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爺,跟定惡奴忙邁步,進了賊人的廣梁門。 大人舉目留神看:裏邊的款式不同尋。 十間廂房分左右,正當中,安着屏風四扇門。 清官爺,跟定王三又往裡走,進了二門細留神:五間大廳正迎面,漢白玉的台階恰似銀。 再往裡瞧看不見,不知道,後面的房子淺與深。 王三兒,不肯把大人朝後帶,大廳的東邊有個角門,一直穿過又往東去,另有座,小小的書房可愛人。 門上貼著一副對,字字行行寫得更真,左邊寫:「懶去朝中登金闕」,右邊是:「逍遙林下勝朝臣」,橫批是:「萬古長春」四個字。 門裡面,奇花異草栽滿盆。 劉大人還未將門進,淨街王三把話云:「你在此處等一等,我進書房去見主人。 」清官答應說「知道」,王三邁步就翻身。 劉大人,在門外又朝裡看:天棚搭在半天雲。 只聽裏邊雀鳥哨,「咭溜扎校」各樣的音。 清官爺,門外正觀還未盡,忽聽那,進內的家奴把話云。 劉大人正在外面觀看,忽聽那方纔進去的惡奴王三開言,說:「小的奉爺之命,把那個客人叫進來咧,現在書房門外。 」 雁過拔毛趙通,聞聽淨街王三之言,說:「叫他進來罷。 既然來到我家咧,盡自在外邊發會子愣,也當不了,難道說還跑了你不成嗎?」劉大人在外面聞趙通之話,腹內說:「罷了,罷了,我劉某今日可入了虎穴龍潭咧。 講不起仗我這三寸不爛之舌,拚他一拚,再作定奪。 」 清官在外面正然思想,一抬頭,瞧見惡奴王三,打裡面走出,來到了劉大人的跟前站住,說:「客官,我家主人叫進去呢。 小心着點。 」劉大人答應,一同王三來至書房門首,上台階進門檻,走至惡奴趙通的跟前,煞住腳步站住。 列公:羅鍋子劉大人按天星下界,乃是咱大清國的臣宰,焉肯與惡人行禮?清官爺故裝愚魯之相,把手望惡人一拱手,說:「官長在上:我買賣人行禮了。 」兩邊豪奴們聞聽劉大人之言,一齊斷喝,說:「口歹!還不跪下嗎?見了我家老爺,擅稱買賣人,不跪下,就當將你腿打折!」雁過拔毛趙通在上面一聲斷喝,說:「明明你們把他當作是誰,叫他跪下?他乃是江寧府台大人,民之公祖,如何叫他下跪?快些看一個座來!」 這下人答應一聲,拿過一張椅子,放在下面。 清官爺把手向惡人又拱了一拱,說:「買賣人謝坐了。 」說罷,他老人家一屁股就坐在椅子的上面。 惡人趙通在上面開言。 趙通上面開言叫:「劉知府留神要你聽:咱們倆,打破鼻子說亮話,你的來意我盡明。 必定是,假扮客人來私訪,倒要你,實說這件事情。 聞名你難纏露着拐,巡撫的跟前你拉硬弓。 又聽你,上元縣的北關將人命斷,訪白氏,假扮玄門的老道公。 二次私訪拿過徐五,滲金頭江二,也入了打籠。 又聽你,假裝城隍把姑子審,金寡婦叫你,也治了一個苦情。 難為你,這一道的想頭真不小,竟敢在我家來訪事情!倒要你實說這件事,倘有花言,想出我的門檻萬不能!大爺如何認得你?多虧我的管家人一名:姓陳名叫陳三恍,『喪門神』就是他外號名。 皆因他,常上江寧去討帳,時常見過你的尊容。 快些當面說實話,咱倆倒留下個好交情。 」劉大人聞聽前後的話,不由心中吃一驚。 故意慌忙來站起,說“長官留神在上聽:吾乃真是經商客,豈可錯認是知府公?同名同姓常常有,廣有同貌與同宗。 既蒙呼喚我在下,不知道,官長有何事情?吩咐明白我遵命,要是無事,在下的還要趕途程。 ”趙通正要把無名起,忽見那,門外進來人一名。 第六十四回 陳大勇快馬搬救 趙通正要動怒,忽見他的管家陳三恍走進來咧,說:「大爺不用動氣,等我問他。 」說罷,來至劉大人的面前站住,眼望清官,講話說:“劉知府,我們家大爺焉能認得你是官府? 所以方纔在沙河驛的村上,取討些帳目,一見,我就認得你。 再者,我們大爺既然把你叫了來咧,就當實說,咱們倒留下好交情。 大料我們趙宅,也不玷辱於你。 ” 劉大人聞聽陳三恍這個話,說:「君子不要錯認了人,我若是知府,焉肯自尋死路?」陳三恍說:「劉羅鍋子,你特也不知好歹。 我和你善講呢,你也不肯實說,你是不見親喪不下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你想一想:是打着好是不打着好?」清官爺說:「君子,我要是知府,好應知府。 我本是一個客商,從貴處路過,叫我說什麼?」趙通在上面開言,說:「陳管家,那麼大工夫和他細說!管他是不是呢,暫且將他留在這裡,鎖在空房之中,等到半夜裡將他殺了,就完了事咧。 何必望他自磨牙呢!」陳三恍聞聽惡人趙通之言,說:「倒也罷了。 」 陳三恍,聞聽家主一席話,說「就是如此這般行。 」 吩咐兩邊「快動手,將他鎖在空房中!」眾多豪奴齊答應,一個個,似虎如狼往上行。 大夥圍住清廉客,一齊動手上綁繩。 穿門過戶朝後走,不多時,來至後院空房中。 慌忙把劉大人推進去,扣上釕銱用鎖封。 一群惡奴才朝前走,到書房,趙通的跟前把話稟明。 惡人聞聽豪奴的話,眼望着,喪門神把話明,說道是:「今日雖然將他治住,咱們倆商量,拿一個主意然後行。 但雖然,認準他是劉知府,假扮前來訪事情。 」陳三恍聞聽說:“不錯,千真萬真是劉墉。 他的那,形容相貌我認明,誰不曉,北京城中大有名!本是皇后的干殿下,劉統勛的第三子,家住在山東。 第9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劉公案》
第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