 孰雲天地仁,吾欲責真宰。 幽尋虱搜耳,猛作濤翻海。 太陽不忍明,飛禦皆惰怠。 乍如彭與黥,呼冤受菹醢。 又如圈中虎,號瘡兼吼餒。 雖今伶倫吹,苦韻難可改。 雖令巫咸招,魂爽難復在。 何山有靈藥,療此願與采。 澹公坐臥時,長睡無不穩。 吾嘗聞其聲,深慮五藏損。 黃河弄瀑,梗澀連拙玄。 南帝初奮槌,一竅曳混沌。 迥然忽長引,萬丈不可忖。 謂言絶于斯,繼出方袞袞。 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 盜賊雖狡獪,亡魂敢窺閫。 鴻蒙總合雜,詭譎騁戾狠。 乍如鬥呶呶,忽若怨懇懇。 賦形苦不同,無路尋根本。 可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 晝月 玉碗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補。 兔入臼藏蛙縮肚,桂樹枯株女閉戶,陰為陽羞固自古。 嗟汝下民或敢侮,戲嘲盜視汝目瞽。 贈張徐州莫辭酒 莫辭酒,此會固難同。 請看工女機上帛,半作軍人旗上紅。 莫辭酒,誰為君王之爪牙。 春雷三月不作響,戰士豈得來還家。 辭唱歌 抑逼教唱歌,不解看艷詞。 坐中把酒人,豈有歡樂姿。 幸有伶者婦,腰身如柳枝。 但令送君酒,如醉如憨痴。 聲自肉中出,使人能逶隨。 復遣慳吝者,贈金不皺眉。 豈有長直夫,喉中聲雌雌。 君心豈無恥,君豈是兒女。 君教發直言,大聲無休時。 君教哭古恨,不肯復吞悲。 乍可阻君意,艷歌難可為。 知音者誠希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手踏明月。 酬藍田崔丞立之詠雪見寄 第12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韓愈集》
第1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