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又云:「武帝令他夫人飾從禦者數十人,為邢夫人來前。 尹夫人前見之, 曰:『非邢夫人身也。 此不足當人主矣。 』于時帝乃詔使邢夫人衣故衣,獨身來前,尹夫人望見之,曰:『此真是也。 』于 是乃低頭僥而泣,自痛其不如也。 誦古人詩,不可懵其故衣獨身來 前時。 然佳人不同面,美人不同體。 李夫人之於邢夫人,夷光、鄭旦之於李夫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夫李夫人之於邢夫人,夷光、鄭旦之於李夫人,必是不同,何不可知之有? 九、又云:「詩至靖節,色香臭味俱無,然乎?曰:非也。 此色香臭味之難可盡者,以極澹不易見耳。 」夫靖節之詩,色香臭味俱備,亦並不極澹,何不易見之有?夫必太羹玄酒,而後可謂之極澹。 不特靖節,即《三百篇》,亦何嘗太羹玄酒哉? 一○、茗香詩佳者至多,實有神與古會者。 然如《詠懷》之「客遠狗猶吠,飯香農恰歸」之「恰」字,《自臨平山暮歸》之「誰與諾重來?有客惠然肯。 倒押“肯」字韻,似非《學古集》中應有語。 一一、陳仁先為太初先生曾孫,詩學自有淵源。 初相見于武昌兩湖書院梁節‧山長座上。 弱冠璧人,飲酒溫克,喜就余言詩。 出其所作,則皆抗希《騷》 《選》,唐以下若無足留意者。 余不敢深言置可否,但曰:君甚似蘇堪年少不作七言詩之時,恐可言者耳。 自是相見不言詩者數年。 別去不相見者又數年。 丁未余入都,君已中甲科,官刑部,調學部。 聞余至,約游棗花寺觀牡丹。 稍談詩,知常與周少樸樹模、左笏卿紹佐兩侍禦倡和,所祈向乃在昌黎、義山、荊公、山谷,大異昔日宗旨。 繼讀近作,則古體雄深雅健,今體悱惻纏綿,不禁為之狂喜,急贈詩云:「昔讀君詩筆嶄然,只愁寶劍罕成篇。 豈知江海頻年別,忽睹雲霞變態妍。 興會每從探討出,深蒼也要取材堅。 羌無利祿荒寒路,肯與周旋定是賢。 」仁先有《游天寧寺同左笏丈作》云:“驅車塵冥冥,隱見孤塔圓。 大佛相接引,一徑凝蒼煙。 升堂坐初定,微風度旃檀。 開窗納遠秀,小幅橫輞川。 春芳滿秋砌,悴葉猶扶妍。 想見腰鼓發,車馬何喧闐!暫榮悟常寂,愛此蕭境閒。 茶餘恣游眺,奧復窮諸天。 殿古金界壤,樹老秋陽殷。 何代萬石鐘,橫身臥高阡? 出手試一擊,龍吼殷河山。 煌煌乾隆碑,天筆矜如椽。 明政移寺,狐鼠多功緣。 真源一飄瀉,薰腐為洗湔。 惜哉灑掃缺,歲久生荊營。 園陵虛有神,運化悲循環。 俯仰日向暮,勝跡空流連。 松風無世情,謖謖吹面寒。 ”又《天寧寺聽松聲》云: 「斜陽紅滿地,雷雨忽在顛。 仰看四沆寥,聲出雙松間。 屬耳倏已遠,飛度萬壑泉。 老龍動鱗甲,破碎還蒼堅。 金剛萬豪毛,一一威神全。 仰屈尋丈地,開闔成諸天。 落落孤直胸,迴蕩生高寒。 提挈四天下,度入太古年。 想見陶隱居,擁衣但高眠。 無聞茲未能,且證聲音禪。 」又《秋日同李伯虞侍郎左笏卿給事周孝甄御史往太清觀尋菊不得,遂至龍泉寺,歸過酒樓小飲,次周孝丈韻》云:“節寒氣逾爽,逸興當秋闌。 輕車赴晚道,影墮蒼茫間。 當年亭館地,今日斜陽寬。 靈宮訪秋菊,落葉空池壇。 人在菊成畝,人去余荒園。 因知隱逸士,豈不視所餐?回步過蕭寺,著履蒼苔乾。 長松迤古徑,雜卉羅修欄。 龍蛇動四壁,讚賞還微嘆。 文字為小技,今成空谷蘭。 歷歷鐘梵音,諸天度鳳鸞。 地清坐忘瞑,茶罷神愈完。 妙境如追逋,瞬瞥跡已殘。 歸車就市飲,嘈切千指彈。 一心造暄寂,同境殊悲歡。 百年非可知,放懷尋所安。 ”《戒壇臥松歌》云:「戒壇之松天下奇,尋常所見皆十圍。 一鬆據台獨下垂,橫出十丈猶蠖妮。 健鵬探爪風在下,渴蛟飲澗鱗之而。 縋幽欲引陰墊出,承敲力負蒼崖危。 萬鈎壓空不及殆,反走潛根應遇倍。 雨洗蒼骨未濡足,眼底渾河犯高塏。 雲開穿枝落日黃,萬里暮色浮孤觴。 欲憑咫尺精靈意,貫入冥搜百怪腸。 」前三首工于發端,嘉州、少陵《登慈恩寺塔》、《玉華宮》、《大雲寺贊公房》諸詩皆其例。 至全首音節高抗,如空堂之答人響,則以平韻古體詩,出句末字多用平音也。 此秘韓孟始發之,韓如《譴瘧鬼》、《示兒》、 《庭楸》、《讀東方朔雜事》等篇皆是;孟尤多。 「驅車塵冥冥」四句,寫往天寧寺一路如畫,「屬耳」二句,從淵明雪詩、昌黎琴詩得來。 《臥松歌》透爪陷胸,全是杜骨韓濤矣。 一二、詩有六義,興居一焉,興、觀、群、怨皆是也。 後世謂之「詩情」。 其鄰于樂者曰「興趣」、曰「興會」;鄰于哀者曰「感觸」,故工詩者多不能忘情之人也。 任公有《臘不盡二日遣懷》云:「淚眼看雲又一年,倚樓何事不淒然? 獨無兄弟將誰懟?長負君親只自憐。 天遠一身成老大,酒醒滿目是山川。 傷離念遠何時已?捧土區區塞逝川。 」《元日放晴二日雨三日陰霾》云:「入春三日覺春深,隔日春如判古今。 容我瞢騰行坐臥,從渠翻覆雨陰晴。 擁爐永夕成微醉,袖手看雲得短吟。 落盡檐花無一語,百年誰識此時心?」《庚戌歲暮感懷》云:「歲雲暮矣夜冥冥,自照寒燈問影形。 萬種恨埋無量劫,有情天老一周星。 催人鬢雪搖搖白,撩夢家山歷歷青。 今古茲晨同一概,只應長醉不成醒。 」「鼎湖鷄犬不能仙,一慟龍髯歲再遷。 禹域大同勞昨夢,堯台深恨‧重泉。 斧聲燭影由來事,馬角烏頭不計年。 忍望海西長白路,崇陵草勁雪漫天。 」“夢短鷄鳴第一聲, 第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石遺室詩畫》
第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