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沈從文全集《散文集》    P 144


作者:沈從文
頁數:144 / 276
類別:文學

 

沈從文全集《散文集》

作者:沈從文
第144,共276。
大江以南,凡是有河流可通船舶處,無論大城小市,端午必照例舉行賽船。這些特製龍船多窄而長,有的且分五色,頭尾高張,轉動十分靈便。平時擱在岸上,節日來臨前,才由二三十個特選少壯青年,在鞭炮轟響、歡笑呼喊中送請下水。初五叫小端陽,十五叫大端陽,正式比賽或由初三到初五,或由初五到十五。沅水流域的漁家子弟,白天玩不盡興,晚上猶繼續進行,三更半夜後,住在河邊的人從睡夢中醒來時,還可聽到水面飄來蓬蓬噹噹的鑼鼓聲。近年來我的記憶力日益衰退,可是四十多年前在一條六百里長的沅水和五個支流一些大城小鎮度過的端陽節,由於鄉情風俗熱烈活潑,將近半個世紀,種種景像在記憶中還明朗清楚,不褪色,不走樣。
因此還可聯想起許多用「鬧龍舟」作題材的藝術品。較早出現的龍舟,似應數敦煌壁畫,東王公坐在上面去會西王母,雲遊遠方,象徵「駕六龍以馭天」。畫雖成於北朝人手,最先稿本或可早到漢代。其次是《洛神賦圖卷》,也有個相似而不同的龍舟,彷彿「駕玉虯而偕逝」情形,作為曹植對洛神的眷戀懸想。雖歷來當作晉代大畫家顧愷之手筆,產生時代又可能較晚些。還有個長及數丈元明人傳摹唐李昭道《阿房宮圖卷》,也有幾隻裝飾華美的龍鳳舟,在一派清波中從容蕩漾,和結構宏偉建築群相呼應。只是這些龍舟有的近於在水雲中遊行的無輪車子,有的又和五月端陽少直接關係。由宋到清,比較著名的畫還有張擇端《金明爭標圖》,宋人《龍舟圖》,元人王振鵬《龍舟競渡圖》,宋人《西湖競渡圖》,明人《龍舟競渡圖》,……畫幅雖不大,作得都相當生動美麗,反映出部分歷史真實。故宮收藏清初十二月令畫軸《五月端陽龍舟圖》,且畫得格外華美熱鬧。
此外明清工人用象牙、竹木和剔紅雕填漆作的龍船,也有工藝精巧絕倫的。至於應用到生活服用方面,實無過西南各省民間挑花刺繡。被面、帳簷、門簾、枕帕、圍裙、手巾、頭巾,和小孩穿的坎肩、涎圍,戴的花帽,經常都把鬧龍舟作主題,加以各種不同藝術表現,作得異常精美出色。當地婦女製作這些刺繡時,照例必把個人節日歡樂的回憶,作新嫁娘作母親對於家庭的幸福願望,對於兒女的熱愛關心,連同彩色絲線交織在圖案中。鬧龍舟的五彩版畫,也特別受農村中和長年寄居在漁船上貨船上的婦孺歡迎,能引起他們種種歡樂回憶和聯想。


  
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


  
還有特具地方性的跑馬節,是在雲南昆明附近鄉下跑馬山下舉行的。這種聚集了近百里內四鄉群眾的盛會,到時百貨雲集,百藝畢呈,對於外鄉人更加開眼。不僅引人興趣,也能長人見聞。來自四鄉載運燒酒的馬馱子,多把酒罈連馱架就地卸下,站在一旁招徠主顧,並且用小竹筒不住舀酒請人品嚐。有些上點年紀的人,閱兵點將一般,到處走去,點點頭又搖搖頭,平時若酒量不大,繞場一周,也就不免給那噴鼻濃香酒味熏得搖搖晃晃有個三分醉意了。各種酸甜苦辣吃食攤子,也都富有雲南地方特色,為外地所少見。婦女們高興的事情,是城鄉第一流銀匠到時都帶了各種新樣首飾,選平敞地搭個小小布棚,展開全部場面,就地開業,煮、炸、捶、鑽、吹、鍍、嵌、接,顯得十分熱鬧。賣土布鞋面枕帕的,賣花邊闌干、五色絲線和胭脂水粉香胰子的,都是專為女主顧而準備。文具攤上經常還可發現木刻《百家姓》和其它老式啟蒙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