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上古三代文章    P 22


作者:夏商周
頁數:22 / 72
類別:白話散文

 

上古三代文章

作者:夏商周
第22,共72。
上天蒼蒼,若存若亡,越王句踐下臣種敢言之。昔天以越賜吳,吳不肯受,是天所反。句踐敬天而功,既得返國,今上天報越之功,敬而受之,不敢忘也。且吳有大過六,以至于亡,王知之乎?有忠臣伍子胥,忠諫而身死,大過一也;公孫聖直說而無功,大過二也;大宰愚而佞言,輕而讒諛,妄語咨口,聽而用之,大過三也;夫齊、晉無反逆行,無僭侈之過,而吳伐二國,辱君臣,毀社稷,大過四也;且吳與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吳侵伐,大過五也;昔越親戕吳之前王,罪莫大焉,而幸伐之,不從天命,而棄其仇,後為大患,大過六也。

越王謹上刻青天,敢不如命。(《吳越春秋·夫差內傳》五:「吳王書其矢而射種蠡之軍,大夫種書矢射之曰。」)



  
○固陵祖道祝詞

皇天助,前沈後揚。禍為德根,憂為福堂。威人者滅,服從者昌。王雖牽致,其後無殃。

君臣生離,感動上皇。眾夫哀悲,莫不感傷。臣請薦脯,行酒二觴。(《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七:「句踐入臣于吳,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臨水祖道,軍陣固陵,大夫文種前為祝。」)

大王德壽,無疆無極。乾坤受靈,神輔翼。我王厚之,祉在側。德銷百殃,利受其福。

去彼吳庭,來歸越國。觴酒既升,請稱萬歲。(同上:「越王仰天太息,舉杯垂涕,默無所言。種復前祝。」)

○文台進祝酒辭

皇天助,我王受福。良臣集謀,我王之德。宗廟輔政,鬼神承翼。君不忘臣,臣盡其力。

上天蒼蒼,不可掩塞。觴酒二升,萬福無極。(《吳越春秋·句踐伐吳外傳》十:「越兵構行於江、淮之上,還於吳,置酒文台,大夫種進祝酒。」)


  

我皇賢仁,懷道抱德,滅讎破吳,不忘返國。賞無所吝,群邪杜塞。君臣同和,福千億。觴酒二升,萬歲難極。

(同上:「於是越王默然無言,大夫種云云。」)

卷六

☆齊太公一

太公姓姜,亦姓呂,名尚,字牙,東海人,四岳之後。初事商王紂,去隱北海,後歸周,周文王以為師,號曰太公望。武王嗣位,以為司馬,號曰師尚父。既克商,封於齊,以侯爵就國。

成王嗣位,命得專征伐。一雲,受封後留為太師,薨年百餘歲。傳國二十八世。有《太公六韜》六卷,《陰謀》六卷,《謀》三卷,《陰符鈐錄》一卷,《金匱》二卷,《兵法》三卷,又六卷,《伏謀陰陽謀》一卷,《三宮兵法》一卷,《太乙三宮兵法立成圖》二卷,《書禁忌立成集》二卷,《枕中記》一卷,《周書》陰符》九卷。

(案《周書》陰符》、《隋志》不雲太公。據《戰國策》,蘇秦得太公《陰符之謀》、《史記》作《周書陰符》,明是一書也。《漢志》《周史六》六篇在儒家,《太公謀》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在道家,《隋志》盡歸兵家。)

○政語

師尚父曰:「吾聞之於政也,曰:「天下壙々,一人有之。萬民叢叢,一人理之。」故天下者,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有也。故夫天下者,唯有道者理之,唯有道者紀之,唯有道者使之,唯有道者宜處而久之;故夫天下者,難得而易失也,難常而易亡也;故守天下者,非以道,則弗得而長也,故夫道者,萬世之寶也。」

周武王曰:「受命矣。」(賈誼《新書·修政語》下)

武王問太公曰:「舉賢而以危亡者,何也?”太公曰:「舉賢而不用,是有舉賢之名,而不得真賢之實也。」武王曰:「其失安在?」太公望曰:「其失在君好用小善而已,不得真賢也。」武王曰:「好用小善者,何如?」太公曰:「君好聽譽而不惡讒也。以非賢為賢,以非善為善,以非忠為忠,以非信為信。

其君以譽為功,以毀為罪,有功者不賞,有罪者不罰,多黨者進,少黨者退,是以群臣比周而蔽賢,百吏群黨而多奸,忠臣以誹死於無罪,邪臣以譽賞於無功,其國見於危亡。」武王曰:“善,吾今日聞誹譽之情矣。」

武王問太公曰:「得賢敬士,或不能以為治者,何也?”太公對曰:「不能獨斷,以人言斷者,殃也?」武王曰:「何為以人言斷?」太公對曰:「不能定所去,以人言去;不能定所取,以人言取;不能定所為,以人言為;不能定所罰,以人言罰;不能定所賞,以人言賞。賢者不必用,不肖者不必退,而士不必敬。」武王曰:「善。其為國何如?」太公對曰:「其為人,惡聞其情而喜聞人之情,惡聞其惡而喜聞人之惡,是以不必治也。」武王曰:“善。」

○四輔

太公曰:“太師者,心腹之臣,所使口口,是人之英,故曰前疑,常立於前,決疑事也。太史者,耳目之臣,所使視聽,是人之後,故曰後承,常立於後,承主之過,取驗於天。太傅者,爪牙之臣,所使守衛,是人之傑,故曰左輔。輔人主缺,事立於左,拒君之難。

太保者,羽翼之臣,所使察伺,是人之警,故曰右弼,常立於右,弼人主之邪。四輔既立,王者安而無為,百姓濟而無害。若四輔不具,猶格虎無備,濟河無舟。若王者不知古今之務,遠方之緯,不謀於諸侯,不達言語,動作不合於制,太師爭之;不知天變星曆之運,天官動靜鐘律之音,山川怪異,不善災害,太史陳天文以爭之;發號令不應先王法度,與大臣無禮,枉道於民,處刑不平,獨信自專,臨政不莊,又不恤臣仆,太傅爭之;升車不應和鸞,揖讓不中磬佩,淫晏馳騁,沈冒酒色,宗廟不敬,輿服失度,朝廷無節,太保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