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柳宗元集
公名城,字亢宗,家于北平,隱于條山。惟公端粹沖和,高嶷懿醇,道德仁明,孝愛友悌。薰襲裡,布聞天下。守節貞固,患難不能遷其心。
怡性坦厚,榮位不足動其神。為司諫,義震于周行;為司業,愛加于生徒。宜乎立石,俾後是憲。其辭曰:
惟茲陽公,履道葆醇。爰初隱聲,覆簣基仁。德充而形,乃作諫臣。抗志勵義,直道是陳。
帝求師儒,貳我成均。開朗蒙滯,宣明德教。大和潛布,玄機密照。群生聞禮,後學知孝。
進退作則,動言是亻效。匪公之軌,人用奚蹈?粗厲貪凌,待公順之。欺偽譎詐,待公信之。少年申申,咸適其宜。
夏楚廢弛,尊嚴而威。公褒其良,俾升于堂。癯者既肥,榮如袞衣。公棄不用,懲咎內訟。
既訟于內,猶公之誨。匪仁孰親?匪德孰尊?今公于征,孰表儒門?生徒上言,稽首帝閽。謂天蓋高,曾莫我聞。青衿涕濡,填街盈衢。
遠送於南,望慕踟躕。立石書德,用揚懿則。嗚呼斯文!遺愛罔極。
○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
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為傳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註疏說者百千人矣。攻訐很怒,以辭氣相擊排冒沒者,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或合而隱,或乖而顯。後之學者,窮老盡氣,左視右顧,莫得而本。
則專其所學,以訾其所異,黨枯竹,護朽骨,以至于父子傷夷。君臣詆悖者,前世多有之,甚矣聖人之難知也。有吳郡人陸先生質,與其師友天水啖助洎趙匡,能知聖人之旨。故《春秋》之言,及是而光明。
使庸人小童,皆可積學以入聖人之道,傳聖人之教,是其德豈不侈大矣哉!
先生字某,既讀書,得製作之本,而獲其師友。於是合古今,散同異,聯之以言,累之以文。蓋講道者二十年,書而志之者又十餘年,其事大備,為《春秋集注》十篇、《辯疑》七篇、《微指》二篇。明章大中,發露公器。
其道以生人為主,以堯、舜為的,苞羅旁魄,膠葛下上,而不出於正。其法以文武為首,以周公為翼,揖讓升降,好惡喜怒,而不過乎物。既成,以授世之聰明之士,使陳而明之,故其書出焉,而先生為巨儒。用是為天子爭臣,尚書郎、國子博士、給事中、皇太子侍讀,皆得其道。
刺二州,守人知仁。永貞年,侍東宮,言其所學,為《古君臣圖》以獻,而道達乎上。是歲,嗣天子踐祚而理,尊優師儒,先生以疾聞,臨問加禮。某月日,終於京師。
某月日,葬于某郡某裡。
嗚呼!先生道之存也以書,不及施於政;道之行也以言,不及睹其理。門人世儒,是以增慟。將葬,以先生為能文聖人之書通於後世,遂相與謚曰文通先生。後若干祀,有學其書者過其墓,哀其道之所由,乃作石以表碣。
○唐故兵部郎中楊君墓碣
貞元十九年正月某日,守尚書兵部郎中楊君卒。某日,葬于奉先縣某原。既葬,其子侄洎家老,謀立石以表於墓。葬令曰:凡五品以上為碑,龜趺螭首。
降五品為碣,方趺圓首,其高四尺。按郎中品第五,以其秩不克偕,降而從碣之制,其世系則紀于大墓。
君諱凝,字懋功,與季弟凌生同日,不周月而孤。伯兄憑,翦發為童,家居于吳。太夫人母道尊愛,教飭謹備。君之昆弟,孝敬出於其性,禮范奉於其舊,克有成德,輯其休光。
