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北史    P 465


作者:李延壽
頁數:465 / 521
類別:歷史

 

北史

作者:李延壽
第465,共521。
稠參會今古,多所改創。魏、晉以以來,皮弁有纓而無笄導。稠曰:「此古田獵服也,今服以入朝,宜變其制。」故弁施象牙簪導,自稠始也。又從省之服,初無佩綬。稠曰:「此乃晦朔小朝之服,安有人臣謁帝,而除去印綬,兼無佩玉之節乎?」乃加獸頭小綬及佩一隻。舊制,五輅于轅上起箱,天子與參乘同在箱內。稠曰:「君臣同所,過為相逼。」乃廣為盤輿,別構欄楯,侍臣立於其中。于內復起須彌平坐,天子獨居其上。自余麾幢文物,增損極多。帝復令稠造戎車萬乘,鈎陳八百連。帝善之,以稠守太府卿,後兼領少府監。
遼東之役,攝左屯衛將軍,領禦營弩手三萬人。時工部尚書宇文愷造遼水橋不成,師未得濟,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因而遇害。帝遣稠造橋,二日而就。初,稠制行殿及六合城,至是,帝于遼左與賊相對,夜中施之。其城,周回八里,城及女垣合高十仞,上佈甲士,立仗建旗,四隅置闕,面列一觀,觀下三門,比明而畢。高麗望見,謂若神功。稍加至右光祿大夫。從幸江都,遇宇文化及亂,以為工部尚書。及敗,陷于竇建德,復為工部尚書、舒國公。建德敗,歸於大唐,授少府監,卒。
又齊時有河間劉龍者,性強明,有巧思。齊後主令修三雀台稱旨,因而歷職通顯。及隋文帝踐阼,大見親委,位右衛將軍,兼將作大匠。遷都之始,與高熲參掌制度,世號為能。
大業中,有南郡公黃亙及弟兗,俱巧思絶人,煬帝每令其兄弟亙少府將作。于時改創多務,亙、兗每參典其事。凡有所為,何稠先令亙、兗立樣,當時工人莫有所損益。亙,位朝散大夫;兗,散騎侍郎。


  
論曰:陰陽卜祝之事,聖哲之教存焉,雖不可以專,亦不可得而廢也。徇於是者不能無非,厚于利者必有其害。《詩》、《書》、《禮》、《樂》所失也淺,故先王重其德;方術伎巧所失也深,故往哲輕其藝。夫能通方術而不詭于俗;習伎巧而必蹈于禮者,幾于大雅君子。故昔之通賢,所以戒乎妄作。晁崇、張深、殷紹、王早、耿玄、劉靈助、李順興、檀特師、由吾道榮、顏惡頭、王春、信都芳、宋景業、許遵、吳遵世、趙輔和、皇甫玉、解法選、魏寧、綦母懷文、張子信、陸法和、蔣升、強練、庾季才、盧太翼、耿詢、來和、蕭吉、楊伯醜、臨孝恭、劉祐、張冑玄等,皆魏來術藝之士也。觀其占候卜筮,推步盈虛,通幽洞微,近知鬼神之情狀,其間有不涉用於龜筴,而究人事之吉凶,如順興、檀特之徒,法和、強練之輩,將別稟數術,詎可以智識知?及江陵失守,前巧盡棄,還吳無路,入周不可,因歸事齊,厚蒙榮遇。雖竊之以叨濫,而守之以清虛,生靈所資,嗜欲咸遣,斯亦得道家之致矣。信都芳所明解者,乃是經國之用乎?周澹、李脩、徐謇、謇兄孫之才、王顯、馬嗣明、姚僧垣、褚該、許智藏方藥特妙,各一時之美也。而僧垣診候精審,名冠一代,其所全濟,固亦多焉。而弘茲義方,皆為令器,故能享眉壽,縻好爵。老聃雲「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於是信矣!許氏之運針石,百載可稱。寶常聲律之奇,足以追蹤牙、曠,各一時之妙也。蔣、何以剞劂見知,沒其學思,藝成為下,其近是乎?
周時,有樂茂雅以陰陽顯,史元華以相術稱,並所闕也。
 列傳第七十九 列女
魏崔覽妻封氏 封卓妻劉氏 魏溥妻房氏 胡長命妻張氏
平原女子孫氏 房愛親妻崔氏 涇州貞女兒氏 姚氏婦楊氏
張洪祁妻劉氏 董景起妻張氏 陽尼妻高氏 史映周妻耿氏
任城國太妃孟氏 苟金龍妻劉氏 貞孝女宗 河東姚氏女


