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某言:臣得所管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及書、算、律等七館學生沈周封等六百人狀。 稱身雖賤微,然皆以選擇,得備學生,讀六藝之文,修先王之道,粗有知識,皆由上恩。 今天子整齊乾坤,出入神聖;經營乎無為之業,游息乎混元之宮;不謀于廷,不戰于野;坐收冀部,旋定幽都;析木天街,星宿清潤;北嶽醫閭,神鬼受職;地彌天區,界軼海外。 舜之十有二州,周之千七百國,章亥所步,禹契所書,四面輻輳,各修貢職。 西戎之首,北虜之渠,怛威愧德,失據狠狽;收其種落,逃遁遠去;來獻羊馬,千里不絶。 功既如此,德又如彼。 爰初嗣位,首去奸嬖,隨所顧指,應時清寧。 哀天下之鰥寡,釋四海之鬱結;左右前後,莫匪俊良;小大之材,咸盡其用;無所誅詰,一和以仁。 由是五穀歲登,百瑞時見;六府三事,惟序惟歌。 昔者媧皇殺黑龍以濟冀州,堯誅九嬰以定下土。 血兵元刂刃,僅就厥功;以方吾君,一何遠也。 堯之在位七十餘載,戒飭咨嗟,以致平治。 孔子之聖,自雲三年有成。 今自嗣位以來,歲有餘耳。 臻此功德,其何捷哉!置郵傳命,未足以諭。 以非常之功,襲尋常之號;以冠古之美,屈守文之名。 臣子之誠,闕而不奏,天號人稱,不滿事實。 斯亦縉紳先生之過也。 謂臣官居師長,不言謂何?考其所陳,中于義理,天人合願,不謀而同,非臣之愚,所敢隱蔽,輒冒死以聞。 伏乞天恩,特允誠志,令公卿大夫,得竭思慮,取正于經,以定大號。 有司備禮,擇日以頒。 天下幸甚!天下幸甚!某誠惶誠恐。 舉韋ダ自代狀尚書兵部 中散大夫守大理少卿驍騎尉韋ダ。 右伏準建中元年正月五日製:常參官上後三日,舉一人自代者。 前件官學識該達,器量弘深,朝推直道,代仰清節。 顯映班序,十五年餘,夷險一致,風猷益茂。 屈居少列,未副群情。 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舉,ダ宜當之。 乞回臣所授,庶弭官謗。 謹錄奏聞。 謹奏。 ●卷四十·表狀三 論孔致仕狀 某官某。 右臣與孔,同在南省為官,數得相見。 為人守節清苦,議論平正。 今年才七十,筋力耳目,未覺衰老。 憂國忘家,用意深遠。 所謂朝之耆德老成人者。 臣知上疏求致仕,故往看。 為臣言,已蒙聖主允許。 伏以陛下優賢尚齒,見頻上三疏,言詞懇到,重違其意,遂即許之。 此誠陛下仁德之至,然如輩在朝,不過三數人,實可為國愛惜! 自古以來及聖朝故事:年雖八九十,但視聽心慮,苟未昏錯,尚可顧問委以事者,雖求退罷,無不慇勤留止,優以祿秩,不聽其去,以明人君貪賢敬老之道也。 《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安車。 」七十求退,人臣之常禮,若有德及氣力尚壯,則君優而留之,不必年過七十,盡許致事也。 《詩》曰:「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 」此言老成人重於典刑,不可不惜而留也。 今幸無疾疹,但以年當致事,據禮求退。 陛下若不聽許,亦無傷于義,而有貪賢之美。 況左丞職事,亦極清簡,若尚以繁要為辭,自可別授秩崇而務少者。 今中外之臣,有年過于尚未得退,獨何人,得遂其願?然人皆求進,獨求退,尤可賢重。 臣所領官,無事不敢請對。 蒙陛下厚恩,苟有所見,不敢不言。 伏望聖恩,特垂察納。 ) 舉馬扌自代狀京兆府 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仆射兼戶部尚書馬扌。 右伏準建中元年正月五日製:常參官上後三日,舉一人自代者。 伏以近者京尹用人稍輕,所以市井之間,盜賊未斷;郊野之久,疲瘵尚多。 前件官文武兼資,寬猛得所,累更方鎮,皆有功能。 若以代臣,實為至當。 謹錄奏聞。 謹奏。 賀雨表 臣某言:臣聞聖人之德,與天地通,誠發於中,事應于外。 始聞其語,今見其真。 臣誠歡誠喜,頓首頓首。 伏以季夏以來,雨澤不降。 臣職司京邑,祈禱實頻,青天湛然,旱氣轉甚。 陛下憫茲黎庶,有事山川。 中使才出於九門,陰雲已垂于四野,龍神效職,雷雨應期。 嘉谷奮興,根葉肥潤,抽莖展穗,不失時宜。 人和年豐,莫大之慶。 微臣幸蒙寵任,獲睹殊祥,慶歡呼,倍于常品,無任踴躍之至。 謹奉表陳賀以聞。 賀太陽不虧狀 司天台奏今月一日太陽不虧。 右司天台奏:今日辰卯間,太陽合虧。 陛下敬畏天命,克己修身,誠發於中,災銷于上。 自卯及巳,當虧不虧。 雖隔陰雲,轉更明朗,比于常日,不覺有殊。 天且不違,慶孰為大?臣官忝京尹,親睹殊祥,欣感之誠,實倍常品。 謹奉狀賀以聞。 舉張正甫自代狀尚書兵部 通議大夫守右散騎常侍上柱國南陽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賜紫金魚袋張正甫。 右臣蒙恩除尚書兵部侍郎,伏準建中元年正月五日製:常參官上後三日,舉一人自代者。 前件官稟正直之性,懷剛毅之姿;嫉惡如仇讎,見善若饑渴;備更內外,灼有名聲;年齒未高,氣力逾勵;甘貧苦節,不愧神明,可謂古之老成,朝之碩德。 久處散地,實非所宜。 乞以代臣,以副公望。 袁州申使狀 使司牒州牒。 右自今月二日後,每奉公牒,牒尾「故牒」字皆為「謹牒」字,有異於常。 初不敢陳論,以為錯誤。 今既頻奉文牒,前後並同,在愈不勝戰懼之至。 伏乞仁恩,特令改就常式,以安下情。 國子監論新注學官牒 第10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韓愈集》
第1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