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儒學案    P 150


作者:黃宗羲
頁數:150 / 462
類別:中國哲學

 

明儒學案

作者:黃宗羲
第150,共462。
五倫是真性命,詞氣是真涵養,交接是真心髓,家庭是真政事。父母就是天地,赤子就是聖賢,奴僕就是朋友,寢室就是明堂。平旦可見唐、虞,村市可觀三代,愚民可行古禮,貧窮可認真心。疲癃皆我同胞,四海皆我族類,魚鳥皆我天機,要荒皆我種姓。

問「為之不厭”。曰:“知爾之厭,則知夫子之不厭矣。今世從形跡上學,所以厭;聖人從天地生機處學,生機自生生不已,安得厭?」



  
善處身者,必善處世;不善處世,賊身者也。善處世者,必嚴修身,不嚴修身,媚世者也。

學者有志於道,須要鐵石心腸,人生百年轉盻耳,貴乎自立。

後生不信學有三病:一曰耽閣舉業,不知學問事,如以萬金商,做賣菜傭;二曰講學人多迂闊無才,不知真才從講學中出,性根靈透,遇大事如湛盧刈薪;三曰講學人多假,不知真從假中出,彼既假矣,我棄其真,是因噎廢食也。

問「儒佛同異。”曰:“且理會儒家極致處,佛家同異不用我告汝。不然,隨人口下說同說異何益?」

問「如何得分明”。曰:“要胸中分明,愈不分明。須知昏昏亦是分明,不可任清明一邊。昭昭是天,冥冥是天。」

馬上最好用功,不可放過。若待到家休息,便是馳逐。

老成持重,與持立保祿相似;收斂定靜,與躲閒避事相似;謙和遜順,與柔媚諧俗相似。中間間不容髮,非研幾者鮮不自害害人。

說清者便不清,言躬行者未必躬行,言知性命便未知性命,終日說一便是不一,終日說合便是不合,但有心求,求不着便着。

人只說要收斂,須自有箇頭腦,終日說話,終日幹事,是真收斂。不然,終日兀坐,絶人逃世,究竟忙迫。

橫逆之來,愚者以為遭辱,智者以為拜賜;毀言之集,不肖以為罪府,賢者以為福地。小人相處,矜己者以為荊棘,取人者以為砥礪。


  

目無青白則目明,耳無邪正則耳聰,心無愛憎則心正。置身天地間,平平鋪去,不見崖異,方是為己之學。學者好說嚴毅方正,予思與造物者游,春風習習,猶恐物之與我拂也。苟未有嚴毅方正之實,而徒襲其跡,徒足與人隔絶。

未知學人,卻要知學,既知學人,卻要不知有學;未修行人,卻要修行,既修行人,卻要不知有修。予見世之稍學修者,嘵嘵自別於人,其病與不知學修者,有甚差別?

予別無得力處,但覺本分二字親切,做本分人,說本分話,行本分事。本分外不得加減毫末,識得本分,更有何事!

道無揀擇,學無精粗。

下學便是上達,非是下學了纔上達,若下學後上達,是作兩層事了。

學問原是家常茶飯,濃釅不得,有一毫濃釅,與學便遠。(以上《龍華密證》)

孟我疆問:「如何是道心人心?”曰:“不由人力,純乎自然者,道心也;由思勉而得者,人心也。」

我疆問:「孔子云:『正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故曰,視於無形,聽於無聲。』子思發之為不睹不聞,陽明又云:『若睹聞一於理,即不睹不聞也。』其言不同如此!」曰:「孔子懼人看得太粗,指隱處與人看,陽明恐人看得甚細,指顯處與人看,其實合內外之道也。」(以上《燕台會記》)

問「吾有知乎哉章」。曰:「鄙夫只為有這兩端,所以未能廓然。聖人將他兩端空盡無餘了,同歸於空空。」曰:「然則致知之功如何?」曰:「聖人致之無知而已。」曰:「然則格物之說如何?」曰:「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體物而不可遺,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此真格物也。」(《南都會記》)

識仁即是格物。

問「識仁”。曰:“夫子論仁,無過『仁者,人也』一語。當日我看仁做箇幽深玄遠,是奇特的東西,如今看到我輩在一堂之上,即是仁,再無虧欠,切莫錯過。」

問:「夫子只言仁之用,何以不言仁之體?”曰:“今人體用做兩件看,如何明得?余近來知體即用,用即體,離用無體,離情無性,離顯無微,離已發無未發。非予言也。孟子曰:『惻隱之人,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體會自見。」

問:「生機時有開發,奈不接續何?”曰:「無斷續者體也,有斷續者見也。」曰:「功將何處?」曰:“識得病處即是藥,識得斷處就是續。」

一堂之上,有問即答,茶到即接,此處還添得否?此理不須湊泊,不須幫帖。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盡者了無一物,渾然太虛之謂,心性亦是強名。(以上《龍華會記》)

問:「其心三月不違仁,仁與心何所分別?”曰:“公適走上來問,豈有帶了一箇心,又帶了一箇仁來?公且退。」

恕者,如心之謂。人只是要如己之心,不思如人之心,如己如人,均齊方正,更說甚一貫。

有言「不能安人,如何算得修己”。曰:“我二十年前,熱中亦欲安人,今安不得,且歸來。我與公且論修己。修己之方,在思不出其位,在素位而行。

公且素位,老實以行誼表於鄉,便是安人。不然,你欲安人,別人安了你。」

塘南先生問:「佛法只是一生死動人,故學佛者在了生死。」曰:「人只是意在作祟,有意則有生死,無意則無生死。」(以上《元潭會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