  
刁思遵妻魯氏 西魏孫道溫妻趙氏 孫神妻陳氏 隋蘭陵公主
南陽公主 襄城王恪妃 華陽王楷妃 譙國夫人洗氏
鄭善果母崔氏 孝女王舜 韓覬妻于氏 陸讓母馮氏 劉昶女
鐘士雄母蔣氏 孝婦覃氏 元務光母盧氏 裴倫妻柳氏 趙元楷妻崔氏
蓋婦人之德,雖在於溫柔,立節垂名,咸資于貞烈。溫柔仁之本也,貞烈義之資也。非溫柔無以成其仁,非貞烈無以顯其義。是以《詩書》所記,風俗所存,圖象丹青,流聲竹素。莫不守約以居正,殺身以成仁者也。若文伯、王陵之母,白公、杞殖之妻,魯之義姑,梁之高行,衛君靈王之妾,夏侯文寧之女,或抱信以會真,或蹈忠而踐義,不以存亡易心,不以盛衰改節,其佳名彰于既沒,徽音傳于不朽,不亦休乎!或有王公大人之妃,偶肆情於淫僻之俗,雖衣文衣,食珍膳,坐金屋,乘玉輦,不入彤管之書,不沾青史之筆,將草木以俱落,與麋鹿而同死者,可勝道哉!永言載思,實庶姬之恥也。
魏隋二書,並有《列女傳》,齊周並無此篇。今又得武孫道溫妻趙氏、河北孫神妻陳氏,附魏、隋二傳,以備《列女篇》雲。
魏中書侍郎清河崔覽妻封氏者,勃海人,散騎常侍封愷女也。有才識,聰辯強記,多所究知。時李敷、公孫文叔雖已貴重,近世故事有所不達者,皆就而諮請焉。
勃海封卓妻劉氏者,彭城人也。成婚一夕,卓官于京師,後以事伏法。劉氏在家,忽然夢想,知卓已死,哀泣,嫂喻之不止。經旬,凶問果至,遂憤嘆而死。時人比之秦嘉妻。中書令高允念其義高而名不著,為之詩曰:
兩儀正位,人倫肇甄。爰制夫婦,統業承先。雖曰異族,氣猶自然。生則同室,終契黃泉。其一
封生令達,卓為時彥,內協黃中,外兼三變。誰能作配,克應其選,實有華宗,挺生淑媛。其二
京野勢殊,山川乖互,乃奉王命,載馳在路。公務既弘,私義獲著,因媒致幣,遘止一幕。其三
率我初冠,眷彼弱笄,形由禮比,情以趣諧。忻願難常,影跡易乖,悠悠言邁,慼慼長懷。其四
時遇險迍,橫罹塵綱,伏質就刑,身分土壤。千里雖遐,應如影響,良嬪洞感,發於夢想。其五
 仰惟親命,俯尋嘉好,誰謂會淺,義深情到。畢志守窮,誓不二醮,何以驗之?殞身是效。其六
人之處世,孰不厚生?必存於義,所重則輕。結憤鐘心,甘就幽冥,永捐堂宇,長辭母兄。其七
芒芒中野,翳翳孤丘,葛蕾冥蒙,荊棘四周,理苟不昧,神必俱游。異哉貞婦,曠世靡儔。其八
 鉅鹿魏溥妻房氏者,慕容垂貴鄉太守常山房湛女也。幼有烈操。年十六而溥遇疾,且卒,顧謂之曰:「死不足恨,但痛母老家貧,赤子蒙眇,抱怨于黃壚耳!」房垂泣而對曰:「幸承先人余訓,出事君子,義在偕老,有志不從,蓋其命也。今夫人在堂,弱子衤強褓,顧當以身少相感,永深長往之恨。」俄而溥卒。及將大斂,房氏操刀割左耳,投之棺中,仍曰:「鬼神有知,相期泉壤。」流血滂然,助喪者哀懼。姑劉氏輟哭謂曰:「新婦何至于此?」對曰:「新婦少年,不幸早寡,實慮父母未量至情,覬持此自誓耳。」聞知者莫不感愴。
于時,子緝生未十旬,鞠育于後房之內,未嘗出門。遂終身不聽絲竹,不預座席。緝年十二,房父母仍存,於是歸寧,父兄尚有異議。緝竊聞之,以啟其母。房命駕,紿雲他行,因而遂歸。其家弗之知也。行數十里,方覺,兄弟來追,房哀嘆而不反。其執意如此。訓導一子,有母儀法度。緝所交遊,有名勝者,則身具酒饌;有不及己者,輒屏臥不飧,須其悔謝,乃食。善誘嚴訓,類皆如是。年六十五而終。