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所謂《十六朝紀》,不知撰次者為何許人?而乃遽張訛偽,掇拾怨讒。 一則曰亻宗走馬試劍,謀勇著聞,常在廢君左右用事;二則曰密約繼祖母王太妃,以救火為名,令兵入宮;甚至謂綁縛廢君,投之烈焰。 嘻,此豈人理之所可有者乎!復有登萊巡撫袁可立、侍郎畢自嚴諸人之疏,至以媾倭等語,大加詆誣。 夫以穆莊王之聰明仁孝,素有令聞,留心經術,不學武事;而謂之走馬試劍。 自際昏亂,弟死讒口,屏處危懍,莫保朝夕;而謂之常在左右。 金墉十年,內外隔絶,圜門棘戶,穴通飲食;而謂之密約祖妃。 其虛罔謬,固已極矣。 而當廢君之在位也,戮太妃之父,竄太妃之母,奪太妃懷中八歲之兒而殺之。 廢君之與太妃,非特子道已絶,亦太妃父母之仇也。 然而終使昌邑、山陽得以自全於放廢之日者,實賴我穆莊王泣涕,上以寬太妃,下以救群臣,以克盡乎保護之道也。 居則贍其衣食,病則濟以醫藥,矜恤之誼,始終不替。 故光海君癸亥三月見廢,至辛巳七月以天年終,葬以壬午,禮官供祭祀,恩禮之厚,無愧古昔。 彼投焰等語,又何誣妄之太甚耶?至于媾倭一款,尤萬萬無理。 日本即小邦先世之深仇,而隔海之外種也。 雖強弱不敵,姑與之覊縻,而既是我之仇邦,又非我之匹偶。 今以童儒之獃亻台隷之賤,若指之為婿于倭,則亦必駭然而憤,怫然而怒。 矧以王室之親,貴介之尊,寧有忍事忘恥,結秦晉于異類之理哉?穆莊王妃,即昭敬王朝宰臣領敦寧府事韓復謙之女。 王之在邸,以禮委禽,及至癸亥,進主中壺,與王同受天子誥命冠服。 而其氏族之詳,亦既具于當時請封之奏。 臣不知登撫諸人,何所征據而作此不倫之語,至上誣天子也。 伊時遼陽既閡,登海初開,中朝聲息之流布于小邦者,只是江東毛鎮一路而已;小邦情實之得達于中朝者,亦只有江東毛鎮一路而已。 文龍方且佔據一島,積貨自衛,飾功行賄,西面而邀勛爵,憑威肆喝,東向而責饋餉,首尾將十年矣。 及其驕虐日肆,意欲無厭,或依散低貨,而勒取貂參;或多縱黠校,而盡括民產;或誘斬邊民,而虛充首級。 西圉騷然,若在塗炭。 穆莊王既纘序,知民不堪,義責常切。 彼不悛改。 祗益嫌釁。 而小邦之所以受懟于文龍者,有不可以一二計。 則文龍之巧作蜚語,肆然構誣于廢興之際者,又豈可量哉!因此而督撫有奏,因此而禮部有疏,始則以無罪見疑而為憂,終則以至冤將伸而為幸。 上自先太妃,下至百官民庶。 悉舉廢君淫暴無道、攵倫亂紀之罪,先穆莊王寬仁孝順、天與人歸之狀,或直奏于天子,或呈申于當路。 文龍亦反前說,更上題本。 及其事實悉暴,誣冤大伸,明朝乃于天啟乙丑歲遣太監胡良輔等許準封典,仍賜誥命;丙寅,又遣翰林院編修姜曰廣等來頒詔敕,兼以錫賚,恩綸氵存疊,昭雪無餘,則環東土數千里,亦既脫離覆盆,而獲見天日矣。 不料閲曆數紀之後,興亡百變之餘,尚有一種傳訛,未盡除于私相記載之中者也。 夫末俗多陂,流言易訛,斯固叔季之通患,而齊東之人或未悉于秦雍,交南之事多不詳于燕代,則草野之所紀述,稗家之所論著,容亦有此孟浪之失矣。 至于任當日之記注,執當日之簡策,考證有據,聞見亦該,想不至于顛倒紕繆如野史者。 而倘或溺于傳說,眩于去取,以之而布諸天下,以之而傳于後代,其將為先祖九地之冤,小邦百世之痛者,為何如哉? 今臣仄聞天朝方修明朝史書,其于傳信紀實之際,必有以正訛厘舛,以成一代之正史。 小邦呼籲,此正其時。 茲專差陪臣福善君李冉、議政府參贊鄭哲等,畢陳卑悃,仰瀆天聰,伏乞皇上特命修史諸臣細考明朝行查始末及小邦前後申奏,刪除詿誤,快許湔雪,以示勸懲,以裁成永世之令典。 仍將印本宣賜小邦,則非但小邦今日君臣受恩銜結,糜粉是期,抑臣之先祖、先父亦將感位於冥冥之中矣。 臣不勝大願,謹具奏聞。 ◎特賜謚 本朝最重易名之典,官至尚書大學士乃得賜謚。 近惟翰林院掌院學士喇沙裡公以講筵舊勞,又勤王事以死,特贈禮部尚書,謚文敏;掌院學士葉公方藹以講筵舊勞,特加禮部尚書,尋遷刑部侍郎,仍帶掌院學士,加禮書舊銜,卒亦謚文敏;掌詹學士沈公荃亦以講筵舊勞,加禮部侍郎,仍掌府事,卒謚文恪。 皆異數,非常例也。 ◎謚典 古易名之典,太常博士議之,吏部考功奏行之;有未允者,所司駁之,其重如此,明掌于禮部,本朝則內閣典籍司之,每一人擬八謚或六謚以上,內閣閣臣擇其三四進呈禦覽,欽定其一。 ◎琉球世纘圖 琉球國,或雲流求,或雲留求,自元已前不通中國,明洪武五年中山王察度始遣使入貢,入本朝為屬國,職貢不絶。 然紀載諸書,不詳其世次。 予門人汪翰林舟次揖使琉球歸,作《中山沿革志》進呈禦覽。 雲世系沿革,彼國有厲禁,秘不以告。 多方購得琉球《世纘圖》一卷,今譯者以漢文釋之。 知其國自南宋始稱王,元延間國分為三中山、山南、山北。 明宣德時,復合為一明初,山南王承察度、山北王帕尼芝亦遣使入貢受封。 自宋及今,代已四易,所謂姓歡斯者無據;謂皆尚姓者,亦非也。 《世纘圖》載之如左: 第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池北偶談》
第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