東薄海、岱,南極衡、巫,文學者皆知誦其詞,而以為模準;進修者率用歌其行,而有所矜式。君既舉進士,以校書郎為書記,毗贊元侯,于漢之陰,式徙荊州,由協律郎三轉御史。元戎出師,用顯厥謀,遂入王庭,為起居郎。書法不回,著垂國典。
又為尚書司封員外郎,革正封邑,申明嫡媵,事連權右,斥退勿憚。直聲彰聞,仍參選部,以馭群吏。奸臣席勢,威福自己。他人求附離而不可得者,公則卻之。
私以胥史求署,一皆罷遣。曰:「吾不以三尺法為己利害。」居喪致哀,內盡其志,外盡其物,而無有不得於心者。服除,為右司郎中,危言直己,以致其誠。
然卒中于訁皮辭。不得朝請,以檢校吏部郎中為宣武軍節度判官。亳人缺守,往蒞其政。孤老撫安,強猾戮死。
墾鑿堯鹵,芟艾榛荒,作爰田,以贍人食。浚決,潢污,築復堤防,為落渠以定水禍。理不半歲,利垂千祀。會朝覆命,次於汴郊,帥喪卒亂,不可以入,遂西走闕下。
璽書迎門,勞徠甚備。以疾居家三年,復登于朝。遐邇詠歌,仍遇痼疾。天子致問,逾三月不賜告,幸其愈而用之,遂卒。
天下文行之士,為之悲哀。
嗚呼!君有深淳之行,有強毅之志。內以和于親戚,正于族屬;外以信于朋友,施於政事。故身之進退,人之喜戚系焉。凡其昆弟,申明於朝,制書咸曰孝友。
君子謂楊氏其仁義之府。君之文若干什,皆可以傳于世。若某者,以姻舊獲愛,不腆之文,君實知之。惟車馬幣玉,無可以稱其德,用君之所以知者酬焉。
○故御史周君碣
有唐貞臣汝南周氏,諱某字某。以諫死,葬于某。貞元十二年,柳宗元立碣于其墓左。
在天寶年,有以諂諛至相位,賢臣放退。公為御史,抗言以白其事,得死於墀下,史臣書之。公之死,而佞者始畏公議。於!古之不得其死者眾矣。
怡性坦厚,榮位不足動其神。為司諫,義震于周行;為司業,愛加于生徒。宜乎立石,俾後是憲。其辭曰:
惟茲陽公,履道葆醇。爰初隱聲,覆簣基仁。德充而形,乃作諫臣。抗志勵義,直道是陳。
帝求師儒,貳我成均。開朗蒙滯,宣明德教。大和潛布,玄機密照。群生聞禮,後學知孝。
進退作則,動言是亻效。匪公之軌,人用奚蹈?粗厲貪凌,待公順之。欺偽譎詐,待公信之。少年申申,咸適其宜。
既訟于內,猶公之誨。匪仁孰親?匪德孰尊?今公于征,孰表儒門?生徒上言,稽首帝閽。謂天蓋高,曾莫我聞。青衿涕濡,填街盈衢。
遠送於南,望慕踟躕。立石書德,用揚懿則。嗚呼斯文!遺愛罔極。
○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
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為傳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註疏說者百千人矣。攻訐很怒,以辭氣相擊排冒沒者,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或合而隱,或乖而顯。後之學者,窮老盡氣,左視右顧,莫得而本。
則專其所學,以訾其所異,黨枯竹,護朽骨,以至于父子傷夷。君臣詆悖者,前世多有之,甚矣聖人之難知也。有吳郡人陸先生質,與其師友天水啖助洎趙匡,能知聖人之旨。故《春秋》之言,及是而光明。
使庸人小童,皆可積學以入聖人之道,傳聖人之教,是其德豈不侈大矣哉!
