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大饑荒遍佈大半個中國。 於是,肆虐的瘟疫蹂躪着雲貴兩地。 李自成大軍正從西安向北推進。 席捲着北方的中華大地。 滿州鐵騎正揮師南下,遼東大地與蒙古山口岌岌可危,馬蹄聲碎,硝煙迷蒙,邊關險情雪片似地飛進那九重深宮的紫禁城。 張獻忠四川稱王,肆意踐踏大西南,西南數省滄於政治癱瘓。 天災人禍,正如洪水猛獸一般,搖撼着大地深宮。 二百餘年的大明皇朝搖搖欲墜。 二百餘年的帝王都危在旦夕。 這真是一個黑色的年代,一個令人唏噓感慨卻又不能不沉懷默想的年代。 然而,也正是在這個黑色的年代裡,卻脫穎而出一個讓凡夫走卒驚嘆不已又令歷史學家眾說紛紜的傳奇式人物——吳三桂。 在明末清初這一火焰蒸騰之黑色的歷史舞台上,他將一展威儀 一、三貴而落 這孩子出生之時,出而復回兩次, 第三次方生了下來,且是立着生的,幸喜母子平安。 賤內生產時,似覺得有雄鷹擊打,恰巧我從軍營回 來,看見確有身長丈餘的巨鷹立於屋脊,長鳴三聲,繞宇三匝而去,我心中頗為驚異,又聽見小兒竟然咯咯發笑,目能視人,不哭不閙。 種種怪事,令人費解。 寧遠城戰雲密佈。 至甲申年公元1644年,後金剽悍的大兵已將大明王室之山海關外的大片國土吞食殆盡。 唯有寧遠四城還孤懸于後金大兵的重重圍困之中。 一時間,寧遠成為了朝野上下注目的焦點。 而那寧遠總兵便是大名威震關內外的吳三桂,一個統率着堅不可摧之關寧鐵騎的青年統帥 英雄叩世 歷經數代的大明王朝,在風吹雨打中就像一座昔日豪華無比美不勝收的莊園,在時光的磨礪下,漸漸顯露出它的衰敗與腐朽來。 曾經富麗堂皇的雕樑畫棟,舞榭歌台,油漆已經剝落、樑柱漸漸扭曲;曾經蔽雨遮風的房頂已經透風漏雨,密封的門窗變得破舊殘損,任由狐鼠出入。 如果照這樣下去,它肯定維持不了很長時間了。 大明王朝的數百年基業在農民起義軍以及清軍虎視眈眈的窺視下搖搖欲墜。 在危難關頭仍有一幫忠心不二的文臣武將在充當聰明幹練、經驗豐富而眼光長遠的設計師,在充當精幹的能工巧匠,希望通過自己的才幹來修繕這腐朽的大廈,延長它的坍塌。 …… 遼東前沿陣地。 這一天,一心惦掛着即將臨盆的兒子的總兵大人吳襄正在與諸將議事,忽然有軍卒來報: 「韃子兵殺來!」 吳總兵大驚,立即登上城頭觀望,但見遠處煙塵滾滾,馬蹄聲震天動地,數千萬人馬鋪天蓋地向這邊殺來。 事不宜遲!吳總兵立刻升帳,命將士守城力求給金軍以創擊,自己領兵出城迎敵。 吳總兵剛在城下襬開陣勢,人旗鐵騎便如影隨形殺到,能征善戰的皇太極身着金盔金甲,坐在黃羅傘蓋之下,親自督陣。 吳總兵看著這陣勢知道又是一場惡戰。 可明軍與韃子兵的每一次惡戰都是明軍以失敗而告終。 如:撫順清河之戰,明軍總兵張成萌及麾下一萬兵馬全軍覆沒,無一生還。 薩爾滸之戰,明遼東經略楊鎬率八萬八千之兵馬分四路出擊,連戰連敗,陣亡將土五萬人,明廷震動。 開原鐵之戰,後金努爾哈赤連克重鎮,直逼瀋陽城下,東北岌岌可危。 遼瀋決戰,熊廷弼與王化貞經撫不合,六萬明軍被滿州兵一鼓蕩平。 …… 明軍屢戰屢敗,無一勝績,真是軍人的大恥。 吳總兵面對如狼似虎的強敵,心裡默默地對即將臨盆的兒子說: 「孩子,你如能成為國家棟樑,就助老爹打贏這場戰,為明軍面上增點光。 」 吳總兵這樣一想,心中似乎找到了某種強大的信念,他立馬大旗下,面色鐵青,冷靜地面對著強敵。 八旗兵在大汗面前,歡欣鼓舞,沒命一般向前衝,喊殺聲,兵器撞擊聲,箭矢鳴鏑聲混成一片,刀光劍影,血色迷漫。 兩支人馬直殺得天愁地慘,日色無光。 吳總兵看到這樣混戰下去,很難擊敗皇太極的進攻,當機立斷對手下命令道: 「開炮!」 火器營的軍兵立刻推出兩門紅衣大炮,裝好火藥,點燃引線,對準敵軍。 隨着一陣清脆的鑼聲,明軍忽然撤回,沒等激戰正酣的敵軍明白是怎麼回事。 「轟」、「轟」幾聲震耳欲聾的炮聲,炮彈在後金陣營落地開花,霎時火光一片。 皇太極的坐騎受了驚嚇,掉頭向西南方向奔去,敵軍中彈者纍纍,這時又見大汗倉惶奔逃,軍隊頓時亂了陣腳。 吳襄揮動令旗,明軍信心百倍,一陣掩殺,敵軍敗退,扔下一地屍體。 吳總兵望着倉惶逃命的敵人,他沒想到氣勢洶洶殺來的敵軍,就這樣輕而易舉被他戰敗了,這是他無數次大小戰以來從沒有過的事情。 硝煙漸漸散去,狼籍的屍體稀稀落落散佈在平川曠野之間,失去主人的戰馬在清冷蕭殺的戰場上徘徊悲鳴。 吳總兵看著這一切,他想:「我吳門又將添一才了。 」想到這兒,揮鞭催馬,往家裡趕,他要一睹兒子的風采。 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 遼東中後衛所駐地。 靠近駐地後部,有一座較為寬大的住宅。 房子是青磚瓦房,門窗也很明淨。 院中有幾棵果樹和一棵丁香樹。 丁香花已經開過,只剩下一蓬蓬暗綠色的樹葉。 幾棵果樹枝繁葉茂,上面長了不少果子,窗下一棵柳樹,看上去似乎要枯死了,但是在它的枝枒上竟意外地長出兩條長長的嫩條,一直垂向地面。 此時,正房房門緊閉,三個丫環面容焦急而且緊張,侍候在門外,六雙眼睛,直直地盯着房門。 第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吳三桂》
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