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官,你道三部大臣是誰?小子說來。 兵部尚書唐瑛,刑部尚書韓杲,太常寺卿餘光祖,這就是三部大臣。 明朝定例,凡有在京大小官員作奸犯科者,皆傳三部會訊。 當下嚴嵩聽得有旨,發到法司衙門候勘,不禁驚恐,埋怨道:「這奴才好沒來由!有限銀子,怎麼閙出這般大事來,連累於我。 既今奉旨,不得不去。 」遂換了青衣便服,來到三法司衙門。 恰好三位大臣升堂,嚴嵩只得低聲下氣的報門而進。 正所謂: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嚴嵩既進了大堂,只見三位大人端然坐于座上,嚴嵩只得上前行參。 韓杲道:「通政司少禮,請廂房少坐,有話再來相請。 」嵩揖退。 少頃韓杲吩咐左右,將人犯帶上堂來。 須臾,張老兒、嚴二俱已帶到,跪于堂下。 韓杲吩咐把枷鬆了,然後問話。 左右立即把枷脫松,仍帶嚴二上堂跪下。 韓杲道:「你就是嚴二麼!」嚴二叩頭道:「奴才便是嚴二。 」韓杲道:「你身充通政司家人,自有吃着。 何故重利放債,假銀騙陷,改寫借券,藉制貧戶?復敢勒娶人家閨女,這就罪不容誅了。 你可知死麼?」 嚴二叩頭:「奴才並不敢索賴良民。 借銀圖利,這是有的,求大人參詳就是。 」韓杲道:「既是奴才,哪有許多銀子借與人家?敢是在外勒詐人家的麼?」嚴二叩道:“這個奴才怎敢? 此項銀子,乃是家主平日賞賜的。 ”韓杲道:「哪有賞賜得許多?我也明白了,必是你家主交與放債的是真,你卻于中侵易,故意騙人,可是的麼?」嚴二道:「家主身為大臣,焉敢放債圖利?還望大人詳察。 」 韓杲看見嚴二口供太堅,不肯成招,便令帶了下去,遂喚張老兒上堂,細問一遍。 張老兒就照着前供直稟。 唐瑛聽了,想一想,便向韓杲耳邊稱說:「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韓杲點頭,便令把張老兒繳的假銀並碎銀二項呈了上堂喚左右,請嚴嵩說話。 須臾嵩至,唐瑛道:「通政不合與銀子這奴才放債,故有今日。 如今這錠假銀,嚴二堅供是通政原兌銀子,說這般如此,只恐有累足下矣。 」嚴嵩只道真是嚴二所供,乃作揖道:「在下原有些須銀子,交與嚴二生息,俾其藉此養贍,並非圖利肥囊,哪有假銀之理?只是奴才自行換易是真。 列位大人,休聽此人謊供。 」韓杲道:「銀子現在這裡,足下可看一看是原物否?」 遂將假銀遞與嚴嵩觀看。 嚴嵩接着看了笑道:“哪裡是在下的? 即在下的銀子交與此奴手上,俱有字印。 列位大人不信,可即令此奴來面證可也。 ”韓杲便令取過嚴二上堂。 嚴嵩一見大怒,罵道:「該死的奴才,私用假銀,還敢賴我?我平日交與你的銀子,皆有字印的。 為什麼在各位大人面前誣主?」嚴二聽了不知所以,含糊應道:「爺平日交與小的銀子,果有字印的。 此錠無印,乃是張老兒換轉了的。 」唐瑛聽道:「是了,是了,你主是個高官,哪有這項假銀來?都是你換了的。 」遂請嚴嵩方便,隨即令左右將嚴二仍覆上了長枷,把張老兒釋放回家,吩咐退堂。 三位大人商酌,要將嚴嵩容縱家人出本放債字樣,具本申奏。 唐瑛點頭道:「如此甚善。 」三人遂聯銜上本入奏。 嘉靖看了,心中偏袒着嚴嵩,乃親批本尾云:嚴二借主放債是實,干連家主,殊屬有因。 此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者也。 朕已洞悉其情。 茲着將嚴二枷號三個月,期滿杖釋,以警將來。 嚴嵩着革職留任,以示失察之咎。 張老兒免議。 欽此。 旨意下了,三部大臣只得遵旨發落。 正是:世上無財不為悅,朝內有人好做官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 卻說聖旨一下,三部大臣只得遵旨辦理。 嚴嵩奉調革職留任,嚴二枷號不提。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不覺又過三個月餘。 其時嚴二業已鬆枷,復回嚴府,嚴嵩亦開複原職。 惟嚴二挾恨張老兒,時刻要尋事陷害,所恨無隙可尋,暫且隱忍。 又說元春見海瑞屢次有恩于父,心中十分感激。 時對父母說道:「海老爺在我們店中,將近住了兩年。 父親屢屢受他大恩,自愧我們毫無一些好處報效,心中甚是過意不去,如何是好?」張老兒道:“海老爺是一個慷慨的人,諒亦不在於此。 只是我們須記在心上,好歹報一報他的大恩就是。 ” 一日元春偶見海瑞足上的鞋子破了,便對父親說道:「你看海恩人的鞋子也穿破了,我意欲親做一雙送他,聊表我們的心,以為報恩之意。 不知可否?」張老兒道:「如此甚好,亦使他知我父女的心。 」便即時到街上去,買了鞋面上等南緞、絲絨布裡等項。 買齊回家,交與元春。 元春道:「父親可到海老爺房中,尋他一隻舊鞋來,做個樣子,大小不致失度呢。 」 張老聽了,急急走到海瑞房中,見了海瑞道:「海老爺,我意欲與你老人家借件東西,不知肯否?」海瑞道:「你老人家要什麼去用,只管說來。 」張老兒道:「小老看見老爺雲履十分好樣,意欲借一隻去,依樣造雙穿穿,不知肯否?」海瑞道:「這有什麼要緊?」便親自取了一隻舊鞋,交與張老兒。 張老兒接過鞋來,就揖道:「改日送還。 」遂相別,直拿到裡面交與元春,元春便收下。 第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海瑞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