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竟——完畢。 格拉維注補的《幾何原本》共有十五卷,此時只譯出六卷,故說「未竟」。 [34]當dāng——敵,相比。 [35]頓——立即。 [36]裨——補。 [37]當dāng——充任。 [38]習——訓練。 [39]令——使人。 細——精細。 確——確切,正確。 [40]鄧林——大樹木的名稱。 我國古代的神話說,夸父追太陽,中途渴死,棄其枝,化為一片大樹木,叫做鄧林。 [41]榱催cuī——房屋的椽子。 桷決jué——方形的屋椽。 [42]恣——任意。 [43]修身事天——指傳習耶穌教,信仰上帝。 [44]格物——推究物理。 [45]洞——透徹。 [46]擘bò——分析。 [47]趨——同「趣」,旨趣的意思。 [48]繹益yì——尋究。 《幾何原本》是公元前約三百年時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Euclid所著,凡十三卷;十六世紀時,意大利教士兼數學家格拉維Clavius,1537—1612為之闡釋,又作續補二卷,是為十五卷本《幾何原本》Euclidis Elementorum Libri XV。 耶穌會教士意大利人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曾從格拉維學習,明神宗萬曆年間他來華傳教,萬曆二十八年1600徐光啟認識他以後,就要求他介紹西方數學的重要著作,利瑪竇就推薦此書,並與徐光啟合譯其前六卷,于萬曆三十一年1603起譯,至萬曆三十五年1607完成,這是我國第一部介紹西洋數學的譯本。 其餘各卷直到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才由李善蘭和英國教士偉烈亞力Alexander Wylie在清咸豐七年1857補譯完成。 但徐光啟首先將歐幾里得幾何學介紹到國內,對我國的數學發展和學術革新,都有重要的影響。 《幾何原本》前六卷譯成後,刻書時寫了這篇序文,序文注重說明數學這門純理科學是一切實用科學的基礎;進而指出他傳播這部著作的目的,在於使人們掌握幾何學的基礎知識,瞭解幾何學的求證方法,從而學到邏輯方法,培養邏輯思維,藉以準確、精密地分析事物。 這種見解是很重要的。 他在幾百年之前,能探求到數理學習對思維鍛鍊的關係,應當看做是認識方法上的一項重要發展。 這篇序文從明萬曆三十五年刻初版本《幾何原本》錄出,刻本系用徐光啟的手筆摹刊的。 但裡面有個別的字似是刊刻之誤,這裡核對了《明清間耶穌會士譯著提要》裡的引文加以校改,並在注文中說明。 坑廁賦.明王思任 雖廁亦屋,雖溷亦清,惟越所有 性喜曠放,不樂楲窬[1]。 學禁未成,與潔則宜。 嚬武林糞牏之函[2],至蠕動猶奉客。 愁京邸街巷作溷,每昧爽而攬衣。 不難隨地宴享,極苦無處起居。 光訪優穆,或內逼而不可待。 裨諶謀野[3],又路遠莫致之。 惟吾鄉黨之便便,幾于夏屋之渠渠。 貯以清泠,甃之文石[4],區以別矣,各適其適。 紫姑是迎[5],淮南堪謫[6]。 雖香非金谷,難驚劉寔之* [7];亦無庸果下舞陽,用塞王敦之鼻[8]。 周寢廟而視其偃,管寧當為整冠[9];賦《三都》以需其次,左思不妨着筆[10]。 然而壟斷者門如市,有賤丈夫焉;僻違者心似水,則亦君子之所可及。 重曰:大畜小畜,解之時義大矣[11];一解兩解,有所不用其極。 註釋: [1] 楲窬:便桶。 [2]武林:杭州。 [3]裨諶:春秋鄭大夫,以多謀見稱。 [4]甃:用磚石砌。 [5]紫姑:傳說中神名。 相傳紫姑為壽陽人李景之妾,為其妻所妒,常役以穢事,于正月十五日含恨而死。 見《荊楚歲時記》。 自唐以來有賽紫姑之俗,于正月十五日夜在廁間或豬欄邊迎之,以問禍福。 [6]淮南:漢高祖劉長被封為淮南王,文帝時因謀反事謫徙蜀郡,途中不食而死。 [7]「雖香」二句:《世說新語.汰侈》註云:「劉寔詣石崇,如廁,見有絳紗帳大床,茵蓐甚麗,兩婢持錦香囊。 寔遽反走,即謂崇曰:『向誤入卿內室。 』崇曰:『是廁耳。 』」[8]「亦無」二句:《世說新語.紕漏》:「王敦初尚主舞陽公主,如廁,見漆箱盛于棗,本以塞鼻,王謂廁上亦下果,食遂至盡。 」[9]管寧:三國時魏國高士。 [10]左思:西晉人,曾作《三都賦》。 [11]「大畜」二句:大畜、小畜、解,皆《周易》卦名。 空同子瞽說.明蘇伯衡 尉遲楚好為文[1],謁空同子曰:「敢問文有體乎?”曰:「何體之有?《易》有似《詩》者[2],《詩》有似《書》者[3],《書》有似《禮》者[4],何體之有?」「有法乎?」曰:「初何法?典謨訓誥[5],國風雅頌[6],初何法?」「難乎易乎?」曰:「吾將言其難也,則古詩三百篇多出於小夫婦人[7];吾將言其易也,則成一家言者一代不數人。 」「宜繁宜簡?」曰:「不在繁,不在簡,狀情寫物在辭達。 辭達則二三言而非不足,辭未達則千百言而非有餘。 」「宜何如?」曰:「如江河。 」「何也?」曰:「有本也。 如鍵之於管[8],如樞之於戶,如將之於三軍,如腰領之於衣裳。 」「何也?」曰:「有統攝也。 如置陳[9],如構居第,如建國都。 」「何也?」曰:「謹佈置也。 如草木焉,根而干,干而枝,枝而葉而葩。 」「何也?」曰:「條理精暢而皆有附麗也[10]。 如手足之十二脈焉[11],各有起,有出,有循,有注,有會。 」「何也?」曰:「支分派別而榮衛流通也[12]。 如天地焉,包涵六合而不見端倪[13]。 」「何也?」曰:「氣象沉鬱也[14]。 如漲海焉,波濤湧而魚龍張[15]。 」「何也?」曰:「浩汗詭怪也[16]。 如日月焉,朝夕見而令人喜。 」「何也?」曰:「光景常新也。 如煙霧舒而云霞布。 第8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代散文》
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