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曰:琴德,不可測兮。 體清心遠,邈難極兮。 良質美手,遇今世兮。 紛綸翕響,冠眾藝兮。 識音者希,孰能珍兮?能盡雅琴,唯至人兮! 笙賦 ※潘安仁 河汾之寶,有曲沃之懸匏焉。 鄒魯之珍,有汶陽之孤筱焉。 若乃綿蔓紛敷之麗,浸潤靈液之滋,隅隈夷險之勢,禽鳥翔集之嬉,固眾作者之所詳,余可得而略之也。 徒觀其製器也,則審洪纖,面短長,戾刂生竿,裁熟簧,設宮分羽,經徵列商,泄之反謐,厭焉乃揚。 管攢羅而表列,音要妙而含清。 各守一以司應,統大魁以為笙。 基黃鍾以舉韻,望鳳儀以擢形。 寫皇翼以插羽,摹鸞音以厲聲。 如鳥斯企,歧歧。 明珠在朱,若銜若垂。 過內闢,餘簫外逶,駢田犭葛扌麗,甲鰈參差。 於是乃有始泰終約,前榮後悴,激憤於今賤,永懷乎故貴。 眾滿堂而飲酒,獨向隅以掩淚。 援鳴笙而將吹,先け噦以理氣。 初雍容以安暇,中佛鬱以怫忄胃,終嵬峨以蹇愕,又颯Ш而繁沸。 罔浪孟以惆悵,若欲絶而復肆。 忄劉檄糴以奔邀,似將放而中匱。 愀愴惻氵或,虺к煜熠,淫汜艷,曄岌岌。 或桉衍夷靡,或竦踴剽急,或既往不反,或已出復入,徘徊布,渙衍葺襲。 舞既蹈而中輟,節將撫而弗及。 樂聲發而盡室歡,悲音奏而列坐泣。 扌爾纖翮以震幽簧,越上而通下管。 應吹翕以往來,隨抑揚以虛滿。 勃慷慨以そ亮,顧躊躇以舒緩。 輟張女之哀彈,流廣陵之名散,詠《園桃》之夭夭,歌《棗下》之纂纂。 歌曰: 棗下纂纂,朱實離離,宛其落矣,化為枯枝。 人生不能行樂,死何以虛謚為? 爾乃引飛龍,鳴鷄,雙鴻翔,白鶴飛。 子喬輕舉,明君懷歸,荊王喟其長吟,楚妃嘆而增悲。 夫其淒戾辛酸,嚶嚶關關,若離鴻之鳴子也。 含胡單諧,雍雍喈喈,若群雛之從母也。 鬱捋劫悟,泓宏融裔,哇咬嘲哲,一何察惠!訣厲悄切,又何磬折! 若夫時陽初暖,臨川送離,酒酣徒擾,樂闋日移,疏客始闌,主人微疲。 弛弦韜,徹塤屏篪。 爾乃促中筵,攜友生,解嚴顏,擢幽情。 披黃包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酃。 光歧儼其偕列,雙鳳嘈以和鳴。 晉野悚而投琴,況齊瑟與秦箏。 新聲變曲,奇韻橫逸,縈纏歌鼓,網羅鍾律,爛熠以放艷,鬱蓬勃以氣出。 秋風詠於燕路,天光重乎朝日。 大不逾宮,細不過羽。 唱發章夏,導揚韶武。 協和陳宋,混一齊楚。 邇不逼而遠無攜,聲成文而節有敘。 彼政有失得,而化以醇薄,樂所以移風於善,亦所以易俗於惡。 故絲竹之器未改,而桑濮之流已作。 惟簧也,能研群聲之清;以惟笙也,能總眾清之林。 衛無所措其邪,鄭無所容其淫,非天下之和樂,不易之德音,其孰能與於此乎? 嘯賦 ※成公子安 逸群公子,體奇好異,傲世忘榮,絶棄人事。 希高慕古,長想遠思。 將登箕山以抗節,浮滄海以游志。 於是延友生,集同好。 精性命之至機,研道德之玄奧。 愍流俗之未悟,獨超然而先覺。 狹世路之厄僻,仰天衢而高蹈。 邈誇俗而遺身,乃慷慨而長嘯。 于時曜婁俄景,流光汜。 逍遙攜手,踟朱步趾。 發妙聲於丹唇,激哀音於皓齒。 響抑揚而潛轉,氣沖鬱而起。 協黃宮於清角,雜商羽於流徵。 飄遊雲於泰清,集長風乎萬裡。 曲既終而響絶,遺餘玩而未已。 良自然之至音,非絲竹之所擬。 是故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禦氣。 動唇有曲,發口成音,觸類感物,因歌隨吟。 大而不ㄜ,細而不沈。 清激切於竽笙,優潤和於瑟琴。 玄妙足以通神悟靈,精征足以窮幽測深。 收激楚之哀荒,節北里之奢淫。 濟洪災於炎旱,反亢陽於重陰。 唱引萬變,曲用無方。 和樂怡懌,悲傷摧藏。 時幽散而將絶,中矯厲而慨慷。 徐婉約而優遊,紛繁鶩而激揚。 情既思而能反,心雖哀而不傷。 總八音之至和,固極樂而無荒。 若乃登高台以臨遠,披文軒而騁望。 喟仰而抗首,嘈長引而そ亮。 或舒肆而自反,或徘徊而復放。 或冉弱而柔撓,或澎濞而奔壯。 橫鬱鳴而滔涸,冽飄眇而清昶。 逸氣奮湧,繽紛交錯。 列列揚,啾啾響作。 奏胡馬之長思,向寒風乎北朔。 又似雁之將雛,群鳴號乎沙漠。 故能因形創聲,隨事造曲。 應物無窮,機發響速。 怫鬱沖流,參譚雲屬。 若離若合,將絶復續。 飛廉鼓於幽隧,猛虎應於中谷。 南箕動於穹蒼,清振乎喬木。 散滯積而播揚,蕩埃藹之溷濁。 變陰陽之至和,移淫風之穢俗。 若乃游崇崗,陵景山。 臨岩側,望流川,坐盤石,漱清泉,藉皋蘭之猗靡,蔭竹之蟬。 乃吟詠而發散,聲駱驛而響連。 舒蓄思之悱憤,奮久結之纏綿。 心滌蕩而無累,志離俗而飄然。 若夫假象金革,擬則陶匏。 眾聲繁奏,若笳若簫。 崩良震隱,訇蓋聊嘈,發徵則隆冬熙蒸,騁羽則嚴霜夏凋,動商則秋霖春降,奏角則谷風鳴條。 音均不恆,曲無定製。 行而不流,止而不滯。 隨口吻而發揚,假芳氣而遠逝。 音要妙而流響,聲激翟而清厲。 信自然之極麗,羌殊尤而絶世。 越韶、夏與咸池,何徒取異乎鄭、衛! 于時綿駒結舌而喪精,王豹杜口而失色。 虞公輟聲而止歌,甯子檢手而嘆息。 鍾期棄琴而改聽,孔父忘味而不食。 百獸率舞而足,鳳皇來儀而拊翼。 乃知長嘯之奇妙,蓋亦音聲之至極。 ●卷十九·賦癸 ◎情 高唐賦》並序 ※宋玉 第4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昭明文選》
第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