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余帷而延視兮,若流波之將瀾。 奮長袖以正衽兮,立躑躅而不安。 澹清靜其兮,性沈詳而不煩。 時容與以微動兮,志未可乎得原。 意似近而既遠兮,若將來而復旋。 褰余幬而請禦兮,願盡心之。 懷貞亮之清兮,卒與我兮相難。 陳嘉辭而云對兮,吐芬芳其若蘭。 精交接以來往兮,心凱康以樂歡。 神獨亨而未結兮,魂以無端。 含然諾其不分兮,喟揚音而哀嘆。 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於是搖飾,鳴玉鸞,整衣服,斂容顏。 顧女師,命太傅。 歡情未接,將辭而去,遷延引身,不可親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 目略微眄,精彩相授,志態橫出,不可勝記。 意離未絶,神心怖覆,禮不遑訖,辭不及究,原假須臾,神女稱遽。 徊腸傷氣,顛倒失據。 ウ然而暝,忽不知處。 情獨私懷,誰者可語。 惆悵垂涕,求之至曙。 登徒子好色賦並序 ※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閒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願王勿與出入後宮。 王以登徒子之言問宋玉。 玉曰:體貌閒麗,所受於天也。 口多微辭,所學於師也。 至於好色,臣無有也。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說乎?有說則止,無說則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裡;臣裡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 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然此女登牆臣三年,至今未許也。 登徒子則不然。 其妻蓬頭攣耳,唇歷齒。 旁行踽僂,又疥且痔。 登徒子悅之,使有五子。 王孰察之,誰為好色者矣。 是時,秦章華大夫在側,因進而稱曰:今夫宋玉盛稱鄰之女,以為美色。 愚亂之邪臣,自以為守德,謂不如彼矣。 且夫南楚窮巷之妾,焉足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雲也。 王曰:試為寡人說之。 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遠遊,周覽九土,足歷五都。 出咸陽,熙邯鄲從容鄭、衛、溱、洧、之間。 是時,向春之末,迎夏之陽,喈喈,群女出桑。 此郊之姝,華色含光,體美容冶,不待飾裝。 臣觀其麗者,因稱詩曰:遵大路兮攬子祛,贈以芳華辭甚妙。 於是處子若有望而不來,忽若有來而不見。 意密體疏,俯仰異觀,含喜微笑,竊視流眄。 復稱詩曰:寤春風兮發鮮榮,齋俟兮惠音聲,贈我如此兮,不如無生。 因遷延而辭避,蓋徒以微辭相感動,精神相依憑。 目欲其顏,心顧其義,揚詩守禮,終不過差,故足稱也。 於是楚王稱善,宋玉遂不退。 洛神賦並序 ※曹子建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其辭曰: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 背伊闕,越に轅。 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 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岩之畔。 乃援禦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禦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原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衤農纖得衷,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芳澤無加,鉛華弗禦。 雲髻峨峨,修眉聯娟。 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瑰姿艷逸,儀靜體閒。 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蔭桂旗。 攘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餘情悅其淑美兮,心振盪而不怡。 無良媒以接忄兮,微波而通辭。 原誠素之先達兮,解玉珮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 抗瓊弟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 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 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傍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 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眾靈雜Ш,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採明珠,或拾翠羽。 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 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 揚輕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 體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 動無常則,若危若安。 進止難期,若往若還。 轉眄流精,光潤玉顏。 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令我亡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 馮夷鳴鼓,女媧清歌。 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 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 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於是越北,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 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悼良會之永絶兮,哀一逝而異鄉。 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 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第4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昭明文選》
第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