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唄語驚葉下,三笠相聞隔秋靄。 我生於佛不知虔,偏近僧居足吟思。 興來倚石立移時,看竹聽泉忘入寺。 」余為曾剛甫題唐人寫經卷有云:「吾同佛生日,視佛亦平平。 惡殺似蕭衍,膜銜殊未能。 喜游浮屠宮,三宿乃未曾。 復持《神減論》,不減任爭衡。 」與君末數語用意略同。 君又有《游長慶寺》句云:「山僧自是吟邊物,只好遮林傍水看。 」亦此意也,然語言妙天下矣。 《孤山舊遊處,重來仍居此感賦》云:「別杭未兩載,我老湖逾碧。 不知湖上山,識否前遊客。 臨流一顧影,衰槁成春色。 我顏非被酒,對景神自憚。 始知煙水氣,足蘇秋士瘠。 孤山尤芳靜,勢與前湖隔。 小榭裹晴漪,空廊耿虛白。 寬襟理前蘿,默坐試秋夕。 昔來梅繞檐,今來月照席。 惟有勝游心,不隨景光易。 」又云:「靈隱寺門溫舊路,冷泉亭上似前生。 臨風坐久澗花墜,欲暮吟成山靄生。 完翠自春知佛意,停漪余響放雷鳴。 猿公去後經香絶,為我蓮天問月明。 」余四至西邇,重至時隔十八年,有詩,起四語云:「西湖別來十八年,湖水黯黯碧于前。 垂楊老大似雙鬢,不成一事空寥然。 」而君以「我老湖逾碧」五字括之。 八、張幼樵佩綸有《讀管子十首》,其一云:「制度雜王霸,名論出孝宣。 豈伊德升降?良由運推遷。 豕韋與大彭,荒眇世不傳。 古今論霸術,惟仲開其先。 桓盛不與子,貳室重耳賢。 霸心生桑下,殆感齊姜言。 畏威能威民,已得管之全。 內政善隱寄,示信在伐願。 遂修占荊功,主盟百餘年。 微管例微禹,生才非偶然。 」其二云:「器小設或問,魯論意未申。 善叩得由賜,反覆稱其仁。 黜仲自孟始,意非抑齊人。 楊朱道塞路,竊管淆其真。 見《列子楊朱篇》。 焉知降大任,興政在得民。 關市罷正布,荒亡警遊巡。 道約而言要,頗近七篇醇。 實予文不予,吁嗟不召臣。 」其三云:「前功師伊呂,末派近關老。 班《志》列道家,秉執固有道。 隋唐史識陋,源流不深考。 廁之申商間,牛驥乃同阜。 成宣後無才,上中配顛天。 蘭台豈無徵?定論著人表。 」其四云:“建策官山海,富強及百世。 陋哉桑大夫,利競榷酤細。 賢良辨廷中,鹽鐵固無弊。 近來國用薄,獨謹牢盆稅。 形色昧‧人,算學流四裔。 出金助蚩尤,兵勝雍狐芮。 吾師復鐵官, 要令器械利。 有事簡軍資,無事效會計「其五云:「量人治軍舍,支湊詳書涂。 片言扼兵要,料敵在察圖。 頗疑《地圖篇》,一一紀方輿。 傳者失其本,九地矜闔廬。 沛公赤帝子,劉秀赤伏符。 論功首蕭鄧,形勢收寰區。 千秋一畫地,博陸分賢愚。 案行武侯壘,藩溷洪規模。 俞兒贊右涉,老馬為前驅。 異說勿誇尚,坐使軍謀疏。 」其六云:“代狐魯梁銻,作計太瑣瑣。 石壁亦寓言,所謀未必果。 輕重師其意,交鄰權也可。 不憂用在賓,當使利歸我。 貧者弱之原,猾夏啟周禍。 太府算錢刀,小農察瓠頑。 我時間市政,深懼術中墜。 吳語爾何人,倔強聊江左。 」 其七云:「大庖有不豆,大勇有不鬥。 垂死論相材,惜哉朋不壽。 飛鴻苦參差,郭狗欲狂走。 想見君臣間,公誠盡匡救。 平生為國訕,墮淚聆遣奏。 明允論已苛, 吾不取嘉礻右。 」其八云:「誰為齊威優?猶勝劉玄德。 一朝堂阜囚,釁沐治高國。 三顱雖頻煩,東行慨孝直。 臨危寄大事,荊亡蜀剪翼。 森森軍令篇,流恨街亭劾。 散關自耀師,渭南終少食。 流涕寫《六韜》,不到嗣君側。 先主與後主劫丞相寫《申》、《韓》、《管子》、《六韜》各一通,未送道亡。 試殺杜參青,宛記張儼默。 」其九云:「牧民有常經,大哉國維四。 子厚何偏宕,廉恥屬之義。 強用後世語,謬解古文字。 謂非《管子》言,四維止於二。 得無有激雲,禮樂為虛器。 時令與斷刑,大率皆此類。 端明雅耆柳,不以夢得比。 太息置斯文, 正俗有深意。 」其十云:“岳岳房梁公,豈屑事章句?誰削博士名,強‧文昭注。 唯公天下才,帷幄參謀慮。 一編疑得此,奚取河汾訴?貞觀四部書。 學土廣論著。 沖遠《左氏》學,士勛《谷梁》疏。 二家頗採擷,箴起寧與預。 公亦登瀛洲,了不問訓故。 徒勞輯《晉書》,豈若訂《管》誤?賢者合識大,吾曹分蟬蠹。 ” 丙子、丁丑問,從損軒處讀幼樵在都降神諸詩,才筆淹雅,與他人所扶者不同。 近‧‧出示其遺詩數冊,略翻一遍,乃知其用功于經、子兩部者甚深,非略知史事、 高談經濟者比也。 平日有《管子注》之作,故此十詩言之深切有味。 末首自表作注之意,第二首能為盂軻氏作調人覓出左證,第六首、第八首與鄙作《詠史》及《送河瀨如侗歸日本》詩所見略同。 九、張鐵君侍郎亨嘉,素不以詩名,然偶為之,必慘淡經營,一字不苟, 所謂學人之詩也。 《葦灣泛舟》云:“太行擁幽都,西北勢一曲。 濫泉數伏見,蹙沸如噴玉。 豬之瀏而清,不似焦釜沃。 是時大火中,燒野苦炎熵。 卻憶阮公詠, 來泛蓬池淥。 侵晨踐游約,出門始見旭。 忽如涉魚齒,甚雨驟相屬。 芰荷相媚賦, 鷗鷺互翔浴。 秧田碧彌望,饒衍頗似蜀。 誰雲土疆築?宜稻乃冀俗。 今日曷不樂, 取醉托釅酥?大嚼‧侯截,閒觀東山局。 勝地足歡娛,人事有根觸。 畏晚攬歸轡, 落日酷煩溽。 預約潭柘游,及秋來秉燭。 ”《游積水潭》云:“白浮導脈城西隅, 第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石遺室詩畫》
第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