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人可殺。 寶臣未免慚忿,兵馬使王武俊遂進言道:「今公方立功,奄豎輩尚敢如此,他日寇平,召公入闕,恐為匹夫且不可得,不如釋去承嗣,尚品使朝廷倚重,免為人奴。 」寶臣聽了,也引兵漸退,承嗣計上加計,特遣人至范陽境內,密埋一石,石文上鎸有二語云:「二帝同功勢萬全,將田為侶入幽燕。 」石已埋好,又囑術士往說寶臣,言范陽有天子氣。 范陽本寶臣鄉裡,驟聞此語,當然心喜,即引術士赴范陽,覘氣所在。 術士至寶臣裡中,掘出瘞石,取示寶臣。 寶臣見了石文,若難索解,可巧承嗣貽書,約與寶臣連和,共取范陽。 寶臣以為適合符讖,復稱如約,利令智昏。 遂先率兵趨范陽。 范陽系朱滔屬境,滔因兩路退兵,也還軍瓦橋,不防寶臣掩殺過來,倉猝接仗,竟致敗績,微服走脫,忙令雄武軍使劉坪,往守范陽。 寶臣聞范陽有備,不敢徑進,但促承嗣合兵往攻。 承嗣卻還書道:「河內有警,不暇從公,石上讖文,實由我與公為戲,幸勿加責。 」又是一個中計,覆書更是厲害。 看官試想!寶臣得了此書,能不慚恨交並麼?當下令部將張孝忠為易州刺史,屯兵七千,防備承嗣,自己收兵還鎮。 承嗣卻上表謝罪,自請入朝,李正已也為代請,代宗樂得從寬,頒詔特赦,準與家屬入覲。 偏汴宋軍都虞侯李靈曜,勾通承嗣,擅殺兵馬使孟鑒,詔令靈曜為濮州刺史,靈曜不受,又由中使持敕宣慰,擢為汴宋留後。 他才算對使拜命,但從此藐視朝廷,所有境內八州守吏,一律撤換,悉用私人。 代宗至此,方命淮西節度使李忠臣,永平節度使李勉,河陽三城使馬燧,淮南節度使陳少游,平盧節度使李正己,同討靈曜。 李忠臣馬燧,軍至鄭州,靈曜率兵掩至,李忠臣不及防備,麾下駭奔,忠臣亦走,馬燧獨力難支,也即退軍。 忠臣檢點軍士,十亡五六,便欲還鎮。 燧極力勸阻,決計再進。 忠臣乃招還散卒,數日皆集,軍容復振。 陳少游前軍亦到,彼此會合,與靈曜大戰汴州。 靈曜敗入城中,登陴固守。 忠臣等乃就勢圍住,田承嗣遣從子悅援汴,殺敗永平成德軍,直薄汴州,就在城北立營。 李忠臣夜遣裨將李重倩,帶著鋭騎數百,突入悅壘,縱橫衝蕩,斬敵數十人。 悅猝不及防,正擬糾眾兜圍,不意鼓聲大震,燧與忠臣,兩路殺到,悅料不能敵,麾眾急走。 此時夜深月黑,馬倦人疲,大眾逃命不暇,害得自相踐踏,枕籍道旁。 再經河陽淮西兩軍,一陣驅殺,十成中喪了七八成,剩得幾個命不該死的士卒,隨悅遁去。 燧與忠臣再行圍城,靈曜開門夜遁,汴州告平。 永平將杜如江,追及韋城,擒住靈曜,獻與李勉,勉即將靈曜械送京師,正法了事。 惟承嗣並未入朝,且助靈曜,怙惡日甚,不容不討。 代宗又下敕調兵,那承嗣復表陳悔罪,這位柔弱無剛的代宗,竟遵着既往不咎的古訓,一體赦免,且賜還承嗣官爵,令他不必入朝。 看官!你想可嘆不可嘆呢?縱容如此,怎能致治。 李忠臣李寶臣李正己等,見承嗣悖逆不臣,尚且遇赦,何況為國立功,理應坐享富貴。 凡從前李靈曜所轄屬地,多由各鎮分派,據為己有,李正己得地最多,占得曹濮徐兗鄆五州,自己徙治鄆城,留子納守青州。 代宗事事依從,即授納為青州刺史。 李寶臣就是張忠志,賜姓為李,見前文。 至是仍請複姓為張,亦邀俞允。 田承嗣反覆無常,自兩次赦罪,總算平靜了兩年,到代宗末年,即大曆十四年。 正月,老病侵尋,因致斃命。 他有子十一人,皆不及悅,承嗣臨危時,特令悅知軍事,諸子為副。 悅奏述詳情,代宗即命悅為留後,且追贈承嗣為太保。 教猱升木。 李忠臣討平靈曜,自恃功高,貪暴恣肆,更有一種極端的壞處,他見將士妻女,稍有姿色,必誘令入內,逼受淫污。 妹夫張惠光由忠臣授為副使,更加暴橫,惠光子亦得為裨貳,父子狼狽為奸,大失士心。 忠臣族子李希烈,從戰河北,所向有功,平時又略行小惠,籠絡士卒,士卒遂相率悅服。 牙將丁暠賈子華等,乘隙發難,殺死惠光父子,又欲並害忠臣。 希烈本與同謀,因顧念族誼,乞全忠臣性命。 忠臣得單騎走脫,奔入京都。 暠與子華,遂擁戴希烈,上表請命。 代宗尚寵遇忠臣,命他留京,授為檢校司空,同平章事,一面任希烈為留後。 總計唐室藩鎮,日盛一日,禍端統起自肅代二宗。 平盧節度使侯希逸,由軍士擁立,肅宗未能討伐,反從所請,作了第一次的規例。 已見前回,此處更為提明,呼醒不少。 代宗不知干盅,復將乃父做錯的事情,奉為衣鉢,所以錯上加錯,釀成大亂。 就中惟涇原節度使馬璘,鳳翔秦隴澤潞節度使李抱玉,滑毫節度使令狐彰,彰本史思明舊將,自拔歸朝,得拜方鎮。 昭義節度使李承昭,治軍有法,奉命惟謹,可惜先後病逝,徒貽令名。 外此如久鎮永平的李勉,繼鎮涇原的段秀實,留鎮澤潞的李抱真,抱玉弟。 及後來調鎮河東的馬燧,耿耿孤忠,可任大事,下文當依次表明。 最有才德的莫如郭子儀,但他已都統河南道節度行營,資望勛業,迥異尋常,恭順卻比人加倍,這乃唐朝第一名臣,原是絶無僅有呢。 再括數語,涵蓋一切。 大曆十四年五月,代宗不豫,詔令太子適監國,是夕代宗即崩,享年五十三歲。 統計代宗在位十七年,改元三次,遺詔召郭子儀入京,攝行塚宰事。 太子適即位太極殿,是為德宗。 小子有詩詠代宗道: 國柄何堪屢下移,屏藩一潰失綱維; 第1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史演義》
第1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