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葉紅凋,煙林翠減,獨有寒梅難並。 瑞雪香肥,碎玉奇姿,迥得佳人風韻。 清標暗折芳心,又是輕泄,江南春信。 最好山前水畔,幽閒自有,橫斜疏影。 盡日憑闌,尋思無語,可惜飄瓊飛粉。 但悵望、王孫未賞,空使清香成。 怎得移根帝苑,開時不許眾芳近。 免教問、深岩暗谷,結成千萬恨。 沁園春 山驛蕭疏,水亭清楚,仙姿太幽。 望一枝穎脫,寒流林外,為傳春信,風定香浮。 斷送光陰,還同昨夜,葉落從知天下秋。 憑闌處,對冰肌玉骨,姑射來游。 無端品笛悠悠。 似怨感長門人淚流。 奈微酸已寄,青青□杪,助當年太液,調鼎和饈。 樵嶺漁橋,依稀精彩,又何藉紛紛俗士求。 孤標在,想繁紅閙紫,應與包羞。 缺一字 以上二首皆無名氏作,見《梅苑》卷一。 李文裿輯《漱玉詞》卷一誤作李清照詞。 失調名 凝眸。 兩點春山滿鏡愁。 乃周邦彥《南鄉子》詞句,見陳元龍《詳註周美成詞片玉集》卷三。 《花鏡雋聲》所附《花鏡韻語》以為李清照作,誤。 失調名 幾日不來樓上望,粉紅香白已爭妍。 此乃清初顧貞立顧貞觀之姊《浣溪沙》詞句,全篇云:「百囀嬌鶯喚獨眠。 起來慵自整花鈿。 浣衣風日試衣天,幾日不曾樓上望,粉紅香白已爭妍。 柳條金嫩滯春煙。 」題作《和王仲英夫人韻》,見《眾香詞》禮集亦見清初人其他選本,茲不贅引。 《蕙風詞話》以為李清照詞句,失考。 《蕙風詞話》原文云:「梅宛陵詩『不上樓來今幾日,滿城多少柳絲黃。 』《晁氏客語》記歐公云:『非聖俞不能到。 』見宋葉寘《愛日齋叢鈔》按李易安詞:『幾日不曾樓上望,粉紅香白已爭妍。 』由此脫胎,卻自是詞筆。 」 四補遺詞2首,殘句8則 新荷葉 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晝分停。 繞水樓台,高聳萬丈蓬瀛。 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 花柔玉淨,捧觴別有娉婷。 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 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 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 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 孔繁禮《全宋詞補輯》: 《詩淵》「娉婷」字後空一格,有「又」字,再空一格,接「鶴瘦」句,似乎「鶴瘦」以下為另一首。 徐培均《李清照集箋注》: 此詞原載北京圖書館藏明抄本《詩淵》第六冊第4513頁第12行,作者署“宋李 易安”。 劉瑜《李清照全詞》: 明抄本《詩淵》第二十五冊收為李清照詞。 全文依《詩淵》影印本第4513頁錄之。 王步高、劉林《李清照‧辛棄疾全集》: 「生」作「行」。 楊合林《李清照集》: 「繞」作「遶」。 木蘭花令 沉水香消人悄悄。 樓上朝來寒料峭。 春生南浦水微波,雪滿東山風未掃。 金樽莫訴連壺倒。 捲起重簾留晚照。 為君欲去更憑欄,人意不如山色好。 徐培均《李清照集箋注》: 此詞錄自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抄本程敏政《天機餘錦》卷二,由黃文吉複印寄贈徐培均。 「訴」原誤作「?」,徑改。 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評註》2005年第二版增補:「未」作「來」。 失調名集殘句 幾日不來樓上望, 粉紅香白幾爭妍。 幾多深恨斷人腸。 水晶山枕象牙床。 行人舞袖拂梨花。 猶將歌扇向人遮。 閒愁也似月明多。 羅衣消盡恁時香。 直送淒涼到畫屏。 彩雲易散月長虧。 凝眸, 兩點春山滿鏡愁。 本為10則,因王仲聞本誤題類收入其中「幾」、「凝」2則,故只算8則。 劉瑜《李清照全詞》: 八句中七句出於宋人胡偉《宮詞》集句,唐圭璋《全宋詞》收之,唐案:「胡偉所集,有詩句亦有詞句。 李清照以詞名,且此七句依其格調,似是詞句。 」亦見于王仲聞本的易安詩部分,王案:「其用韻相同者是否屬於同一作品,無法考定。 又胡偉所集,有時割裂原句,……此七句是否俱為完整之句,亦不得而知。 以各句風調觀之,似是詞句。 傳世清照詩,與之不甚相近。 」 其中「行人」句出自《古今小說》之《張古老種瓜娶文女》,亦見于王仲聞本的易安詩部分,王案:「此句未必為易安所作,為詩為詞,亦不可知。 」 五佚詞 詞目1 鵲橋仙‧金魚池蓮 宋人朱敦儒有和詞 附: 鵲橋仙‧和李易安金魚池蓮 朱敦儒 自鷗欲下,金魚不去,圓葉低開蕙帳。 輕風冷露夜深時,獨自個、凌波直上。 幽蘭共輓,明璫難寄,塵世教誰將傍。 會尋織女趁靈槎,泛舊路、銀河萬丈。 ●易安詩全集 說明: 本集照王仲聞的《李清照集校注》1997年新一版錄出。 收詩18首,殘句15則。 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宮柳咸陽草。 五坊供奉鬥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①奸雄才。 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香塵埃。 何為②出戰輒披靡,傳置③荔枝多馬④死。 堯功舜德本⑤如天,安用區區紀文字。 著碑⑥銘德⑦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儀光弼不自⑧猜,天心悔禍人心開。 夏商有鑒⑨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見當時張說最多機,雖生已被姚崇賣。 文引《清波雜誌》卷八、《寒夜錄》卷下、《香祖筆記》卷五、《浯溪考》卷下、《宋詩紀事》卷八七、《綉水詩鈔》卷一 ①是:《癸巳類稿》作「自」。 ②何為:《癸巳類稿》作「六師」。 ③傳置:《癸巳類稿》作「前致」。 ④多馬:《癸巳類稿》作「馬多」。 ⑤本:《癸巳類稿》作「誠」。 ⑥碑:《香祖筆記》、《綉水詩鈔》作「功」。 ⑦銘德:《癸巳類稿》作「刻銘」。 第1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李清照詞集校注》
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