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請教於仕客。 仕客道:「既發善心,不當中止。 即使募化之事不出於他,就勉強做個檀那,也不叫做燒香搠佛。 」富商道:「也說得是。 」兩個宿了一晚,到第二日起來,同往前後左右踱了一會兒,要替他選擇基址,估算材料,好興土木之工。 不想走到一個去處,見了一座法身,又取出一件東西仔細看了一會,就驚天動地起來,把那位富商嚇得毛髮俱豎,口中不住地念道:「奉勸世人休碌碌,舉頭三尺有神明!」你說走到哪一處,看見哪一座法身,取出一件什麼東西,就這等駭異?原來羅漢堂中,十八尊法像裡面有一尊的面貌,竟與募化的僧人纖毫無異。 富商遠遠望見,就吃了一驚;及至走到近處,又越看越像起來。 懷中抱了一本簿子,與當日募緣之疏又有些相同。 取下來一看,雖然是泥做的,卻有一條紅紙,寫了一行大字,夾在其中,就是富商所題的親筆。 你說,看到此處,叫他驚也不驚,駭也不駭,信服不信服!就對了仕客道:「這等看起來,仙也是真仙,佛也是真佛!我們兩個喜得與仙佛有緣,只要造得殿成,將來的果報竟不問可知了。 」仕客見其所見,聞其所聞,一發敬信起來。 兩個刻日興工,晝夜催督,果然不越限期,到了某月某日同時告竣,連一應法像都裝塑起來。 正在落成,忽有一位方士走到。 富商仕客見他飄飄欲仙,不像凡人的舉動,就問是哪一位道友,淨蓮道:「就是本觀的觀主,道號歸正;回去葬了二親,好來死心塌地做修真悟道之事的。 」仕客見說是他,低倒頭來就是四拜,竟把他當了真仙。 說話之間,一字也不敢褻狎。 求他取個法名,收為弟子,好回去遙相頂戴。 歸正一一依從。 富商也把淨蓮當做活佛頂禮,也求她取個法名,備而不用;萬一佛天保佑,生個兒子出來,就以此名相喚,只當是蓮花座下之人,好使他增福延壽。 淨蓮也一一依從。 兩下備了素齋,把仕客富商款待了幾日,方纔送他回去。 這一尼一道,從此以後就認真修煉起來。 不上十年,都成了氣候。 俗語道得好:「浪子回頭金不換。 」但凡走過邪路的人,歸到正經路上,更比自幼學好的不同,叫做「大悟之後,永不再迷」,哪裡還肯回頭做那不端不正的事! 淨蓮與歸正隔了一牆,修行十載,還不知這位道友是個枴子出身。 直等他悟道之後,不肯把誑語欺人,說出以前的醜態,才知道他素行不端,比青樓出身更加污穢。 所幸回頭得早,不曾犯出事來。 改邪歸正的去處,就是變禍為祥的去處。 淨蓮問歸正道:「你以前所做的事都曾講過,十件之中我已知道八九。 只是造殿一事,我至今不解。 為什麼半年之前就拿定有人捐助,到後來果應其言?難道你學仙未成,就有這般的妙術?」歸正道:「不瞞賢弟講,那些勾當依然是枴子營生。 只因賊星將退,還不曾離卻命宮,正在交運接運之時,所以不知不覺又做出兩件事來,去拐騙施主。 還喜得所拐所騙之人都還拐騙得起,叫他做的又都是作福之事,還不十分罪過。 不然,竟做了個出乖露醜的馮婦,打虎不死,枉被人笑罵一生。 」淨蓮道:「那是什麼騙法?難道一痕的字跡寫穿了兩扇大門,寸許的葫蘆攝回了三尺寶劍,與那役鬼驅神、使羅漢帶緣簿出門替人募化的事,也是枴子做得來的?」歸正道:「都有緣故。 那些事情做來覺得奇異,說破不值半文。 總是做賊的人都有一番賊智,使人測度不來,又覺得我的聰明比別人更勝幾倍。 只因要起大殿,捨不得破費己資,故此想出法來,去賺人作福。 知道那位仕客平日極信神仙,又知道那位富商生來極肯施捨,所以做定圈套,帶兩個徒弟出門。 一個喬扮神仙,一個假裝羅漢,遣他往湖廣、山西,各行其道。 自己回家葬親,完了身背之事。 不想神明呵護,到我轉來之日,果應奇謀。 這叫做『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天也助一半,人也助一半,不必儘是誆騙之功。 」就把從前秘密之事一齊吐露出來,不覺使人絶倒。 原來門上所題之字,是龜溺寫的。 龜尿入木,直鑽到底,隨你水洗刀削,再弄它不去。 背上所負之劍,是鉛錫造的,又是空心之物。 葫蘆裡面預先貯了水銀,水銀遇著鉛錫,能使立刻銷融,所以插入葫蘆,登時不見。 至于羅漢的法身,就是徒弟的小像。 臨行之際,定要改塑一尊,說是為此。 寫了緣簿就寄轉來,叫守院之人裹上些泥上,塞在胸前。 所以富商一見,信煞無疑,做了這樁善事。 淨蓮聽到此處,就張眼吐舌,驚羡不已。 說他有如此聰明,為什麼不做正事。 若把這些妙計用在兵機將略之中,分明是陳平再出,諸葛復生,怕不替朝廷建功立業,為什麼將來誤用了。 可見國家用人,不可拘限資格,穿箭草竊之內盡有英雄,鷄鳴狗盜之中不無義士。 惡人回頭,不但是惡人之福,也是朝廷當世之福也。 後來歸正淨蓮一齊成了正果,飛昇的飛昇,坐化的坐化。 但不知東西二天把他安插何處,做了第幾等的神仙,第幾尊的菩薩?想來也在不上不下之間。 最可怪者:山西那位富商,自從造殿之後,回到家中,就連生三子;湖廣那位仕客,果然得了養生之術,直活到九十餘歲,才終天年。 窮究起來,竟不知是什麼緣故。 可見做善事的只要自盡其心,終須得福,不必問他是真是假,果有果無。 不但受欺受騙原有裝聾做啞的陰功,就是被劫被偷也有失財得福的好處。 第3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十二樓》
第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