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說王蘭英跌于馬下,見段紅玉駕雲走了,連忙爬起來與狄虎鬆去索子,奔回到王凡跟前,說:「段紅玉敗走了。 」王凡說:「她既逃走了,我們回關罷。 」公主正在催兵回關,只見城內衝出一隊人馬,當先乃是段虎兄弟,後面紅玉保着夫人、家小。 王凡一見,手持大刀一柄,將人馬分開,攔住去路,喝聲:「你往何處走,快快下馬受縛。 」段小姐見手下兵少,只得取出葫蘆揭開,倒出豆子,念動真言,撒起空中。 登時,迎風化出數千軍馬,手持兵刃,吶喊搖旗。 小姐用刀一揮,只見眾兵上前衝殺,段龍、段虎也趁勢動手。 眾兵抵擋不住,被她衝殺出陣。 小姐保着家口,斷後而去。 王蘭英與狄虎見紅玉走了,又要追趕,王凡即令收軍,帶領人馬一同回城。 三人回進內堂,卸下盔甲。 王凡向夫人細將交鋒之事說知。 夫人早已命人備酒宴,再坐花燭,與兒聯婚。 席間,夫妻、父女言談,酒至三巡,時交二鼓,用過晚膳,夫人命侍女掌了燈燭,送公子夫妻歸洞房。 丫鬟領命,提了銀燈,公子夫妻拜辭父母,攜手歸房。 此夜正在成婚之期,夫婦二人股肱恩愛萬種風流,一夜歡娛,成了百年姻眷,春風一度,倍覺情濃。 慢言此夜之歡,到次日黎明,夫婦二人起來,梳洗已畢,王凡要前往未營投降。 是日同了狄虎,上馬出關,一路往蒙雲關來。 此時正逢季夏佳景,只見山花滿目,荷沼凝珠,綠蔭交加,青蓮徑道,真堪注目,足駐行人。 王凡對狄虎說:「賢婿,如今又是夏殘秋至了,真乃光陰迅速的,令尊大人自起兵南征,不覺已有二載多。 」狄公子點頭稱是。 二人一路言談許久,不覺到了關前。 狄公子問守城軍士,通知狄元帥傳進。 當時,狄公子引了王凡,直進關來。 王凡進去,見大宋一旗一旗的軍馬,真乃人雄馬壯,糧積如山,不覺唱然長嘆曰:「行軍在於主將,信不誣也。 怪不得西遼敗降,只有我南王妄圖天位,強侵疆士,自取滅門之禍耳,縱使他再攻下一二省,亦非久遠,如今他得了邕州西粵地,安坐崑崙關,與幾個佞臣日夕此行不仁之事,命將把守關地,以為安然萬全之固,豈知今日段洪已死,妖僧既誅,蒙雲關已失。 吾初時以彼為豪傑,激一時之忿,見酷吏剝民,隨了他攻下了許多疆土,後來見他殘暴傷民,劫奪婦女,河無遠大之謀。 實思退步,趁今隨兒降宋,脫了此禍,正就了機謀。 」言罷,不覺已到了帥堂,看見左右眾將狀貌十分威武,但見: 凜凜神威眾傑豪,岩岩氣象把槍刀; 鮮明盔甲多驍勇,個個忠心為國勞。 王凡看罷眾將英勇,說:「固然中國將士非凡,狄青用兵井井有條,誠不及的。 」行至滴水檐前,只見左邊狄千歲,右邊王夫人,早上站起坐位。 王凡連忙上前拱手,呼聲:「二位元帥,我王凡乃邊地反逆之人,昨天蒙元帥差二公子與小女到關招安,今日奉命前來,情願投降,獻上蘆台關,今時請元帥前去安民。 」二位元帥大喜,連忙離位下來還禮:「請老將軍皆坐罷。 」三人告坐。 狄元帥說:「將軍,本帥雖然奉旨征戰,但非好殺之輩,是以破了蒙雲關,不肯興兵到你邊城,故差人前來招安,果然將軍從順見機,待本帥奏聞聖上,恩封官爵。 」王凡拜謝。 又有狄虎跪下交令,稟上父王:「孩兒奉命括安,遇著段紅玉,與她交鋒一陣,她施法逃去,與段龍、段虎保了家眷奔往竹枝山去了。 請令定奪。 」狄元帥聽得段紅玉又反上竹枝山,便說道:「這丫頭反覆異常,待本帥親自提兵拿她便了。 」王元帥說聲:「千歲,段紅玉雖然反去,其勢已孤,蠻王又疑忌于她,雖有法力,也無用處,元帥何必着急興兵,不若先差人去蘆台關招安百姓,此乃要緊,後到竹枝山。 」狄爺說:「言之有理,諒段紅玉雖反回竹枝山,然已計窮力盡,走不遠矣。 」令軍中設酒慶賀王凡,然後差使楊將軍往蘆台關安民去訖。 當日,二位元帥與王凡吃酒間說起狄虎與蘭英匹配成親,狄爺允諾。 到次日,狄爺留下五萬精兵、三員大將:孟定國、蕭天鳳、高明守蒙雲關,然後帶領大兵往蘆台關掛榜,樹起大宋旗號不表。 卻說南天王在崑崙關,是日正與達摩軍師言及蒙雲關已失,王禪師陣亡,段氏不知逃走何處。 正言間,探子又報:「蘆台關王凡投降了,與狄青之子聯為婚姻,歸屬大宋,請令定奪。 」蠻王聽了大怒,罵聲:「王凡老賊,孤家見你立功多次,封你王位,誰知你忘恩降敵。 」正在大怒,有達摩道人呼:「我主息怒。 王凡降了大宋,乃癬疥之疾,何足為懮?待貧道提一支兵,興師前往,殺他片甲不回。 」蠻王大悅,說:「若得國師前去,何愁宋師厲害。 」即令設酒餞行。 次日,道人帶領雄兵十萬,往蘆台關進發,非止一日。 原來這達摩乃冒名的,他本是大蟒蛇,神通廣大,千年得道,修煉功夫,變化無窮,冒了達摩名字,前來鬨動依智高作叛。 他果有法力無邊,反叛日屢次藉他得勝,妄言數年後大宋江山必得。 當時傷了許多性命,交趾王的地方,乃粵西全省,與攻至雲南,至傷了百萬生靈。 天生之物,尚且惜養,何況妖道傷害多人,上天如何不怒!後來,不免刀下而亡,傾了千年道行,皆因自作之孽,後話不題。 當日,道人一路帶領人馬,來至關前,屯紮下寨。 有探子報進,狄元帥聞報大驚,說:「僧道領兵,只懮眾將兵難星到了。 ”王夫人點頭說:「果然。 」這些人出陣倒要提防。 」 第5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五虎平南》
第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