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詫謂:驚奇地認為。 [7]《方言》:書名。 相傳為漢代揚雄作。 楚人:今湖北省一帶的人們。 [8]䜏:音tuó。 [9]踅:音chì。 [10]挻:音shān。 [11]楚國:指今湖北省。 [12]五帝三王紀:指《史記》中《五帝本紀》和唐代司馬貞《史記補》中的《三皇本紀》。 [13]左氏:《左傳》的作者左丘明。 [14]《書》:《尚書》的簡稱。 [15]司馬:指《史記》的作者司馬遷。 [16]撏xiáan扯:摘取。 比喻割裂文義,剽竊詞句。 [17]奄:取。 [18]昌黎:唐代文學家韓愈。 [19]戲劇:這裡指遊戲之作。 [20]空同:李夢陽,號空同子,明代文學家。 [21]反正:回到正常軌道上。 [22]令甲:第一條法令。 漢代皇帝頒佈法令,按先後分為令甲、令乙、令丙。 [23]野路:不是正道。 [24]以訛益訛:錯上加錯。 [25]時制:當前的體制。 [26]不文:沒有文采。 [27]《一統志》:記載全國地理的書。 明代所修的稱《大明一統志》。 [28]西京:西漢的代稱。 [29]封建:西漢自景帝平七國之亂以後,有封王侯建國的事。 [30]官師:百官 。 官以職言,師以道言。 [31]子長:司馬遷,字子長。 [32]泥:拘泥。 [33]綴以:連結、縫。 [34]五味:甜、酸、苦、辣、咸。 煎熬:指烹飪。 [35]茹毛飲血:原始人連毛帶血生吃禽獸。 [36]衣袂:泛指衣服。 [37]餚核:泛指食物。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號石浦。 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 萬曆十四年1586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 他欽慕白居易、蘇軾,書齋取名為「白蘇齋」。 明代萬曆年間,王世貞、李攀龍為代表的復古文風很盛,他極力反對這種文風,與其弟宏道、中道並稱「三袁」,成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 著有《白蘇齋類集》。 本文選自《白蘇齋類集》。 文章針對明代前後七子「文必秦漢」的復古主張及其摹擬古文字句、晦澀難解的文體,提出了「公安派」的文學觀點。 文章通過論述古文的發展史,說明:古文貴在以辭達意,學習古文就要學習「貴達」的實質;語言有古今變化,今人盲目摹擬古文的字句,可以說是「以不達學達」。 全文引證豐富,論述有力,令人信服。 賣柑者言.劉基 杭有賣果者[1],善藏柑,涉寒暑不潰[2]。 出之燁然[3],玉質而金色。 置於市,賈十倍[4],人爭鬻之。 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干若敗絮。 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於人者,將以實籩豆[5],奉祭祀,供賓客乎?將衒外以惑愚瞽也[6]?甚矣哉為欺也。 」 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 吾賴是以食吾軀。 吾售之,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7],洸洸乎干城之具也[8],果能授孫吳之略耶[9]?峨大冠、拖長紳者[10],昂昂乎廟堂之器也[11],果能建伊皋之業耶[12]?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13],坐縻廩粟而不知恥[14]。 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15],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16]?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無以應。 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滑稽之流[17]。 豈其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諷耶? ——選自《四部叢刊》本《誠意伯文集》 註釋: [1]杭:指浙江杭州。 [2]涉:經過。 [3]燁yè然:光彩鮮明的樣子。 [4]賈:同「價」。 [5]實:充實。 籩bān豆:古代祭祀或宴客時用來盛食品的兩種容器。 籩,竹器;豆,木器或陶器。 [6]衒:同「炫」,誇耀。 愚瞽:愚人或瞎子。 [7]佩虎服:佩戴兵符。 虎符是古代徵調兵將用的憑證。 皋比pí指披在椅子上的虎皮。 [8]洸洸guāng:威武的樣子。 《詩經.大雅.江漢》:「江漢湯湯,武夫洸洸。 」干城:捍衛城池,。 《詩經.周南.兔置》:「糾糾武夫,公侯干城。 」具:材具。 [9]孫吳:指春秋時的孫武和戰國時的吳起,他們都是古代著名的軍事家。 [10]峨:高聳。 紳:古代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帶子。 大冠、長紳是文官的裝束。 [11]廟堂之器:指朝廷中的人才。 [12]伊皋「伊尹和皋陶yáo。 伊尹為商湯的名相;皋陶為舜時的法官。 兩人都是古代有名的賢臣。 [13]斁dù:敗壞。 [14]縻:同“靡」,浪費。 [15]醇醴:味道濃厚的美酒。 飫yù:飽食。 [16]象:效法。 [17]東方生:指漢代東方朔,字曼倩,他常用詼諧的言辭諷諫漢武帝,事見《史記.滑稽列傳》褚少孫補。 杭州有個賣水果的人,很會貯藏柑子,經歷一年也不腐爛。 拿出它來,依然光澤鮮亮,玉石般的質地,黃金似的顏色。 放到市場上,售價高出十倍,人們爭相購買。 我買了一個,把它剖開,像有股煙塵撲向口鼻,看它的裡面,乾枯得像破棉絮一樣。 我感到奇怪,問他說:「你出售給別人的柑子,是準備用它裝在盛祭品的容器中,供奉神靈、招待賓客呢?還是要誇耀它的外表來迷惑傻瓜和瞎子呢?幹這騙人的勾當,太過分了啊!」 第9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代散文》
第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