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宋宮十八朝演義    P 182


作者:許慕羲
頁數:182 / 186
類別:古典小說

 

宋宮十八朝演義

作者:許慕羲
第182,共186。
神宗見了韓琦的奏章,頗為感悟,遂將原疏藏於袖內,出禦便殿,召輔臣入議道:「韓琦真是忠臣!身雖在外,不忘王室。朕初時以謂青苗乃是利民的,不料如此害民,且住于城市之民安有青苗?乃亦強令借給,如何可行?」安石聽了,氣憤憤的出班奏道:「只要從民所欲,雖城市何害!」神宗即將原疏付于觀看。安石略一瞧看,勃然說道:「漢朝的桑弘羊,籠絡天下貨財奉人主私用,始可謂興利之臣。今陛下修周公遺法,抑兼併,賑貧弱,如何是言利呢?」神宗心內終以韓琦之說為是,沉吟不語。

安石趨出,神宗面諭輔臣道:「青苗法既不便行,不如飭令罷免。」曾公亮道:「待臣詳加訪問,果不可行,罷免為是。」神宗點頭。公亮退出。



  
安石即上章,稱病不朝。神宗命司馬光草詔答韓琦,內有士大夫沸騰,黎民騷動之語。安石上章自辯,神宗又撰辭婉謝,且命呂惠卿勸令任事,安石只是稱病不出。神宗對趙抃道:「青苗法多害少利才批罷免,並非與安石有嫌,他如何不肯任事?」趙抃道:「新法多安石創行,待他銷假,再與妥議罷免未遲。」韓絳道:「聖如仲尼,賢如子產,初入為政,尚且謗議紛興,何況安石。陛下如果決行新法,非留安石不可。安石若留,臣料民間亦必先謗後誦呢。」這一席話,又將神宗罷行青苗之意,完全打銷,遂即敦促安石入朝。

安石方纔銷假視事,當面奏稱:「中外大臣從官台諫,沒有一人懂得先王之道,所以嘵嘵不休。陛下千萬拿定主張,不可搖惑。」神宗深以為然,令他即日到司辦事。

安石更加肆無忌憚,把韓琦的原奏,交于曾布,令他逐句加了批駁,刻於石上,印刷一萬張,頒示天下。韓琦再疏辯白,朝廷置之不理。韓琦因此辭去安撫使,止領大名府事。安石硬行批准。

從此正人君子,如司馬光、范鎮、孫覺、呂公著、呂公弼、趙抃、宋敏求、蘇頌、李大臨、程顥、張戩、李常、林旦、薛昌朝、范育數十百人,有言青苗不便的,有參劾安石的,盡皆貶官去位。

安石待他們去了,便薦舉私人同黨來補缺,甚而至于內官太監,經筵侍讀,都加以防備。崇政殿說書一官,雖是閒曹,卻與神宗每日見面。安石深恐有人藉著講學談論外事,因此令呂惠卿兼了此職。惠卿丁憂,又改派了曾布。

至于內監一方面,安石明知神宗不放心,必定派人私出察訪。他又暗中結納內副都知張若水、押班藍元振。果然事有湊巧,神宗偏偏派他兩人往河北去察訪。兩人回來,竭力說青苗法有利無害,民情不勝歡悅,都爭先恐後的領取青苗錢,官差從無強派之事,因此神宗十分相信。


  

大臣們有說青苗不便的,神宗便拿兩個內侍的話來搪塞他們,所以朝中無人敢言新法不好的了。

那王安石更加肆無忌憚,連太祖親手制定,歷代奉為金科玉律的更戍法,都要廢棄起來了。

未知安石又要改行何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五十三回

進圖畫鄭俠諫主 詠詩句蘇軾貶官  

話說王安石逐去了正人君子,滿朝都佈置了他的羽黨,自然可以任意而為,更加狂妄,竟將太祖所定的更戍法,也改為保甲法、免役法;又更定科舉法,專用經義策論考試,廢去詩賦,令士子于詩、書、易、《周禮》、《禮記》及《論語》、《孟子》,專治一經。考試分為四場,頭場考專經,二場兼經大義,共十篇;三場論一篇;四場策問三道;禮部試加兩篇;殿試專考策,限千字以上。考中者,分為五等:第一、第二等,均賜進士及第;第三等賜進士出身;第四等賜同進士出身;第五等賜同學究出身。

次年蘇軾放了主考,因為安石常勸神宗,獨斷專任,他便出了個策題,是「晉武平吳,獨斷而勝;苻堅伐晉,獨斷而亡。齊桓專任管仲而霸,燕噲專任之子而敗,事同功異。」命考生各抒意見。安石知道,不覺大怒!暗令御史謝景藴,誣奏蘇軾,從前丁憂回西蜀時,沿途乘舟載貨,商販牟利。

詔旨經過各處地方捕拿篙工舟子訊問,毫無影響。蘇軾自請外調,乃命通判杭州。到了熙寧七年,天氣亢旱。從去年七月,至今四月不雨。

神宗不勝憂慮!召見宰相,欲將不好的法度,盡行停辦。安石道:「水旱偏災,乃是常有的事,只要略修人事便了。」神宗蹙然道:「朕正恐人事未修,所以如此。今取免行錢太重,人情嗟怨,自近臣以及後族,無不說是弊政,看來不如罷免為是。」參政馮京,亦應聲道:「臣亦聞有怨聲。」安石憤然道:「士大夫不得逞志,所以訾議新法。馮京獨聞怨言,便是與若輩交通往來,否則臣怎麼沒有聞知呢?」神宗默然。安石、馮京,各各挾恨而退。

未幾,神宗即下詔求直言。詔中痛責自己,語甚沉痛,相傳為翰林學士韓維手筆。

這道詔書傳出去,有個福州人鄭俠,本為安石所提拔,新由廣州司法參軍任滿入京,升為監安上門,先去面見安石,力陳新法不便。安石不理。現在見了求言詔書,便把沿途所見百姓困苦情形,畫成十二幅《流民圖》,連同一道請罷新政的奏章呈上去。豈知閤門上早已得了消息,不肯遞進,退了回來。

鄭俠無法,只得假說有緊急秘密軍情,發馬遞送到銀台司,轉達禦前。

神宗拆開觀看,見是十二幅《流民圖》,另外有個夾片,上面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