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宗教改革的爭論開始在德國發生的時候,羅馬教會權威就是處於這種傾頓狀態。 該爭論不旋趣間就傳播到歐洲各地。 新教義到處大受歡迎。 傳播這新教義者,以一般人攻擊既定權威時所常具的那樣熱烈奮發精神,從事宣傳。 就其他方面說,新教教師,也許不比許多擁護舊教的牧師們更有學識,但大體上,他們對於宗教的掌故似乎比較熟悉,也比較知道舊教權威所由樹立的思想體系的起源與沿革,所以在一切論爭上,他們總占優勢。 他們的態度是嚴肅的,普通人民把他們循規蹈矩的行動,和自己大多數牧師們的浪漫生活對照起來,就分外覺得他們可敬了。 加之,博取名望及吸收信徒的種種技術,這股新教教師,都比其反對者高明得多,反對者為教會的驕子,自視不凡,他們現這些為無所用的技術,早把其拋在腦後。 新教義的理論,使某些人歡喜它;新教義的新奇,使很多人歡喜它;新教對舊教牧師們的憎惡和輕侮,使更多的人歡喜它。 不過,使最大多數人民歡喜它的,還是宣傳新教義者到處諄諄教誨這教義的雄辯,那有時雖不免流於粗野下流,然而是熱誠的、熱情的、狂熱的雄辯。 新教義的成功,幾乎到處都是極大的。 當時與羅馬教皇宮廷發生齟齬的君主,一憑著這教義,就不難把自己領域內的教會顛覆下來;教會是失了下級人民的尊敬和崇拜的,大抵都不能有所反抗。 德意志北部有若幹小君主,因一向受羅馬教皇宮廷輕視,曾有些對不起他們的地方,因此,他們就在自己領土內進行宗教改革。 克雷蒂恩二世及阿普索大主教特諾爾的暴虐無道,使卡斯塔瓦斯?瓦薩能夠把他們逐出瑞典;教皇要袒護這暴君及主教,所以卡斯塔瓦斯?瓦薩在瑞典進行宗教改革,並未發現什麼困難。 往後,雷蒂恩二世又在丹麥被廢,因其行為不改,也象在瑞典時招人厭根。 但教皇還是袒護他;於是繼登王位的霍斯泰恩的徘勒德烈為報複教皇,仿卡斯塔瓦斯?瓦薩的前例實行宗教改革。 柏恩與久里克政府,原是和教皇無特別爭執的,但因少數牧師一時的越軌行為,以致這兩地方人民憎惡輕視其全階級;在這種事故發生不久,宗教改革就極容易在這兩個地方完成了。 第59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富論》
第5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