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熊希齡、汪大燮等為聯絡協約國感情起見,特在京中發起協約國國民協會,組織就緒,推定熊希齡為會長,汪大燮及法人鐵士蘭為副會長。 又由總統府中特設外交委員會,令汪大燮為會長,熊希齡等為委員,調查審議對外事項,凡各部署亦得派遣事務員,入會與議。 此外如全國省議會、商會、教育會,亦皆推舉代表,就京師組織全國和平聯合會,於民國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成立,宣告大眾,略云: 本會聯合全國省議會、商會、教育會,業于十八日開成立大會。 各法團推定代表到會者,已逾過半數,本會實為完全成立,用特宣佈本會進行宗旨,以告我國民。 本會由全國法定團體組織而成,為真正民意機關,故對於南北和平會議,應實行共和國民應盡之職務,遇有雙方衝突之點,及與大多數利益關係之處,實行發表國民真正意見,以立於第三者仲裁地位,此其一;本會對於南北雙方,本無偏袒之見,惟此次南北會議,凡關於種種善後問題,均待解決,茲擬于本會內附設各種研究部,於事前預先討論,以便將來發表民意,主張公道,不居國民會議之名,實行我第三者仲裁之本旨,此其二;本會既立於第三者仲裁地位,我國民責任之重可知,茲後計划進行,尤關重大。 本會自當推出對內對外最負重望之人,主持一切,為會中之砥柱,並將本會一部分事務,移至南北會議地點,實相結合與貫徹我國民正大之主張,非達到南北真正根本和平之目的不止,此其三。 凡此三大宗旨,均經本會評議部議決實行,用特宣佈,深望于全國同胞,贊成本會,協同進行,除通告南北當局外,謹此宣言。 朝野上下,一致言和,饒有轉危為安、悔禍求存的希望。 差不多望梅止渴。 但中國人往往有口無心,口中雖說得天花亂墜,心中卻未必真能踐言。 又況各省軍閥,統是意氣自豪,不顧國家,專顧自己,所有逐月賦稅,除撥作軍餉外,多半納入私囊,所以一做督軍,便成富翁,多則千萬,少即百萬,百姓原不能過問,就是中央的財政部,也未敢徹底清查,只好聽他一塌糊塗,遷延過去。 此外如關卡征榷,局廠徵收,又皆抵充外債,無從支取。 看官試想,這中央政府,只有支出,沒有收入,叫他如何支持?所以徐總統就職以後,仍然是借債度日,什麼電話借款,什麼紙幣借款,表面上俱為整頓實業起見,由財政交通兩總長出面,告貸東鄰,暗中實多是指東話西,救濟眉急。 還有各種公債名義向人民借貸,不一而足。 當時雖有一種定例,按期抽籤,逐次還本,但也未能確昭信用。 故民間所受的公債票,平時若有急需,轉向他人抵押,不過三折四折,最多至五六折為止;而且中國人多不願轉受,有時反由外人出為承攬,吸收中國各種公債券,視為投機生意,以十易百,以千易萬,將來好執券坐索,不怕中國政府,不將全數償還。 為淵毆魚,總是中國人民晦氣。 但自中國加入歐戰,外人格外幫忙,協約各國,許將庚子賠款,延期五年,然後交付。 即清季拳匪時之賠款。 獨俄國只允延交三分之一,共計五年延交總數,約六千餘萬圓,政府稍得暫紓困難。 但自民國成立以後,歷年借債,除外款不計外,如積欠中國銀行,及交通銀行款項,多至八千萬圓以上,遂致該兩銀行轉運不靈,鈔價日跌,市面動搖。 到了民國七年的殘冬,簡直是支撐不住。 財政部無法可施,沒奈何再向國民借貸,發行短期公債券,稱為民國七年發交國家銀行短期公債,額定四千八百萬圓,票面定為一萬圓,一千圓兩種,利息六厘,每年付息兩次,仍用抽籤法,分五年償還,每年分作兩度抽籤,每屆抽還總額十分之一。 此項公債券,全數發給中交兩銀行,令他經募,募集諸款,即歸還兩行墊欠各賬。 所有公債本息,即指定每月延期賠款為基金,就中八成還本,二成付息;並援照三四兩年公債辦法,即將此項公債基金,按月撥交總稅務司安格聯存儲備付。 當下草定章程,提交國務會議,國務員當然通過,但教私囊無損,安往而不讚成?再呈與總統察閲。 徐總統為救急計,也即指令照准。 無如國庫既空,民財亦盡,一國中有限脂膏,半被外人盤剝,半遭軍閥搜括,窮民已不聊生,就使有幾個豪紳富賈,亦怎肯毀家紓難,效那楚子文、漢卜式故事?坐是公債券無人過問,免不得硬行指派,騷擾民間,或且搭付官吏薪金。 官吏統有父母妻孥,日需事畜,再加百物日昂,米珠薪桂的時候,哪堪承受這種公債券?有名無實,不能抵用,於是吏民俱困,都累得扼腕興嗟,愁眉百結了。 只有軍閥各家,還算財星照臨。 當時尚有一種鴉片煙,本在前清宣統三年間,由清政府與外人訂約,限期戒絶,轉眼間已有七八年,期限已屆。 上海洋商所儲鴉片,數尚不少,民國七年一月間,蘇省督軍、省長,與英商公司妥商,立約收買,約中載明條件,乃是專供製藥,並不轉行銷售。 洋商已經允認,且願把每箱定價,減短英洋二千圓,悉數歸蘇省承買,統計得一千五六百箱。 過了數月,駐京英美公使向外交部致書抗議,略云:「蘇省收買存土,不免有私下販售,賺錢欺人等情。 第2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民國史演義》
第2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