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講究一點的庭園,只要看見瓦頂牆就滿好,瞧著瓦與土的牆,能破除人們在造園中的貪多喜雜的成見,但是如果到達這一步,便意味着此人臨近壽終之年了。 一個人,一生中總是營造華美的庭園,後來又整日觀賞瓦與土,不再注目山石、燈寵①及花木之類,這種人方可稱為獨立的造園師。 假如有這樣的人——他不擁有什麼院落,從來都在頭腦中建造庭園,那末,說不定此人最終只觀賞籬牆與泥土就十分心滿意足了。 那些遍觀天下名園的人自然是什麼也不需要的! 旅行當中,我在深山的小路上發現一株幼樹,枝頭結了五、六顆毛慄。 我覺得結慄的枝條很美,於是盼望它快些長大,打算回東京那天把它帶回去。 我每天清晨散步,路過小樹旁時,總要瞅上幾眼。 本來毫無用場的青毛慄竟逐日肥實,彷彿躲在枝條之間悄聲訴說愛情的姑娘,眼看那果實豐滿起來。 一天清晨,我覺得應該把慄枝剪回來,就帶著剪刀去了。 可是到那兒一看,毛慄一個不剩,被揪得精光。 看樣子是小孩干的,起初以為看錯枝條,滿樹尋找,結果還是那一技。 我茫然若失,站在渺無人煙的深山中,咬着嘴唇,怨悔不已。 周祥 譯 ①指一四六七年「應仁之亂」以後至一五六八年織田信長開始統 一天下為止的一段歷史時期。 ①龍安寺是日本京都有名的古代庭園之一。 創建於一四五○年。 整個庭園未植草木,只以白沙鋪地,佈置了大小十五塊形狀各 異的石頭。 故又稱「石庭」。 ①原為僧房、寺廟的照明用具,以石、竹、木等為框,糊以紙、紗等。 現主要用於裝飾庭園。 伊爾塞* 選自《哈爾茨山遊記》 [德國]海涅 1797—1856 大家迅速前進。 哈雷的大學生向前行進比奧地利的後備軍快些。 ①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走過山上禿的部分和那上邊散佈着的石叢,我們穿過一座楓林,正如我們昨天所看到的那樣。 太陽已經射下它最莊嚴的光芒,照耀着這些穿戴得五花八門的青年,他們這樣活潑地穿過林叢,這兒不見了,那兒又出現了,遇見泥沼就跨過橫搭在上面的樹幹,遇見傾斜的深處就攀援蔓生的樹根,在最愉快的音調中放聲高歌,從鳴囀的林鳥、滾滾的樅濤、看不見的潺潺泉水與反應的回聲中得到同樣快樂的回答。 當快樂的青年和美麗的自然會合在一起時,他們便交換着互相取樂。 我們越往下走,地下的流水響得也越可愛,它只是隨處在石塊和林藪下閃爍出來,好像暗自探聽,能不能走向光明;最後有一個小小的波漣決絶地奔湧出來了。 這裡顯示出這通常的現象:一個勇者作個開端,大隊的遲疑者便忽然不勝驚奇地有了膽量,趕忙去和那為首者結合,一群其他的泉水如今都迅速地從它們的隱匿處湧出,和最初湧出來的匯合,它們立即組成一條很可觀的小溪,經過無數的瀑布與奇異的彎曲流下山谷。 這就是伊爾塞,這可愛的、甜美的伊爾塞!它穿流幸福的伊爾塞谷,兩旁的山逐漸高高聳起,這些山直到它們腳下多半都生長着櫸樹、櫟樹和普通的落葉樹,再也沒有樅樹和其他的針葉樹了。 因為那些落葉樹在布羅肯東部的低哈爾茨特別占優勢,相反地,稱作高哈爾茨的布羅肯西部比這裡高得多,所以也更適宜于針葉樹的生長。 這是無法描述的,伊爾塞用什麼樣的快樂、質樸和嬌愛從那些在它的流道上遇到的、構造奇險的岩石上流下,致使水在一些地方洶湧地沸騰或是發着泡沫流溢,在另一些地方從各樣的石縫間,像是從急猛的水壺中注出,形成潔白的弧形,隨後又在下邊的小石上輕輕細步,有如一個活潑的女孩。 是的,傳說是真的,伊爾塞是一個公主,她笑着神采煥發地跑下山去。 她白色的水沫衣裳是怎樣在日光裡照耀!她銀色的胸帶是怎樣在風裡飄揚!她的金剛石是怎樣發光而閃爍!高大的櫸樹立在旁邊像是嚴肅的父兄,他們暗自微笑,看著這可愛的孩子的放縱;白樺搖擺着,懷有姑母般的快樂,同時又為這些大膽的跳躍擔驚;驕矜的櫟樹注目凝視,有如一個煩惱的伯父,他又要為了美好的天氣花錢①。 小鳥在微風中歡呼喝彩,岸上的花朵溫柔細語:「啊,把我們帶去吧,把我們帶去,親愛的小姐姐!」——但這快樂的女孩不停地跳躍下去,她忽然感動了作夢的詩人,一陣光裡有聲、聲裡有光的花雨向我注下,在這澄潔的美景前我的意識消失了,我只是還聽到甜美的笛聲: 我是伊爾塞公主, 住在伊爾塞石岸; ①奧地利的後備軍,以鬆懈、行動遲緩著稱。 ①海涅在這裡指他的叔父所羅門・海涅。 他的叔父是一個商人,常常給海涅經濟上的幫助。 跟我到我的宮裡吧, 我們要幸福地生活。 我要濡洗你的頭用我明朗的波紋, 你要忘記你的痛苦, 你這憂勞成病的人! 在我潔白的腕中, 在我潔白的胸前, 你要睡眠還夢起 日日的童話的快樂。 我要吻你更愛你, 像我愛過吻過的、 現在已經死去的、 親愛的亨利皇帝。 死者永久死去了, 只有生者在生存; 我又美麗又年輕, 我笑着的心在震動。 我的心若在下邊震動, 我的水晶宮就鳴響, 小姐和騎士們舞蹈, 隨從的隊伍在歡呼。 絲質的長裙窸窣, 刺馬的鐵釘作響, 誅儒們打鼓吹喇叭, 拉著胡琴吹起軍笳。 我的腕卻須抱住你, 像它抱過的亨利皇帝; 我曾矇住他的耳朵, 每逢那喇叭響起。 第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外國散文》
第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