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道:「今日眾將英雄可喜。 」且說李興霸逃脫重圍,慌忙疾走。 李興霸乃四聖之數,怎逃此厄?猙獰正行,飄然落在一山。 道人見坐騎落下,滾鞍下地,倚松靠右。 少憩片時,尋思良久:「吾在九龍島修煉多年,豈料在西岐有失。 愧回海島,羞見道中朋友。 如今且往朝歌城中去,與聞道兄共議報今日之恨也。 」方欲起身,只聽得山上有唱道情而來。 道人回頭一 看,原來是一道童: 「天遣還玄得做仙,做仙隨處□左」者「右」見“青天;此言勿謂吾狂妄,得意回 時合自然。 “ 話說那道童唱着行來,見興霸打稽首道:「道友請了!」興霸答禮。 道童曰:「老師那一座名山?何處洞府?」興霸曰:「吾乃九龍島氣士李興霸。 只因助張桂芳伐西岐失利,在此少坐片時,道童你往那裡來?」道童大喜道:“這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我不是別人,我乃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徒弟木吒是也。 奉師命往西岐去,投師叔姜子 牙門下,立功滅紂。 我臨行時,吾師曾說你要遇著李興霸,捉他西岐去見子牙為贄見。 豈知恰恰遇你?「李興霸大笑:」好孽障!焉敢欺吾太甚!「提□左」金「右」間「劈頭就打,木吒執劍急架忙迎。 劍□左」金「右」間“相交,怎見得?九宮山大戰: 這一個輕移道步,那一個急轉麻鞋;輕移道步,撒五把純鋼出鞘;急轉麻鞋,曳兩股寶劍離匣。 劍來□左「金」右「間」架,目前斜刺一團花;劍去□左「金」右「間」 迎,腦後千塊寒霧滾。 一個是肉身成聖,木吒多威武?一個是靈霄殿上,神將逞英雄。 些兒眼慢,目下皮肉不完全;倏爾手鬆,眼前屍骸分兩段。 話說木吒大戰李興霸,木吒背上寶劍兩口,名曰:「吳鈎。 」此劍乃是幹將莫邪之流,分有雌雄。 木吒把左肩一搖,那雄劍起去,橫在空中,磨了一磨,可憐李興霸: 千年修煉全無用,血染衣襟在九宮。 木吒將興霸屍骸掩了,借土遁往西岐來。 進城至相府,門官通報:「有一道童求見。 」 子牙命請來。 木吒至殿來下拜,子牙問曰:「那裡來的?」金吒在旁言曰:「此是弟子兄弟木吒,在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門下。 」子牙曰:「兄弟叄人,濟佐明主,簡編萬年史冊,傳揚不朽,西岐日盛。 」話說聞太師在朝歌執掌大小柄事,其實有條有法。 話說汜水關榮報入太師府,聞太師拆開一看,拍案大呼曰:「道兄!你卻為著何事,死於非命?吾乃位極人臣,受國恩如同泰山。 只因國事艱難,使我不敢擅離此地。 今見此報,使吾痛入骨髓。 」忙傳令點鼓聚將。 只見銀安殿叄通鼓響,一干眾將,參謁太師。 太師曰:“前日吾邀九龍島四 友,協助張桂芳,不料死了叄位,風林陣亡。 令與諸將共議,誰為國家輔張桂芳?破西岐走一遭?「言未畢,左軍上將軍魯雄,年紀高大,上殿曰:」末將願往。 「聞太師看時,左軍上將軍魯雄,蒼髯皓首上殿。 太師曰:」老將軍年紀高大,猶恐不足成功。 「魯雄笑曰:」太師在上,張桂芳雖少年當道,用兵特強,只知己能,恃胸中秘術。 風林乃匹夫之才,故此有失身之禍。 為將行兵,先察天時,後觀地利,中曉人和。 用之以文,濟之以武,守之以靜,發之以動。 亡而能存,死而能生,弱而能強,柔而能剛,危而能安,禍而能福,機變不測,決勝千里,自天之上,由地之下,無所不知,十萬之眾,無有不力,範圍曲成,各極其妙。 定自然之理,決勝負之機;神運用之權,藏不窮之智,此乃為將之道也。 末將一去,定要成功。 再副一二參軍,大事自可走矣。 「太師聞言,魯雄雖老,似有將才,況是忠心。 欲點參軍,必得見機明辨的方去得,不若令費仲、尤渾前去,方可。 忙傳令命費仲、尤渾為參軍。 軍政司將二臣領至殿前,費仲、尤渾見太師行禮畢,太師曰:」方今張桂芳失機,風林陣亡,魯雄協助,少二名參軍。 老夫將二位大夫,為參贊機務,征西岐。 旋師之日,其功莫大。 「費、尤聽罷,魂魄潛消,忙稟道:」太師在上,職任文宮,不諸武事,恐誤國家重務。 「太師曰:」二位有隨機應變之才,通達時務之智;可以參贊軍機,以襄魯將軍不違,總是為朝廷出力,況如今國事艱難,當得輔君為國,豈可彼此推諉?“左右取參軍印來,費、尤二人落在圈套之中。 只得掛印,簪花遞酒,太師發銅符,點人馬五萬,協助張桂芳。 有詩為證: 「魯雄報國寸心丹,費仲尤渾心膽寒;夏月行兵難住馬,一籠火傘罩征鞍。 只因國祚生離亂,致有妖氛起禍端;台造封神將已備,子牙冰凍絶讒奸。 」 話說魯雄擇吉日祭寶纛,殺牛宰馬,不日起兵。 魯雄辭過聞太師,放炮起兵。 此時夏末秋初,天氣酷暑,叄軍鐵甲單衣,好難走,馬軍雨汗長流,步卒人人喘息,好熱天氣。 叄軍一路行來,怎見得好熱? 萬裡乾坤似火龍,一輪火傘照當中;四野無雲風盡息,八方有熱氣升空。 高山頂上,大海波中;高山頂上,只曬得石裂灰飛;大海波中,只蒸得波翻浪滾。 杯中棲鳥,曬脫翎毛,莫想騰空展翅;水底游魚,蒸翻鱗甲,怎得弄士鑽泥。 只哂得磚如燒紅鍋底熱,便是鐵石人身也汗流。 叄軍一路上,盔滾滾撞天銀磬,甲層層蓋地兵山,軍行如驟雨,馬跳似歡龍;閃翻銀葉甲,撥轉皂雕弓。 正是:喊聲振動山和澤,天地乾坤似火籠。 第10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封神演義》
第1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