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返回家中,買來了有關淡水魚的書。 他必須確認出自己看到的黑東西究競為何物。 前些天並未灌水卻出現了被圈在水洼里的幼魚,之後又看到了身長兩米以上的可以視為魚類的大魚。 老人從書中讀到,身長超過兩米的魚類只有原產于中國的草魚。 草魚、白鰱、黑鰱、青魚這四種魚類在中國被稱作四大家魚。 草魚和白鰱身長均可超過兩米,重量可達四十公斤。 美國人居住的地方有紅鱒。 各國均有可以投放魚苗的魚類。 日本初次輸入草魚和白鰱是在明治十一年(1879年)。 一共進口過十一次。 進口數量龐大,總計進口了三百七十萬尾魚苗。 但是老人的煩惱未能就此解消。 如今,草魚、白鰱只是棲息繁殖在利根川水域。 現在雖然每年都在向以臺灣為首的東南亞地區出口魚,且數量已達三千萬條之多,但繁殖地域卻僅僅侷限在利根川水域。 多摩河裡沒有草魚,也沒有白鰱。 因為河裡沒有供它們食用的水草。 老人又調查了一下鯉魚。 鯉魚的身長一般都在六十公分以內。 據說在中國大陸,也有身長超過兩米,體重達二三十公斤的鯉魚。 壽命一般為十五六年。 長壽者可達五六十年。 岐阜縣飼養的鯉魚根據魚鱗的年輪判斷,壽命當在二百一十餘年左右。 老人嘆息不止。 只有棲息在黃河、長江那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大河裡才有可能使身長超過兩米。 多摩河內有超過兩米長的鯉魚是不可想像的。 再想想多摩河時常出現河水乾涸的情景,便越發覺得自己所看到的情景令人費解了。 老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令人敬畏之處。 被圈在雨水洼中的可憐的小魚也好,朦朧瞥見的兩米長的大魚也罷,其中無法解釋的自然之謎令老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恐怖。 老人走訪了多摩河漁業協會。 多摩河上游分為奧多摩漁業協會和秋川漁業協會。 自拜島橋到下游的瓦斯橋這段範圍歸多摩河漁業協會管轄。 老人在那裡聽到了一個神奇的傳說。 是關於人魚的傳說。 傳說的流傳起始時間無人知道,地點在哪兒也無人知曉。 據說暴風雨的前夜,當大雨敲窗、狂風開始怒吼之際,人魚便會出現在多摩河上。 那是一條赤身裸體的人魚。 人魚與一條大魚相戲而行。 「是個童話故事。 」漁業協會的人說罷笑了起來。 「或許是罷。 」老人答了一句以後便離開了漁業協會。 「但是自從瞥見大魚波間跳以後,我倒是開始覺得本來很正常的這條多摩河裡棲息著某種生物了。 」老人晃了晃葫蘆中的酒說道。 「您是指人魚的傳說嗎?」德田低聲問道。 老人的話勾起了德田對一件往事的回憶。 德田早就是一個妄想家。 他曾經設想過,假如海水枯竭了的話,結果將會怎樣呢?德田一想到這種光景,便感到恐懼不安。 從未見過的世界呈現在他的眼前。 到處都是掙扎著死去的魚類。 有巨大的章魚和烏賊,有巨獸。 或許還存在著超出人類想像的生物也未可知。 妄想招致混亂,混亂則招致恐懼。 第三章 三 審判庭上,日高登志被淺黃留治的辯護人告上了民事法庭。 民事法庭上的法官被稱作民事審判員。 法庭叫做審判庭。 原告和被告分別被叫做申訴人和被申訴對象。 淺黃留治向東京家庭法院八王子分院提出了放棄養育權的申請。 認領的審判已經進行了九次。 在這兩年,為確認血親關係的所有材料均已交齊。 包括淺黃的血型、登志的血型、掌、指紋、汗液、耳垢和其他的有關鑑定材料。 此外,人體測定及骨相學的鑑定也已告一段落。 詩人歌德曾經說過:只有母親知道誰是孩子的父親。 歌德的時代確實如此。 可現在已不同往昔。 首先是血型要相符,此外再加上指紋、掌紋的類似鑑定。 若是親生子,則指紋、掌紋的相似率較高。 腳趾也可以成爲鑑定的材料之一。 耳垢是否具有乾燥性也是進行判斷的依據之一。 登志擁有絕對的自信。 但是從科學角度上講,一紙鑑定結果可以否定血親關係,卻不能做出百分之百就是親生父子關係的斷言。 現在已經拿到手的對鑑定材料所做出的結論是:是親生子的可能性極大。 下面要看的便是審判員的判決結果了。 登志認為審判已經接近了尾聲。 「我要向審判員進行申訴。 」吉井律師說道。 接著,吉井便面向審判員說:「本律師與申述人淺黃留治商量的結果,決定承認日高雅士為原告的親生子。 因為根據呈堂證據,日高雅士是申述人的親生子是不容置疑的。 」 「這麼說,申述人將履行認領手續啦?」審判員睡意朦朧地問。 「是的。 但有一條,審判員先生,申訴人不單單是願意辦理認領手續,還認為必須將日高雅士的戶口落到自己的戶口簿上。 迄今為止之所以未辦理認領手續,那是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明日高雅士是申述人的親生子。 但現在根據法庭鑑定的結果,疑慮已經消除。 申述人絕不是對自己的親生兒子沒有感情。 之所以要把他的戶口落到申述人的戶籍上,就是爲了顯示出申述人的一番愛意。 」 「也就是說,這樣做就意味著被申述對像將喪失養育資格,對嗎?」 「是的。 為此,我想向被申訴對像提幾個問題。 」吉井將身體轉向登志。 「方纔申述人代理人的話你都聽見了吧?」 「哎,不過,怎麼會……」登志的聲音在顫抖。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人魚》
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