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源本國藩門下士,喜湘勇精鋭,疏言國藩有湘勇六千餘。 上信之。 始命國藩帥以援鄂。 國藩既得旨,大募湘勇,盡調孫詒所部將士,為東征計。 忠源撫皖,又馳疏調孫詒,以秉章奏留,乃止。 四年二月,粵匪上竄,國藩命羅澤南、李續賓防剿衡永郴桂,以固後路。 自將王鑫等水陸軍萬餘人東下。 三月,至岳州,遇賊,軍盡覆。 歸咎王鑫,將罪焉。 左宗棠言于秉章,力保全之。 使屯郴桂。 召羅澤南、李續賓還長沙,規進取。 國藩曰:湘勇恐不足以戰也。 宗棠曰:勁旅也,殺賊多矣。 奚不足!四月,孫詒署理寶慶府事。 國藩于七月整旅復東下,羅澤南、李續賓等,所向摧靡。 迭克岳州、武昌漢陽、蘄黃各城。 六月,粵逆復犯江西。 巡撫陳啟邁疏乞命孫詒率羅澤南往援。 秉章以孫詒方專郡,澤南業東下,奏覆。 十二月,國藩督師湖口,又敗績,武漢兩郡重陷。 國藩收拾潰卒,退屯九江。 羅澤南、李續賓以其間入江西,剿廣信饒州踞賊。 五年,戰于弋陽,大捷。 戰于信州,亦大捷。 廣饒一路告廓清。 俄以國藩命回軍武昌。 逆賊復狼奔豕突。 江西全局糜爛。 六年四月,廷旨命孫詒帶湘勇應援。 秉章以部曲已散于湖北江西各營,一時難以復集之言奏覆。 孫詒誠明強毅,知治體,習勤勞,又深得士民心。 楚省倚以為重。 僉不欲其遠違。 兩年前南昌之役,楚中稍有警報,即共引領望孫詒歸。 故他省奏調,大府體士民意,輒弗遣。 然其所練湘勇,旌旗遍天下,將才之被陶鑄成者,王鑫、羅澤南、李續賓其最著也。 澤南旋中炮死武昌城下。 李續賓挈其弟續宜接統全軍。 於是年十一月、再收武昌漢陽。 八年四月克九江,提兵皖疆,連下潛太桐舒四城。 十月初十日戰沒。 王鑫之於役郴桂也,恢復東安、郴州共十餘城。 軍麾直指粵東西界。 驅虺蝮而斃諸其穴。 六年九月,轉戰岳州劃除崇陽通城各劇賊。 七年,徇江西吉臨諸郡,禽草。 八月,棄諸軍長徂。 王開化、張運蘭、趙煥聯、楊虎臣繼之,戰功並卓卓著。 又有團長蕭啟江、蔣益澧、劉岳昭者。 啟江先隷羅澤南營,益澧隷王鑫營,岳昭又隷啟江營。 厥後均別將遏巨敵,為朝廷分一面憂。 自咸豐三年迨今,文則督撫而下,武則提鎮而下,自湘勇中來者,更仆未易悉數矣。 駱秉章疏薦孫詒云:湘軍樸勇敢戰,由該員辦團而起,豈虛語哉!然孫詒以湘勇故,幾覆其宗。 咸豐五年,逆首石達開寇江西。 甫至瑞州,榜曰:三百里內外有匿清江朱氏族屬一人者家駢誅。 導使逃及知其逃匿所在不報者亦然。 既抵清江,又勒邑人縛送孫詒親屬。 否則盡城屠。 蓋以其練勁旅,支柱東南,俾不得逞為憾也。 幸賊中有感孫詒忠義者,輾轉為緩頰,乃免于難。 然生產則以是蕩然矣。 ☆馮桂芬○校廬抗議自序 三代聖人之法,後人多疑為疏闊,疑為繁重,相率芟夷屏棄如弁麾敝屣,而就其所謂近功小利者,世更代改。 積今二千餘年,而蕩焉泯焉矣。 一二儒者欲挾空言以爭之,而勢恆不勝。 迨乎經歷世變,始知三代聖人之法,未嘗有此弊。 夫而後恍然于聖人之所以為聖人也。 試略舉數事言之。 以億萬人自養則有餘,以一人養千百人則不足。 觀于今日,奉軍國則民力竭,養兵勇則國力又竭。 而始知聖人兵農合一,車徒馬牛甲兵出自民間之法之善也。 取士何以始澤宮,射禦何以登六藝?觀于今日文臣不知兵,武士不曉事,而始知聖人文武不分之法之善也。 什而取不及一,視古為少,倍蓰而當一,視古轉多,觀于今日倍征無藝,而始知聖人百畝而徹之法之善也。 土宜出於地而無窮,遠物限于地而難致。 觀于今日運道阻,天空,而始知聖人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之法之善也。 食為民天,有食斯有民。 水為谷母,治田先治水。 觀于今日水利塞,稻田少,民受其饑,而始知聖人儘力溝洫之法之善也。 世之盛衰在吏治,治之隆污在人才。 觀于今日科目不得人,而始知聖人鄉舉裡選之法之善也。 郅治必先親睦,百行莫先孝弟。 觀于今日期功陌路,富貴貧賤不相恤,而始知聖人宗以族得民之法之善也。 廉遠堂高,箋疏有體,九重萬里,呼籲誰聞。 觀于今日諫諍設專官,民隱不上達,而始知聖人懸韶建鐸庶人傳語之法之善也。 權所屬,則末秩亦將逞志,用不膽,則中材不能無求。 觀于今日俸薄官貪,而始知聖人分田制祿之法之善也。 天下有億萬不齊之事端,古今無範圍不過之法律。 觀于今日則例猥瑣,案牘繁多,而始知聖人不鑄刑書之法之善也。 開邊拓土,石田不耕,長駕遠馭,鞭長莫及。 觀于今日夷患不已,而始知聖人守在四夷之法之善也。 術業以不專而疏,心思以不用而錮。 觀于今日器用苦窳,藉資夷裔,而始知聖人梓匠名官倉世氏之法之善也。 此類尚多,更仆難數。 第5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晚清文選》
第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