先生字某,既讀書,得製作之本,而獲其師友。於是合古今,散同異,聯之以言,累之以文。蓋講道者二十年,書而志之者又十餘年,其事大備,為《春秋集注》十篇、《辯疑》七篇、《微指》二篇。明章大中,發露公器。
其道以生人為主,以堯、舜為的,苞羅旁魄,膠葛下上,而不出於正。其法以文武為首,以周公為翼,揖讓升降,好惡喜怒,而不過乎物。既成,以授世之聰明之士,使陳而明之,故其書出焉,而先生為巨儒。用是為天子爭臣,尚書郎、國子博士、給事中、皇太子侍讀,皆得其道。
刺二州,守人知仁。永貞年,侍東宮,言其所學,為《古君臣圖》以獻,而道達乎上。是歲,嗣天子踐祚而理,尊優師儒,先生以疾聞,臨問加禮。某月日,終於京師。
某月日,葬于某郡某裡。
嗚呼!先生道之存也以書,不及施於政;道之行也以言,不及睹其理。門人世儒,是以增慟。將葬,以先生為能文聖人之書通於後世,遂相與謚曰文通先生。後若干祀,有學其書者過其墓,哀其道之所由,乃作石以表碣。
○唐故兵部郎中楊君墓碣
貞元十九年正月某日,守尚書兵部郎中楊君卒。某日,葬于奉先縣某原。既葬,其子侄洎家老,謀立石以表於墓。葬令曰:凡五品以上為碑,龜趺螭首。
降五品為碣,方趺圓首,其高四尺。按郎中品第五,以其秩不克偕,降而從碣之制,其世系則紀于大墓。
君諱凝,字懋功,與季弟凌生同日,不周月而孤。伯兄憑,翦發為童,家居于吳。太夫人母道尊愛,教飭謹備。君之昆弟,孝敬出於其性,禮范奉於其舊,克有成德,輯其休光。
東薄海、岱,南極衡、巫,文學者皆知誦其詞,而以為模準;進修者率用歌其行,而有所矜式。君既舉進士,以校書郎為書記,毗贊元侯,于漢之陰,式徙荊州,由協律郎三轉御史。元戎出師,用顯厥謀,遂入王庭,為起居郎。書法不回,著垂國典。
又為尚書司封員外郎,革正封邑,申明嫡媵,事連權右,斥退勿憚。直聲彰聞,仍參選部,以馭群吏。奸臣席勢,威福自己。他人求附離而不可得者,公則卻之。
私以胥史求署,一皆罷遣。曰:「吾不以三尺法為己利害。」居喪致哀,內盡其志,外盡其物,而無有不得於心者。服除,為右司郎中,危言直己,以致其誠。
然卒中于訁皮辭。不得朝請,以檢校吏部郎中為宣武軍節度判官。亳人缺守,往蒞其政。孤老撫安,強猾戮死。
墾鑿堯鹵,芟艾榛荒,作爰田,以贍人食。浚決,潢污,築復堤防,為落渠以定水禍。理不半歲,利垂千祀。會朝覆命,次於汴郊,帥喪卒亂,不可以入,遂西走闕下。
璽書迎門,勞徠甚備。以疾居家三年,復登于朝。遐邇詠歌,仍遇痼疾。天子致問,逾三月不賜告,幸其愈而用之,遂卒。
天下文行之士,為之悲哀。
嗚呼!君有深淳之行,有強毅之志。內以和于親戚,正于族屬;外以信于朋友,施於政事。故身之進退,人之喜戚系焉。凡其昆弟,申明於朝,制書咸曰孝友。
君子謂楊氏其仁義之府。君之文若干什,皆可以傳于世。若某者,以姻舊獲愛,不腆之文,君實知之。惟車馬幣玉,無可以稱其德,用君之所以知者酬焉。
○故御史周君碣
有唐貞臣汝南周氏,諱某字某。以諫死,葬于某。貞元十二年,柳宗元立碣于其墓左。
在天寶年,有以諂諛至相位,賢臣放退。公為御史,抗言以白其事,得死於墀下,史臣書之。公之死,而佞者始畏公議。於!古之不得其死者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