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把黃老將軍傢俬,都打點上車,就放一把火燒將起來,兩邊來報:「糧草堆火起。 」眾人齊上馬出關,黃滾叫苦,我中了這夥強盜的計了。 黃明曰:「老將軍實對你講,紂王無道,武王乃仁明聖德之音,我們此去,借兵報讎,你去就去,你不去,便是催督不完。 燒了倉廠,已絶糧草。 到了朝歌,難逃一死,總不如一同歸武王,此為上策。 」黃滾沉吟長籲曰:「臣非縱子不忠,奈眾口難調,老臣七世忠良,今為叛亡之士。 」望朝歌拜了八拜,將五十六個帥印,掛在銀安殿。 老將軍點兵叄千,共家將等人合有四千餘人,救滅火光,離了界牌關。 有詩為證: 「黃明周紀顯奇才,設計施謀出界牌;誰知汜水關難過,怎脫天羅地網災。 余化通玄多奧妙,法施異寶捉將來;不是哪吒相接引,焉得君臣破鹿台。 」 話說黃滾同眾人並馬而行,黃滾曰:“黃明!我兒你為吾子不是為他,是害了我一門忠義。 界牌關外,雖然即是西岐,那個不妨,則此八十里至汜水關,守關者,乃是韓榮麾下一 將余化。 此人乃左道之士,人稱他七首將軍。 此人道法通玄,旗開拱手,馬到成功。 坐下火眼金睛獸,用方天戟。 我們一到,料是個個被擒,決難逃脫。 我若解你往朝歌去,尚留我老身一命,今日一同至此,真是荊山失火,石玉俱焚。 此正天數難逃,吾命所該。 又見七歲孫兒在馬上啼哭,又添慘切。 「不覺失聲嘆曰:」我等遭此縲,你得何罪於天地,也逢此誅身之厄。 「黃滾一路上不絶口嘆息。 不覺行至汜水關,安下人馬,紮了轅門。 卻說韓榮探馬報到:」黃滾同武成王反出界牌關,其至關前紮營。 「韓榮聽罷,低首自思:」黃老將軍,你官居總帥,位極人臣,為何縱子反商,不諳事體,其實可笑。 「命左右:」擂鼓聚將。 「並聽用諸軍參謁畢,韓榮曰:」黃滾縱子造反,其至此地,須商議仔細酌量。 「眾將領命,韓榮調人馬阻塞咽喉,按下不表。 且說黃滾坐在帳裡,看看兩邊子孫,點首曰:」今日齊齊整整,兩傍侍立,明日不知先少誰人?「眾人聽著,各有不忿之意。 且說次日餘化領命,布開人馬,到軍前搦戰。 營門官報入,黃滾問:」你們誰去走走?「只見黃飛虎曰:」孩兒前去。 “上了五色神牛,提到手,催騎向前,見一將生的怪形容,怎見得? 臉似涂金須紅,一雙怪眼鍍金瞳;虎皮袍襯連環鎧,玉帶束寶現玲瓏。 授玄功無比賽,人稱七首是飛熊;翠藍上書名字,余化先行手到功。 話說余化一馬向前,此人自不曾會武成王,見來將儀容異相,五綹長髯,飄揚腦後,丹鳳眼,臥蠶眉,提金鏨,提蘆,坐五色神牛。 余化問曰:「來者何人?」武成王答曰:「吾乃武成王黃飛虎是也。 今紂王失政,棄紂歸周,汝乃何人?」余化答曰:「末將未會大王尊顏;大王乃成湯社稷之臣,若論滿朝富貴,盡出黃門,何事不足而作反叛之人?」飛虎曰:“將軍之言雖是,各有衷懷,一言難盡。 即以君臣之道而論,古云:「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普天下盡知紂王無道,羞於為臣。 今又亂倫敗德,污紀綱;殘賊仁義,不恤士民。 天下諸侯皆知有岐周矣!叄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 可見天命所歸,豈是人力?吾今止藉此關一往,望將軍容納,不才感德無涯。 「余化嘆曰:」大王此言差矣!末將把守關隘,以盡臣節,大王不反,末將自當遠迎。 大王今系叛亡,末將與大王成為敵國,豈肯放大王出關之理!大王難道此理也不知?我勸大王請速下戰騎,俟末將關主解往朝歌,請旨定奪。 百官自有本章保奏,念大王平日之功,以赦叛王之罪,或未可知。 若想善出此關,大王乃緣木求魚,非徙無益,而又害之也。 「飛虎曰:」五關已出有四,豈在汝這汜水關,敢出言無狀,放馬來與你見個雄雄!“飛虎舉直取,余化畫戟相迎。 二獸相交,戟並舉,一場大戰。 二將陣前勢無比,立見輸贏定生死;狻猊擺尾鬥麒麟,卻似蒼龍攪海水。 長蕩蕩蟒翻身,擺動金錢豹子尾;將軍惡戰不尋常,不至敗亡心不止。 話說武成王展放鋼,使得性發,似一條銀蟒,裹住余化。 只殺的他馬仰人翻,余化掩一 戟就走。 飛虎趕來追至兩箭之地,余化掛住畫戟,揭起戰袍,囊中取出一,名曰:「戮魂。 」此物是蓬萊島一氣仙人傳授,乃左道旁門之術。 望空中一舉,數道黑氣,把飛虎罩住,平空□左提「手」右「零」去了。 望轅門下,眾士卒將武成王拿了。 余化掌得勝鼓回府。 旗門小校飛報守將韓榮。 曰:「余將軍今日已捉反臣黃飛虎聽令。 」韓榮傳令:「推來。 」眾士卒將飛虎推至檐前,飛虎立而不跪。 榮曰:「朝廷何事虧你,一旦造反?」飛虎笑曰:「似足下坐守關隘,自謂威武,不過狐假虎威,借天子之威福,以彈壓此一方耳。 豈知朝政得失,禍亂之由,君臣乖違之故,我今既被你所獲,無非一死而已,何必多言?」韓榮曰:「吾既守此關隘,擒拿叛逆,不過盡吾職守,吾亦不與你辯。 且送囹圄監候,餘黨盡獲起解。 」且說黃滾在營中聞報,說:「飛虎被擒。 」黃滾嘆曰:「畜生你不聽為父之言,可惜這場寶勞落在韓榮手裡。 」一宿已過,次日來報:「余化請戰!」黃滾問:「何人出去?」黃明、周紀曰:「末將願往。 」二將上馬提斧,出營大呼曰:「余化匹夫!擒吾長兄,此恨怎消?」縱馬舞斧來取,余化畫戟急架相迎。 叄騎相交,戟斧並舉,一場大戰。 第9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封神演義》
第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