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十萬橫磨劍:《舊五代史.景延廣傳》:「告戎王曰 ……晉朝有十萬品橫磨劍,翁若要戰則早來。 」橫磨劍喻精鋭的士卒。 [22]闢易:避退。 [23]撫髀:拍着大腿。 驩:同「歡」。 [24]王鐵槍:指五代時梁驍將王彥章,善使鐵槍,所向無敵,軍中號為「王鐵槍」。 [25]格:阻止。 [26]王屋山:在今山西陽城、垣曲之間。 [27]玄鳥:指燕子。 本文選自《宋文憲公全集》卷三十八。 秦,指今陝西一帶。 這是一篇人物特寫,描寫了秦士鄧弼的事蹟和遭遇。 文章中的鄧弼,既文且武。 文能飽讀四庫之書,壓倒素以才藝自負的兩書生;武能擘牛舉鼓,比之為王鐵槍。 但因生性抗直,好酒使性,加上統治者內部矛盾,使有「立勛萬里外」的宏願的鄧弼,只有遁入山中當了道士。 這也是對封建社會摧殘人才的控訴,全文抓住幾個富有特徵的情節,繪聲繪色地再現了鄧弼的英雄形象。 使我們今天讀來,還感到虎虎有生氣。 勤學明王守仁 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于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 從吾游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1]。 諸生試觀儕輩之中苟有虛而為盈[2],無而為有,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鄙賤之者乎?彼固將以欺人,人果遂為所欺,有弗竊笑之者乎?苟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3],表裡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彼固以無能自處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為無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諸生觀此,亦可以知所從事于學矣。 註釋: [1]確:堅實。 [2]儕輩:同輩。 [3]樂易:愉快和藹而又平易近人。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餘姚今屬浙江人。 因曾在陽明書院講學,世稱陽明先生。 弘治十二年1499進士,歷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 因上疏救言官戴銑等,忤權宦劉瑾,受廷杖,謫為貴州龍場驛丞。 劉瑾被誅後,起用為廬陵知縣,遷南京刑部主事、吏部尚書,擢南京太仆少卿,就遷鴻臚卿。 後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因鎮壓農民起義與平定宗室朱宸濠叛亂,封為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書。 卒謚文成。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哲學家,也是文學家。 為文主張直抒胸臆,不依傍古人。 其文平易暢達,自成一格。 《四庫全書總目》稱其「為文博大昌達,詩亦透逸有致」。 著有《王文成公全書》。 本文選自《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六。 王守仁在貶為貴州龍場驛丞時作《教條示龍場諸生》四則,包括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這裡所選的是《勸學》一則。 文章不是從正面來勸學,而是通過正反對照,讓學子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富有啟發性。 全篇文字簡潔,句式整齊,僅用二個對比反詰,就把問題說清楚了,頗有啟示後學的作用。 青蓮閣記.明湯顯祖 李青蓮居士為謫仙人[1],金粟如來後身[2],良是。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心神如在。 按其本末[3],窺峨嵋,張洞庭,臥潯陽,醉青山,孤縱晻映[4],止此長江一帶耳。 風流遂遠[5],八百年而後,乃始有廣陵李季宣焉[6]。 季宣之尊人樂翁先生[7],有道之士也。 處㗊而神清[8],休然穆然,《五經》師其講授[9],六德宗其儀表[10]。 達人有後,爰發其祥。 夢若有持清都廣樂[11],徘徊江庭以祝將之,曰:「以為汝子。 ” 覺而生季宣,因以名。 生有奇質,就傅之齡[12],《騷》《雅》千篇[13],殆欲上口。 弱冠[14],能為文章。 雲霞風霆,藻神逸氣,遂拜賢書,名在河岳。 公車數上[15],尊人惜之,曰:“古昔聞人雅好鳴琴之理[16],子無意乎。 」 季宣奉命筮仕[17],授山以東濟陽長。 資事父以事君,亦資事君而事父也。 三年,大著良聲,雅歌徒詠。 然而雄心未弇[18],俠氣猶厲,處世同於海鳥,在俗驚其神駿。 遂乃風期為賈患之媒[19],文字只招殘之檄矣。 君慨然出神武門[20],登泰山吳觀而嘯曰[21]:「使吾一飲揚子中泠水[22],亦何必三周華不注耶[23]!且親在,終致吾臣而為子矣[24]。 」則歸而從太公。 群從騷牢,夷猶乎江皋,眺聽壺觴,言世外之事,頽如也。 起而視其處,有最勝焉。 江南諸山,翠微浥曄幾席,欣言外之。 夷堂發㚇,層樓其上。 望遠可以賦詩,居清可以讀書。 書非仙釋通隱麗娟之音,皆所不取。 然季宣為人偉朗橫絶,喜賓客。 而蕪城真州[25],故天下之軸也,四方遊人,車蓋帆影無絶,通江不見季宣,即色沮而神懊。 以是季宣日與天下游士通從,相與浮拍跳踉[26],淋漓頓挫,以極其致。 時時挾金、焦而臨北固[27],為褰裳蹈海之談[28]。 故常與游者,莫不眙[目咢]相視[29],嘆曰:「季宣殆青蓮後身也。 」相與顏其閣曰「青蓮」。 季宣嘆曰:「未敢然也。 吾有友,江以西清遠道人[30],試嘗問之。 ”道人聞而嘻曰:“有是哉!古今人不相及,亦其時耳。 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 唐人受陳、隋風流,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勝,則可以共浴華清,從階升,娭廣寒[31]。 令白也生今之世[32],滔蕩零落,尚不能得一中縣而治,彼誠遇有情之天下也。 今天下大致滅才情而尊吏法,故季宣低眉而在此[33]。 假生白時,其才氣凌厲一世,倒騎驢[34],就巾試面,豈足道哉!」 海風江月,千古如斯。 吾以為《青蓮閣記》。 註釋: 第10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代散文》
第1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